乔旭 南京工业大学供图

当前,拥有“应届”身份在求职、考试、落户,尤其在公务员招录等方面具有优势,毕业生对一次就业慎之又慎,往往待价而沽。在2022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工业大学校长乔旭指出,应淡化毕业生“应届”身份。

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规模和增幅均创历史新高。疫情影响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加重了就业市场用人需求的不确定性。再加之海外留学生回流加速,校园招聘活动开展难度加大,诸多因素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复杂。

但各主管部门对“应届”的界定存在矛盾,教育主管部门认定应届生为“即将毕业但还没拿到毕业证、处于实习或待业状态的毕业生”,很多毕业生为了保留应届生身份宁愿待业,“慢就业”甚至“不就业”。人社部门的标准相对宽泛,认为在择业期内(国家规定为2年,部分地区3年)即可,但又附加了“未缴纳保险”的条件。

乔旭指出,实际上,应届与否只与毕业时限有关,缴纳保险与否并不能改变毕业生“社会新鲜人”的实际。相互矛盾的“应届”标准,往往给毕业生就业选择和用人单位招聘带来了混乱。

对此,他建议,教育主管部门、人社部门和用人单位淡化对“应届毕业生”的要求,不将“毕业生报送过就业相关信息、购买过社会保险等情况”作为限制公招、公考的报考条件。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