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观察)从空间站建成到新型火箭首飞研制,2022中国航天继续“超级模式”

中新社北京3月6日电 (马帅莎)中国空间站计划今年建成,6名航天员年底前“会师”太空,捷龙三号火箭9月首飞,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将使中国具备2030年前载人登月的能力……2022中国航天继续“超级模式”,让人期待满满。

中国空间站今年建成

中国空间站任务分为关键技术验证、组装建造和运营三个阶段。去年10月发射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最后一次飞行任务。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副院长赵小津表示,预计今年4月,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返回地面后,科研人员将对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情况进行全面评估,结果满足要求后,空间站转入建造阶段。

按照规划,中国将于2022年全面建成空间站,建造阶段将依次发射天舟四号、神舟十四号、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以及天舟五号和神舟十五号6个航天器。建造完成后,舱内活动空间将超110立方米,提供6个睡眠区和2个卫生区,可实现长期3人、短期6人驻留。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其间,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将在轨迎来两个实验舱;神舟十五号飞行乘组将在年底前与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会师”太空。

商业火箭又增“新成员”

近年来,中国商业航天在各方扶持下迅速发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首席总师姜杰表示,随着国家政策逐步放开卫星制造和应用权限,民营企业积极进入航天领域,商业卫星成为主要手段和最佳切入点。

面对日益增长的小卫星发射需求,一些为商业发射“量身定制”的运载火箭应运而生,助力中国商业航天提速前进,包括“捷龙”系列运载火箭、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快舟”系列固体运载火箭等。其中,“龙系列”商业火箭家族今年将迎来“新成员”。

据姜杰介绍,捷龙三号运载火箭预计9月完成首飞,2022年已初步安排2至3次发射任务,2023年度以后将满足每年不少于5发任务,并呈逐年增长趋势。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今年也将有4至5次发射,其中商业发射任务预计有1至2发。

“新”“重”型火箭研制孕育突破

新一代载人火箭和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制进展一直备受关注。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是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规划,为发射中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而全新研制的载人火箭。

姜杰表示,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的研制正处于关键技术攻关及方案深化论证阶段,将突破13项重大关键技术,使中国具备2030年前载人登月的能力,满足载人月球探测及近地空间站后期运营需求。

重型运载火箭同样是为未来的载人月球探测、深空探测等任务研制的,其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百吨级,地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达50吨级,是中国目前运载能力最大的一型火箭,可以跨越式提升中国进入和利用空间的能力。

姜杰表示,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制需要8到10年时间,可为中国未来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开辟新途径。(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