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恒生指数将珍酒李渡纳入“港股通”名单,9月4日正式生效。


(相关资料图)

9月4日股市开盘,珍酒李渡的股价就迎来暴涨,日增幅7.54%,第二天股价增幅更是高达12.65%。在连日的增长下,珍酒李渡的股价最高一度达到13.18港元/股,市值更是一度来到411亿港元的历史新高。截至10月9日,珍酒李渡的股价依然维持在11.78港元/股。

值得一提的是,珍酒李渡4月上市时即破发,从发行价10.82港元/股一度下探至6.76港元/股。但是被纳入“港股通”后,珍酒李渡一转颓势,如今的股价已经超过发行价。

不仅如此,在8月23日,珍酒李渡发布了上市以来的第一份半年报。财报显示,珍酒李渡实现营业营收35.2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归属净利润15.84亿元,同比增长202.1%;实现经调整净利润8亿元,同比增长22%。

分品牌来看,珍酒营收23.05亿元,同比增长15%;李渡营收4.89亿元,同比增长16.7%;湘窖营收为4.42亿元,同比增长17.3%;开口笑营收为2.21亿元,同比增长6.5%。四大品牌均实现十位数以上的增长。

“白酒教父”吴向东似乎仍正在创造传说。然而珍酒李渡真的可以“开香槟”了吗?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

01

库存高企,逆势扩张

在上市前,珍酒李渡库存高企的问题就受到关注。招股书显示,珍酒李渡的存货从2020年的17.37亿元迅速增长至2022年末的51.39亿元。到2023年上半年末,珍酒李渡的存货又进一步增长至55.25亿元。

去库存困难并不是珍酒李渡独有的问题。《2023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显示,较2022年同期相比,80%的白酒经销商在2023年库存严重积压,一线和二线白酒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价格倒挂现象。甚至在各大节假日期间,白酒业内人士均对市场预期保持谨慎。

珍酒李渡同样如此,2023半年报显示,珍酒李渡的销量为13253吨,较2022年同期仅微涨2.34%。其主力品牌珍酒的销量甚至还有所下滑,从2022年上半年的6650吨下滑至6423吨。而珍酒实现营收增长主要靠的是提价。财报显示,2023年上半年珍酒李渡的平均吨价为26.55万元/吨,较去年同期上涨了12.31%。

有分析人士指出,自2016年以来白酒的销量和产量就呈现下滑的趋势,因此各大白酒厂商转而走向高端化,以价格增长换业绩增长。珍酒李渡提价也是顺应市场潮流。

然而,珍酒李渡野心却非常大,在白酒市场并不景气的情况下仍然选择扩大产能。财报称,珍酒李渡继续透过扩充现有生产设施及兴建新生产设施,进一步提升整体产能以满足市场需求。2023年6月30日,珍酒李渡已取得位于贵州遵义的一幅总占地面积约为96775平方米的土地的土地证,将用于扩建珍酒茅台镇双龙生产设施。预计于2023年下半年,使珍酒李渡醬香基酒年产能增加2400吨。

珍酒李渡的这一决策风险无疑是非常大的,若白酒市场仍没有从下行周期复苏过来,珍酒李渡扩大的产能只会成为其自身的负担。

02

杂牌一带三,心比天高

作为一个新兴的酒企,珍酒李渡旗下的品牌可谓是“大杂烩”,但是其主力品牌仍是珍酒,营收占比达到65.5%,占据其营收的半壁江山。如何打造品牌影响力是珍酒李渡需要头疼的问题。

尽管企业年轻,但是在造势方面,珍酒李渡可谓“敢为人先”。在招股书和财报中,珍酒李渡均称自己为中国第四大民营白酒公司。但是众所周知,中国白酒企业龙头以国企为主,如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等。显然,珍酒李渡“中国第四大民营白酒公司”的头衔是没有含金量的。

更令人大跌眼镜的是,珍酒李渡在定价方面也与茅台对标。招股书显示,珍酒的主销产品珍三十/500ml的建议零售价为1888元-1999元,珍十五建议零售价为799元-999元。

然而在白酒市场下行的背景下,珍酒的产品价格自然倒挂得“惨不忍睹”。珍酒天猫旗舰店数据显示,珍三十的价格最低已经降至910元/500ml,珍十五则降至380元/500ml。

此外,早在上市前珍酒李渡就被扒出来未给员工缴纳社保但是先给股东巨额分红。如此表率,也难怪有网友怀疑珍酒李渡到底是想长期经营还是想套现离场。(内容来源|华博商业评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