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殷嘱托


【资料图】

中华民族奋斗的基点是自力更生,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是自主创新,所有企业都要朝这个方向努力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时不我待,要有志气和骨气加快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实力,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自主创新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国是个大国,要重视实体经济,走自力更生之路。关键核心技术要立足自主研发,也欢迎国际合作。要加强教育和人才培养,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

广州国际生物岛已成为全球瞩目的生物医药研发创新高地。(资料图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莫伟浓 摄

如何让科技成果加速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有一个形象的说法把科技创新链划分为9级,1到3级在实验室、4到6级为工程化、7到9级为产业化。其中,从4到6级的“一跃”尤为关键。

完善“企业出题、科技界答题”的科研成果供给机制,通过市场化决策“领投”科研项目,筹建研究院培养“技术经理人”……广州,锚定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着眼于“1至9级”科技创新链全过程。从跟随式的逆向创新转向引领式的正向创新,着力打通“科学技术化、技术产品化、产品产业化、产业资本化”路径,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为广州“二次创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澎湃动力。

量子点材料

“诺奖技术”如何在广州转为生产力?

10月4日,因“发现和合成量子点”,三位科学家被授予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量子点是一类非常小的纳米尺度颗粒,是近四十年来为数不多实现产业化的纳米材料之一。这项“诺奖级”技术,正在广州从实验室加速“跃上”生产线:

量子点最突出的应用就是新一代显示屏——QLED,Q是量子点首字母缩写。2021年,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为“广纳院”)引进相关项目,开发出全球首款达到商业应用标准的量子点光学扩散板,有望打破目前国内量子点材料生产的核心原材料大部分从国外进口的困境。

在广纳院,记者看到了同一尺寸、同一品牌的两款电视,一款采用LED屏幕、另一款采用QLED屏幕,QLED电视明显在色彩表现上更胜一筹。记者打开电商平台,搜索出好几款“量子点电视”,“这些都采用了咱们广纳珈源公司供应的量子点材料,成立第二年就已经是规上企业了。”技术人员说。

据悉,广纳院已完成对量子点项目团队科技成果的赋权,以知识产权出资的方式支持广纳珈源公司利用创新科技成果实施产业化。今年9月,浙江新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旗下基金公司,增资数千万元投资广纳珈源。通过“资本+资源”助力纳米科技高质量发展,成为广纳院实现纳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又一成功案例。

怎样用好“专家之眼”和“市场之手”?

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广州一直努力打通一条“高速路”。去年4月,《广州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出台,提出鼓励探索以转化应用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科研人员可通过离岗创业或兼职等方式从事成果转化活动等措施;今年7月,《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出台,明确科技成果转化净收入、科技成果形成的股份70%以上可以奖励给科技成果完成人(团队)……一系列利好政策,旨在推动建立符合科技创新发展规律、高效完备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认为,要畅通从1到9级的科技创新链,根本在于加强科技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和正反馈循环。推动从科学原理到实验室样品,再到可广泛应用的成熟技术和产品,最终实现产品向商品的转化,产业化的利润反过来哺育更多科研成果。要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成果产出机制和以转化应用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加速高校、科研院所等科技成果在企业产业化。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研究院探索出一套依托“专家之眼”和“市场之手”的组合拳。在前沿技术遴选上,该院组建了由18位世界顶尖科学家组成的学术委员会,让“专家之眼”在创新链1至3级发挥决定性作用。而在4至6级的工程化阶段,该院通过组建投资基金并联合社会资本,让“市场之手”来选择有价值的项目。

截至2022年12月,该院累计创办和孵化高科技企业13家,其中有多家企业获得大额社会融资,多项具备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成果已实现规模化生产和应用。

“技术经理人”该懂什么做什么?

实际上,科技成果转化的闭环还涉及技术、人才、资金、市场等众多要素。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董事长秦海鸥透露其在实践中发现,科技创新服务具有长线、非标、低频、高难的特点,还需要培养大量的人才。针对这一问题,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等支撑机构,先行探索组建“技术经理人”队伍,培育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包括挖掘、培育、评价、推广等具体工作的专业人员。

今年9月,粤港澳大湾区技术转移研究院(筹)正式揭牌。该研究院由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与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共同发起,围绕技术转移体系实际需要,创建与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联合培养模式,打造专业化、高层次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的“试验田”。

“技术经理人需懂科技、懂产业、懂金融,是跨界人才。我们发起筹建研究院就是要推进技术转移转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生态体系建立,通过组织技术经理人职业能力和技术转移人才培训、职业能力水平评价,将科技成果转化的方法和标准输出给更多的人。”秦海鸥说。

“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是大家都在探索的问题。比如新技术如何替代旧技术嵌入到新的产业链中,大众如何信任和接受新产品,需要政府、企业、市场三方共同努力。筹建粤港澳大湾区技术转移研究院,针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和实操,是很好的发展方向。”广东省新兴激光等离子体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朱昆说。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方晴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彭文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