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资料图】

高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应该是其中之二。如经济学家所言,民营企业无需刻意“播种”,它们有土壤便扎根,给阳光就灿烂,“要是遇到春风,就会漫山遍野,蓬勃发展起来”。

所谓“土壤”“阳光”“春风”,都可以换成同一个词——机会。机会在哪里,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就会去哪里,民营企业自然会“挤”向哪里;而这种集聚,对城市、对民营企业而言又意味着更大的空间、更多的机会。如此,正向循环。

广州,毫无疑问是民营经济的沃土。作为“千年商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广州以广阔空间、巨大机遇,源源不断地吸引着天南海北的投资者、打拼者。目前,全市95%以上的市场主体、80%以上的新增就业、70%以上的创新成果、50%左右的进出口等,均由民营企业贡献。当然,民营经济GDP占比长期偏低、龙头企业竞争力偏弱等问题,也反映了其发展空间依然受限、规模能级仍然不高,与广州的城市地位不相匹配。持续拓展民营企业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加强“机会供给”,可谓当务之急。而这,也正是广州“民营经济20条”所着力之处。

那么,如何“给机会”?

机会,意味着公平的门槛。

经常和民营企业打交道、聊一聊,就会知道,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声——无需特殊照顾,只要公平对待。应当承认,当前在市场准入方面,针对民营企业的隐性壁垒依然存在,“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仍若隐若现。比如对于参与重大项目建设,不少民企感慨“离自己很遥远”“可望而不可即”。数据显示,民营企业进入金融、电力、电信、基建和公共服务等领域仍然受限,2022年广州民间资本投资金融业、电力热力业占比均不到1%。

对此,要真正把“非禁即入”等原则性要求落实、落细、落具体。比如福建把面向中小企业的政府采购份额提高至40%以上;浙江为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推介“项目清单”,在招投标领域旗帜鲜明提出“七个不准”……设置清晰明确“路标”,清除或明或暗的“路障”,机会公平将更加可触可感可见。

机会,意味着产业的“风口”。

当有辖内重点企业“出走”,相关部门往往会自我省思:是我们服务不好吗?其实,站在民企的视角看,影响其布局的因素很多,但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产业政策、产业配套、发展前景。比如杭州医药港凭借强力的产业专项政策,已集聚150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合肥将新能源汽车定位为“首位产业”,推动该领域迎来爆发性增长……民营企业嗅觉敏锐、身段灵活,一座城市重点发展哪些产业,它们总能闻声而动、慕名而来。

有的产业政策感觉就是“听个响”;有的力度不聚焦,“就好像拳头没打到肉上”;感觉不够清晰,“看不出广州要大力发展的产业是什么”……从记者走访来看,广州仍需在产业布局上再审视、再思考、再聚焦。比如对于未来产业,不妨像上海一样,加快落子布局,抢占新赛道。对于现有的产业政策,要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梳理优化。当然,一座城也好,一个区也罢,不可能什么都做,什么时髦都赶,一味“跟跑”,结果往往会错过真正的机会。把自己研究透,把趋势分析好,看准方向便聚焦用力、持续深耕,方可有更大收获。

再往“细微”处看,机会还意味着丰富的场景。

在杭州,一辆辆无人清洁车在亚运会场馆内自动“捡垃圾”;在深圳,无人机外卖从天而降引来一片赞叹……这些酷炫的镜头都源于一点:应用场景。比如杭州公开征集、发布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清单;深圳也发布了首批“城市+AI”应用场景清单,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全域全时场景应用。作为“单项冠军之城”,宁波还推出了智能装备首台(套)和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助力新产品就近落地应用。

应用场景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迫切需要展示的舞台、落地的机会;城市的里里外外、方方面面,也需要新的解决方案。提供应用场景,可实现城市与企业的双向赋能。当然,也不只是应用场景。民营企业还需要技术、需要市场、需要人才、需要数据、需要算力……不妨借鉴杭州、成都等地经验,系统梳理、定期发布城市的“机会清单”;各区甚至各镇街,可依托经常性走访,动态掌握辖内企业最核心的产品(或技术)是什么、最需要的支持是什么,积极对接资源、完善配套,主动为其发展寻找机会、开拓空间。

拓展民营企业的发展空间,就是拓展城市的发展空间;给民营企业更多机会,就是给广州的未来机会。全市各级各部门都要有这样的认识,强化“给机会”“创造机会”的自觉,举全市之力释放发展机遇,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广空间、更大舞台。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彭文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