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发起了一项题为“你最关心哪些两会议题?”的全国两会青年期待调查。在7万多名受访者中,78.4%的人选择了“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效,仅次于就业创业。

事实上,双减也的确是全国两会上的热点话题,其中就包括了“双减”之后加什么的问题?记者注意到,无论是教育界还是科学界的代表委员都提到了“科学教育”,这是一场不约而同的“联动”。

科学和教育两个词尽管经常被放到一起,但由于它们本质上属于两个不同的界别,有着两套完全独立的管理系统,导致它们之间真正的交集很少。而“双减”可以成为它们深度互动的一种契机。

例如,全国人大代表、东北育才学校校长高琛就提到了,随着国家对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渴求不断提升,基础教育在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与早期培养中的奠基作用已经逐渐凸显。她认为,教育工作者需要打开学校的边界,整合社会教育资源,为对基础科学感兴趣的学生提供拓展性课程,助力卓越发展。

要让学生们有机会更早、更快地参与到相关学科的科研活动中,就要有足够的师资力量,进行科研项目的引导和实践辅导,以及开发一系列的科学课程等。而科学家、两院院士及科技人才、科普工作者都是潜在的专家资源,同时也是培训在校教师的重要力量。

在基础教育减负的背景下,我们期待,科技工作者以及教育一线工作者能够共同努力与探索,进行从小学、初中、高中循序渐进的科学规划和设计,建设科学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向科学教育资源的转化应用,并在科学界和基础教育的学校之间形成一种持续性的、系统化的合作模式。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