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苗艺伟

界面新闻编辑 |

9月24日,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外滩金融论坛上,论坛圆桌《平台经济再出发:目标、进程与前景》讨论了对于进入常态化监管的平台经济的发展建议,以及如何推动平台经济进一步发展。


(相关资料图)

中国的平台经济从2020年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再到后面的专项整改,设置红绿灯监管,再到今年全国两会定调,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平台企业终于迎来了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新时代。

何东:促进平台经济良性竞争增加消费者福利

在外滩金融论坛圆桌讨论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货币及资本市场部副主任何东表示,虽然平台经济在服务小微企业方面,通过线上、数字画像、大数据的积累,实现了产品个性化定价,可以对以前得不到金融服务的客户进行触达,成为解决金融服务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方法。但在存在垄断的情况下,用户画像的方法也带来了非常严重的问题,产品个性化定价会降低消费者的福利,会造成一种不公平的感觉,有一些消费者会抱怨为什么我拿到的服务更贵一些。

何东指出,解决平台经济对消费者不公平对待,可以通过增加竞争来解决,让产品的个性化定价达到增加消费者福利的作用。

他表示,数字经济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有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容易造成几家企业独大的情况。在高速发展情况之下,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大部分的福利,都成了企业家或者是生产者的剩余。当下,要促进市场的良性竞争,就要真正让消费者福利得到更多保护。从这个角度来说,竞争不仅可以让融资变得容易获得,也可以让价格下降,这对促进普惠金融、促进就业,鼓励消费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何东表示,平台经济之间的数据互通性也非常重要,例如,在移动支付领域中,支付宝、微信支付如果增加数据互通性,可以促进市场竞争。不可忽视的是,未来央行数字人民币将在支付领域竞争发挥重要作用。

他称,数字现金意味着在什么情况下都可以使用,不能进行任何锁定,可以避免产品或者服务被锁定在特定的支付方式上。此外,现金也有很好的保护隐私、维护公平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数字人民币也起到了公共数字基础设施的作用,促进数字支付互操作性,例如,数字人民币可以设计成一个过桥的资产,虽然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支付不能直接互通,但是数字人民币在这些平台上都可以使用,可以成为一个“过桥”的支付。

黄益平:常态化监管应在规范和发展间取得平衡

在外滩金融论坛圆桌讨论上,中国金融40人论坛正式成员、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教授表示,过去几年来,平台经济出现一些问题,监管和规范是合理的,但不可否认强监管政策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行业信心和发展态势受到一定影响。如今,对于平台经济的专项整治已经结束,下一步要进入常态化监管的阶段。常态化监管,对于平台经济发展会带来很多新的功能。

黄益平建议,接下来,对于平台经济的常态化监管应该包含几条比较主要的原则:

第一,对于平台经济的监管要在规范和发展之间取得平衡。对于不好的行为要进行规范,同时不要扼杀创新的动力,此外还要在头部平台和中小微企业生存之间求得平衡。第二,对于平台经济的监管和治理必然牵涉多个部门,需要协调地制定政策和施行政策。第三,对于平台经济的监管规则应该透明,以稳定市场和行业的预期。第四,数字经济需要制定国际化的标准,比如,跨境数据规则制定需要考虑和国际接轨和衔接。

刘晓春:高效平台经济应互相开放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晓春表示,平台经济是社会各领域全面数字化后的新市场形态,不仅超越了简单面向C端的平台,更重要的是面向B端的领域。由于不同经济领域有不同规律,我们仍然需要不同领域的垂直平台,而不是简单的照搬面向C端的平台。

但刘晓春也指出,平台经济也要明确自身的定位,任何平台任何技术不可能消灭中介,平台本身就是中介。最近,李佳琦“79元眉笔”事件引发了巨大争议,如果将这个价格拆解开来看,平台并没有消灭任何的中介,虽然点对点的支付方式去掉了中介,但平台本身对交易带来了很大的摩擦,提高了成本,降低了效率。

刘晓春表示,平台经济要提高效率就要互相开放,一方面要打通信息孤岛,另一方面要建立数据防火墙,信息的公开和保护应相辅相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