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珊
(资料图)
来源:商业人物(ID:biz-leaders)
壹
1987年出生,36岁的蔡浩宇打破了互联网大佬“退休”的年龄纪录。9月15日,他不再担任米哈游董事长与法定代表人,在这家知名游戏公司中退居幕后,交班给了他的创业合伙人。
不到40岁就离开管理一线的亿万富豪,放在全球也不多见。蔡浩宇未来将投入更多精力在前沿科技的研究与应用等。
又是前沿科技。
就在蔡浩宇变更身份的5天前,原本表示“All in”阿里云的张勇正式卸任阿里云董事长与CEO,他的去处也是追逐前沿科技——阿里巴巴决定投资10亿美元支持张勇设立面向未来的科技基金。
米哈游可谓眼下游戏界的风云公司,蔡浩宇无疑是灵魂人物,他深度介入米哈游自2012年成立以来的重点项目,包括成就米哈游并搅动业界的《原神》。目前米哈游俨然中国第三大游戏厂商,仅排在腾讯和网易之后,2022年其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273.4亿和161.45亿。
近年来,蔡浩宇不止一次的表示,米哈游希望在2030年时能够打造出全球十亿人愿意生活在其中的虚拟世界。他也曾透露,米哈游想要做科技公司,也会进行相关投资做AI研究。在此次卸任前,米哈游的确已进行多笔游戏业务之外的科技投资。
例如,与上海交大教授吕宝粮联合成立零唯一思科技,探索脑机接口方向;与上海瑞金医院合作共建瑞金医院脑病中心米哈游联合实验室;投资火箭科技公司东方空间、能量奇点、XR芯片商万有引力、AI大模型公司MiniMax,其中能量起点是一家聚焦研究核聚变的科研公司。
去年年底,GPT-4的迅速走红,引起了蔡浩宇对AI浓厚的兴趣。随后,原本他在米哈游的工作开始逐步交付出去,自己则更多地待在国外,专注对AI技术的研究。
果然挣到钱之后,就可以追求星辰大海了。
贰
蔡浩宇之前,大厂中最年轻的“退休”创始人纪录保持者是张一鸣。
2021年3月,40岁黄峥辞去拼多多董事长一职(2020年7月已卸任CEO);2个月后,张一鸣也卸任字节跳动CEO,这一年他才38岁。
两人都不是喜好抛头露面、口若悬河的管理者,退居幕后的理由也几乎一致,要专心前沿科技。 张一鸣说,要脱离开被动的CEO工作,专注加快知识结构更新,保持关注机器学习技术的新进展,研究虚拟现实、生命科学、科学计算等。
黄峥从中学时代就对科学家有了向往。创业后,他在写的文章《测不准的爱情》中,将佛、量子力学、逻辑和AI一同并行思考。他也曾在致股东内部信中谈到爱因斯坦的著名质能公式E=MC,还曾表示过将关注食品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黄峥说,即使当不成科学家,那就成为科学家助理,对科学的热爱程度可见一斑。
在黄峥“退休”没几天后,拼多多创始团队捐赠了1亿美元设立繁星公益基金,用于包括脑认知、肿瘤免疫等前沿科技的研究。在他看来,商业只是一个逐渐进阶的过程,很多水下的东西外行是看不见的,如科学研究、科技等,这些支撑着企业不断往前走。
选择在风头正盛时主动离开一线的,不止他们。2021年11月,39岁的快手联合创始人宿华也卸任了CEO。相比赚钱,宿华好像更喜欢探索有望改变世界的技术。“退休”时,快手称他未来的投资项目会以前沿科技为主。
这些大佬多是借助持续多年的互联网红利,将公司带到了巅峰阶段,然后又商量好似的,急流勇退去开启人生的下半场。当然,有时候,有的老板也不是真的撒手不管(比如蔡浩宇仍为米哈游第一大股东),只是某个时间点“退休”是个不错的选择。而且,新的掌权者或许能带来新气象。
和传统制造业、房地产以及老一辈企业家相比,一众互联网大厂的老板成长环境相对优渥,对企业控制权没有表面的执着和迷恋。无论是张一鸣,还是蔡浩宇,还是其他,似乎都习惯淡化创始人的个人标签和印记。这些人不乏出身名校,如蔡浩宇毕业于上海交大,黄峥浙大毕业,张一鸣出身南开,宿华则毕业于清华大学,创业成功后,对个人兴趣的追求,催促着他们果断转换赛道。
关注“前沿科技”,成了那个再恰当不过的理由。
某种程度上,这个理由让企业家们的个人形象更加志存高远,是个非常体面的退隐方式。作为一家市值动辄千亿及万亿的公司创始人,事业做得风生水起,他们清楚凡事不一定要亲力亲为,也可以作为图腾般存在,相较眼下的亿万资产,能看到更远的未来,才是大智之人。
况且,名义上卸任一线管理岗位,实则多是退而未休,他们不仅仍然掌握着决策权,而且能够更游刃有余地去做“兴趣生意”。比如,今年5月份,张一鸣在香港成立了一家个人投资基金,主要投资方向便是科技相关行业。
退休后的宿华近来也陆续传出活跃于AI投资领域,据媒体曝光,他已投资了多家AI项目,其中包括给王慧文的光年之外投了4000万美元。
叁
在声称追求前沿科技的大佬中,陈天桥是其中的前辈。凭借创办盛大,陈天桥在32岁成为中国首富,又在40岁出头便卖掉盛大网络股份,套现88亿美元,退隐江湖。再出现在公众视野时,他已重新创业,全力研究前沿科技。
2016年,他成立天桥脑科学研究院(TCCI),还建立了10亿美元的研究基金,投资脑科学研究。2021年他又孵化了一家初创公司脑虎科技,聚焦脑机接口领域。今年7月,他再投10亿元支持AI脑科学,包括设立MindX实验室,建设“AI+睡眠梦境”,”AI+抗衰老”等系列前沿实验室。
陈天桥不知道谁会把这笔钱用得更好,谁会在脑研究上有突破,只能千金买马骨,他表示未来将持续投资。
随着对大脑机制的基础研究愈发深入,陈天桥意识到要有重大突破需要数十年甚至更久,脑科学如此,前沿科技中的其他领域也是如此,或许这也是为何这些大佬重金砸向前沿科技,却迟迟未有进展的原因吧。
不过这丝毫不影响互联网大佬早早“退休”,纷纷涌向那些先进科技领域。蔡浩宇不会是最后一个, 现在问题来了,下一个拿前沿科技当“早退”说辞的又会是谁?
*题图购买于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