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目标物30厘米远就可以秒杀新冠病毒和细菌,灭活率分别达99.93%和99.99%,无臭氧、无残留、无衍生毒。近日,厦门大学科研团队研发的国际首台手持最大光功率高达5瓦的超快杀毒仪,在福建省疫情防控科研攻关成果推介会上正式亮相。目前,该杀毒仪已陆续应用在冷链物流、公共交通、居家生活等各类病毒消杀需求场所,助力疫情防控。

近年来,厦门大学逐步形成全链条科技创新体系,把国家的重大需求当成自己的使命,自觉肩负起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重任。

搭建高端创新平台

“接触前沿的技术,追随顶尖的学术‘大拿’,与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合作,我所在的实验室棒极了!”位于厦大翔安校区能源材料大楼的微纳加工洁净室内,厦大工程师戴彬一边操作原子层沉积系统(ALD),一边感叹。他正在操作的ALD系统对薄膜生长可精确控制,膜层厚度可达到原子层级,薄膜平滑、均匀、重复性好,在微电子科学、光学薄膜、纳米科技、催化工程等领域已广泛应用。

戴彬口中的实验室是嘉庚创新实验室。占地近7万平方米,建设落成亚洲第一座无噪声实验室,配备聚焦离子束(FIB)等多台高精尖设备,启动1000余平方米微纳加工中心,可支撑半导体、集成电路和新材料等产业发展,涵盖低碳能源、燃料电池、半导体先进材料等领域,共45个科技项目和课题组团队入驻……作为福建省首批四家省创新实验室之一,嘉庚创新实验室围绕攻克“卡脖子”技术、落地产业化成果,正不断推进能源材料领域的战略科技平台建设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打造能源材料领域的“科技加速器”和“产业发动机”。

目前,厦大已打造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1个,国家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集成攻关大平台1个,其他省级平台90余个。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为承担重大课题创造良好的人才储备和物质条件,成为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有力支撑。

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隐形斗篷”或可成真?近日,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陈焕阳课题组联合Qiaoliang Bao教授在研究中发现,使用三氧化钼制造隐形装置,可以达到超材料实现的隐身效果。这意味着,隐形器件的制造过程更简便、更便宜,未来制造隐形设备的门槛会大幅降低,许多科幻电影小说中描述的情形有望在现实中出现。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纳米光子学》杂志上。

同样努力让科幻变为现实的还有厦大化学化工学院教授、液体门控技术“掌门人”侯旭。日前,他刚刚受邀在《科学》杂志发表关于新兴的仿生纳流离子学在未来人工智能、脑机接口技术中具备巨大潜能的前瞻文章,这是科幻电影中借助人机结合来增强人类能力的“脑机”变为现实的一种探索。事实上,早在六年前,侯旭首次提出“液体门控机制”的新概念,把液体作为动态“门”,即功能液体稳定在多孔膜中,来实现对物质的可控输运与分离。这项在世界多尺度孔道研究领域首创的“液体门控技术”,入选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的2020年度化学领域十大新兴技术,并投入化工多相分离、化学检测、空气净化、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

近年来,厦大充分发挥多学科优势,培育科研软实力,推进科研评价改革,强化以实际贡献为导向的分类科研评价,有效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释放科技队伍蕴藏的巨大创新潜力,鼓励源头创新,积极探索推动提升原始创新的“厦大方案”。

此外,厦大还积极探索建立“项目组织立项+项目过程管理+成果平台孵化+产业转移转化”的全链条全过程科研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为一体的全链条协同机制,优化科研管理部门架构,加强项目过程管理,构建符合科学规律的成果转化体系,推动科研工作将科学问题和市场需求相结合,从源头上提高成果转化的成功率。

紧跟国家重大战略

透过病毒免疫的微观世界,看宏观的万千世界,想全球人类的健康问题。这是厦门大学夏宁邵教授团队孜孜不倦的科学追求。

面对疫情,夏宁邵教授团队勇挑重担,研制出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体检测试剂盒并获准上市,现已在全球80余个国家和地区大量应用,获世界卫生组织优先推荐;研发的鼻喷流感病毒载体新冠肺炎疫苗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应急审批,获准开展临床试验,成为我国5条新冠肺炎疫苗研发技术路线之一,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厦大科技支撑,为全球抗疫贡献了中国智慧。

近年来,厦门大学重点围绕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急需等领域,精心策划一批具有厦大优势和特色的重大项目。“从事航空航天事业,要与国家发展和民族命运联结起来。”厦门大学校长张荣说。不久前,在中国西北部沙漠无人区飞行试验发射阵地,厦门大学参与研制的“嘉庚一号”火箭点火升空,也为空天报国梦贡献了厦大力量。

(本报记者 马跃华 本报通讯员 欧阳桂莲)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