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发布了协会“2022年工作要点”,其中提到“开展未婚人群人工流产干预专项行动,减少青少年意外怀孕和人工流产”。这一消息引发了外界关注。这并非中国计生协会第一次对生殖健康工作进行部署。2021年1月,该协会发布的《中国计划生育协会2021年工作要点》中,同样提出要实施生殖健康促进行动,重点解决青少年、育龄人群及其他特定人群生殖健康的突出问题。

与性和流产等有关的话题总是很敏感,这些话题一旦涉及学生,则更为敏感。此前,别说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人工流产干预,哪怕在课堂上开展性教育,也被一些家长所反感,甚至出现向性学专家泼粪等事件。对青少年人工流产实施干预,不仅要大力推进性教育,而且还需要采取其他配套举措,社会上就这个话题出现不同声音,属意料之中。

有观点认为,性教育也好,流产干预也罢,都具有教唆学生过早地体验性生活的作用,比如推进人工流产干预,向学生发放安全套,就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这似乎就是在鼓励学生过早地体验性生活。然而,姑且不论这类质疑是否在理,仅站在保持青少年身体和心理健康方面来看,对青少年人工流产实施干预,已经成为一项拖不起的工作。

这首先是因为,有调查显示,在人工流产的女性中,年轻、未婚、未育女性占比不断升高,多次流产和年龄在20岁以内的高危人工流产占比显著增加。每年24岁以下未婚青少年人工流产数占我国人工流产总数的40%以上,其中19%的未婚青少年有多次人工流产经历。这是一个必须尽快扭转的趋势,否则,下一代尤其是女性青少年的生殖健康,的确让人感到担心。

并且,青少年人工流产呈现高发趋势,还会催生一系列问题。近年来,我国不孕不育的发病率持续攀升,过早和过频地进行人工流产是重要原因之一。此外,在校女学生怀孕并生产的事件时有发生,随意扔弃新生婴儿也时有耳闻,再加上青少年已成为艾滋病感染增速较快的人群,这些问题,都亟待通过青少年人工流产干预等方式来化解。

生殖健康对于人是极为重要的,但由于针对学生的性与生殖教育尚未普及,由危险性行为和人工流产导致的生殖健康问题在青少年当中已很突出,假如不尽早干预,就可能错失在校集中干预的机会,让部分青少年学生带着遗憾走向社会。(罗志华)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