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名心智障碍孩子(特需孩子)走进校园,可以在校园中踏出“融入社会”的第一步吗?近年来,广州持续推动特殊教育发展,基本形成了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特教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以“送教上门”为补充,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格局。心智障碍者主要包括孤独症、脑瘫、唐氏综合征和智力发育迟缓等。值得关注的是,心智障碍儿童先天存在沟通障碍、学习障碍和社会互动的障碍,他们在融入校园方面依旧面临巨大挑战。心智障碍儿童要面对认知、学习和社会适应等障碍带来的“不一样”,同时,他们和健全孩子也需要在特殊教育专业者的支持下找到“融合”的平衡点。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记者观察发现,即便是在一线城市,特殊教育也是一个新兴领域,存在专业师资匮乏,支持资源有限等问题。值得关注的是,特殊教育的发展并非任何一方的单方面责任。近年来,广州市社会会组织正通过公益项目助力特殊教育事业,不断帮助心智障碍儿童适应校园生活,引导学校、家长搭建更友好、有效的校园融合环境,虽然依旧挑战重重,但希望也在一次次挑战中不断显现。日前,记者采访了不同年龄段的特殊孩子家长、特教老师以及公益慈善组织,了解他们正在进行的探索。
为50多名“影子老师”开展关于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校园支持策略的培训
幼小衔接那一刻
如今正在普通小学读书的郝晔(化名),两岁时被确认伴随孤独症。和不少孤独症孩子一样,他的语言理解能力较弱,平时存在刻板行为。为了帮助他融入身边的世界,家人在郝晔读幼儿园时请了特教老师陪伴在他身边,“特教老师就像影子一样每天陪他去幼儿园,每天复盘当天的行为举止,分享了许多特殊教育的技巧和方法,并有意识地随着孩子能力的提升,逐渐减少陪伴支持的强度”。最初,“影子老师”会日夜跟随郝晔,大手拉小手,到大班时,每天的下午,郝晔已经可以不用老师特意陪伴了。
但这并不是成长的终点。进小学前,“影子老师”介绍郝晔参加由广州市扬爱特殊孩子家长俱乐部发起的幼小衔接暑期增能营。在为期两周的增能营中,包括郝晔在内的孩子们提前模拟感受小学生活,学习如听到铃声该做什么反应、上下课不同的行为规范等等。在很长一段时间,不少人都认为心智障碍者难以适应这些行为规矩,而无法适应产生的表达方式,则令心智障碍孩子陷入了更难与健全孩子融合的局面。但郝晔母亲记得,“在这里经过反复学习,他能自觉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不乱跑、不大声吵闹,这些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
实际上,和郝晔一样需要幼小衔接支持的孤独症家庭并不在少数。一位参与了幼小衔接夏令营的特殊教育老师告诉记者,伴随孤独症的孩子们进入到普校,由于转入陌生的新环境,又缺少针对性的支持和陪伴,往往会在“难以相互融合”时将自己和大多数健全孩子家庭卷入针锋相对的冲突中,“这对心智障碍孩子的校园融合的打击往往是巨大的”。在这位特教老师看来,心智障碍孩子更需要提前接触融入校园的能力和技巧,“我们会借用真实的小学来开展活动,让大家在完全真实的小学环境中体验真实的上课情境和上课流程。”
成长是漫长的过程
但参加了暑期增能营就可以“一切无忧”吗?不少特教老师指出——答案是否定的。相反,走进校园只是漫长支持的开头,“没有后续的话,一切融入的希望都难以维系”。而在暑期增能营,除了特需学生需要做入学适应的训练,孩子的家长同样需要专业的赋能支持。一位特教老师表示,“我们会和家长沟通和指导,并开设针对家长关于融合教育有效策略的相关培训,有的家长和学校都特别希望可以在这一刻放手,但融合是一个持续的支持过程,任何一方都需要行动起来,不是单纯交给任何一方就完全放手”。
有特教老师表示,校园融合需要“有方向、有策略,而不是维持原状就好,相反,如果能力没有持续提升,更多适应性行为问题会不断暴露,掐断融合的进展”。针对大多数普通学校特教资源有限、社会上的康复训练资源高度集中于学龄前阶段等问题,同样是广州扬爱设计了暑期融合社交课程,分为初阶和高阶,邀请心智障碍孩子在数周的模拟校园融合场景中进行讨论、倾听、决策、计划、行动,让孩子学会集体合作需要的社交技能,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生活中,运用技能,减少因技能缺失而造成的融合困难。
一位家长则反映道,增能营对孩子思维能力的启发十分明显,孩子似乎在遇到问题时,开始学会做出适合的“反应”和思考,具备了一定情绪识别、问题解决能力。“但这个同样不是在一个增能营就能完全掌握的。”一位项目负责人表示,“在暑期课程结束后,有部分家长还是会经常和我们联系,沟通孩子们在生活学习上运用所学社交策略的情况。当然,我们也看到,由于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的不同,每个孩子复习和运用自己学到的社交技能的机会是不同的,就会给我们另外一个启示,就是家长引导的重要性,这是一个长期培训的过程。”
即将入读一年级的心智障碍儿童参加暑期幼小衔接适应校园环境培训活动
每一个心智障碍孩子都需要支持
记者观察了解到,实际上广州扬爱一直参与了特殊教育的推动,融合教育作为其工作重点,自2008年以来透过实施“融爱行-特殊孩子随班就读支持计划”不断参与促进特需孩子的融合教育质量提升,在广州市教育局的指导与支持下,该计划进一步持续开展和完善。但即便如此,受限于行业发展的客观现实,心智障碍孩子在校园融合上依旧面临不少难题,融合教育目前实现了“有形覆盖”,但距离“有效覆盖”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走。
不少家长坦言,像广州扬爱开展幼小衔接和融合教育夏令营的公益支持是珍贵的,但也是“稀缺”的,市面上大多数康复训练针对的年龄段都较小,不少家长在这个阶段投入了大量资源,但校园缺乏延续性,甚至产生“放在校园后,就不需要继续系统性的干预和训练”这类认知。而无论是已经举办多期的幼小衔接暑期增能营,还是刚刚起步的暑期融合社交课程,其实都是广州扬爱在借助广州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等支持,联合多方尝试打破融合教育缺少支持内容的僵局,在学校的融合教育支持体系还在搭建时,由公益探路。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暑期,在第十届广州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资助项目的支持下,广州扬爱开展第五届幼小衔接增能营活动,为新一批即将入读一年级的心智障碍儿童校园融合提供支持和指路。与此同时,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公益组织项目的持续开展并不意味着问题已然解决。有特教工作者表示,“在融合教育这件事情上,核心矛盾仍然是师资力量的紧缺和支持体系的不完善,而公益组织只是探路者,谁来完善优化,谁来复制推广,谁来提供持续性的一人一档的支持,这些都是问题,因为融合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特需孩子需要泛化能力,这需要不断支持,实际上,学校和家长都需要持续性的赋能才有可能有效地推动学生成长。”
作为中国残联康复人才实名制培训项目授课专家的刘劲提出,“影子老师”也需要更专业更规范化的培训。为此,广州扬爱实施开展的幼小衔接增能营活动,还增加了对“影子老师”的赋能培训,帮助他们系统地学习融合教育及相关专业内容。刘劲认为,对于家长们来说,陪读需求大,“影子老师”水平参差不齐,在资源不均衡的情况下,更需要一个抓手来协助管理。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林琳、苏赞 实习生:皮俊图片由受访者提供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彭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