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的版权纠纷还没有结果,长安三万里也来了一个版权纠纷!

某博主爆料影片中使用了其原创作品《伎乐天》模型,对此长安三万里迅速与作者沟通,并达成了解决方案,发布了“致歉声明”,而博主也对长安三万里的处理方式表示满意,表示此事告一段落,双方握手言和和气收场。

虽然这个小纠纷来的快去的也快,但是关于长安三万里的纠纷还没有结束,最引人注意的就是,据说8月16日某地已经向《长安三万里》发去了律师函,将这一闹剧闹出了新高度,越闹越离谱,当然了也有可能是有意为之。


(资料图)

而在长安三万里致歉声明下方的评论中,不出意外地充满了不少“善意”的提醒和评论,提醒“是不是该给洛阳道个歉”,顺便又开启了对全国网友的科普,真的是有点:举世皆醉我独醒,你们都得听我的!

首先,这是一部电影,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历史题材影片,肯定必须要有一个主题和侧重点,而长安无疑是最能代表盛唐气象和诗人们梦想的代名词。

其次,整个影片中长安的篇幅一共都没几分钟,反而是扬州、黄鹤楼、梁园的戏份相当多。影片中没有提到洛阳只是一种方向选择而已,并没有错,这是片方的自由,就像有好几条路都能达到目标,片方肯定会选速度最快、效益最高的那一条,明显洛阳不符合要求。

再者,影片中没有任何直接提示或者暗示说李杜第一次相遇是在长安,只是说李杜在长安见过面而已,谁规定了李杜只能在洛阳见面,就不能在长安见面了,目前一些所谓的李杜第一次在洛阳见面也只是一种推断而已,根据正史记载时间轴推断的话,李杜在长安见面的概率也是很大的,只是没有人去研究论断而已,毕竟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

必须承认的是,洛阳学的研究历史很悠久,传承比较完整,基本没有中断,而长安方面的历史太多,对于一些细枝末节的研究不是的确不是深入,这也给造成误会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可能有些人又要说了,历史上李杜一共见过几次面都是在洛阳之类的说辞,持这种论调的人,大可以亲自去查询一下文献,这种说法最早出现于民国时期,正史中《新唐书》《旧唐书》根本就没有两人会面的记录,因为说到底诗词只是小道,史书中记载的都是国家大事和王侯将相,李杜两个仕途落魄者,能够凭借文学在正史中留下事迹已经很了不起了。

此外,之前网络上突然冒出来所谓的中国历史上三次伟大的思想碰撞:老子和孔子在洛阳相会,李白和杜甫在洛阳相会,欧阳修和苏轼在洛阳相会,这种说法不是给洛阳添彩,而是给洛阳招黑的,过犹不及要适可而止,提出这种论点的人,不是坏,就是蠢。

洛阳的历史的确很悠久,但今人的做法大不妥,过度的夸大和包装,甚至会让原本真实的历史也会被逐渐质疑和否定,毕竟考古作假的事情已经不是一两次了,宣传历史文化没有错,错的是唯我独尊!

之前看过一个河南博主的视频,其本来也是为洛阳打抱不平的,但是仅仅因为视频中说了长安的几句好话就被网暴了,最后不得不专门出了一期时期,提醒洛阳网友不要搞“文化霸凌”,不要一提历史就搞所谓的“唯一正统”,这对于洛阳的发展和宣传来说很不利。

最后,如果说,如果说,如果说,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如果说这是一种策略的话,建议可一可二,不可再三再四,你好,我好,大家好,不然最终只会起到反作用。

对此,大家如何看待?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