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汉平询问患者身体状况。(受访者供图)

“营养治疗是肿瘤综合治疗措施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肿瘤患者的基础治疗和一线治疗。因此,我们应将营养治疗整合到每一位患者的日常医疗服务中。”近日,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世纪坛医院肿瘤胃肠外科/临床营养科主任石汉平教授接受采访时表示。

《中国常见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调查》显示,中国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达80%,中/重度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达58%。不容忽视的是,营养不良已成为肿瘤患者独立的死亡风险因素,不仅导致患者生存时间缩短、生活质量下降等不良临床结局,也造成了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

营养治疗要早“行动”

肿瘤本身和肿瘤治疗可引起一系列的代谢改变,比如机体炎性反应、免疫功能低下,给予肿瘤患者单纯的营养补充难以解决其营养代谢问题,而含精氨酸、omega-3脂肪酸、核苷酸等免疫营养的肿瘤特医食品,能够给予肿瘤患者所亟需的各种营养素,带给肿瘤患者营养与免疫双提升,以更好地支持肿瘤患者按计划完成治疗。

目前,免疫营养已在肿瘤围术期、放化疗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比如,2021 ESPEN指南建议,接受大型手术的营养不良肿瘤患者应在手术前后或至少术后给予富含精氨酸,omega-3脂肪酸和核苷酸的免疫增强营养配方;上消化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推荐口服/肠内免疫营养。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对肿瘤患者实施早期、规范、精准的营养治疗是实现价值营养治疗的关键。”石汉平建议,肿瘤患者在确诊时就应开始实施营养诊断及营养治疗,而不是等到患者出现营养不良后才开始进行营养治疗。

力争人人享有良好营养的权利

但现实情况是,我国在肿瘤诊治过程中普遍轻视营养治疗,甚至营养治疗不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重要原因之一。

对此,石汉平建议:第一,改变观念,医务人员、患者、照护者甚至全社会要牢固树立营养是一线治疗的观念,提高全社会的营养素养;第二,更新观念后要加强营养诊断,建立营养诊断室,所有患者在入院时都应该接受营养诊断,就像患者入院要查心电图、血常规,把营养状况的调查列进入院患者常规项目;第三,要实施合理的营养治疗,特别强调精准营养治疗;第四,希望更多的企业、企业家一起研发更好更多的产品支撑整个营养治疗体系。

此前,卫健委发布的《临床营养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已明确要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以及肿瘤、儿童、精神等专科医院都要设置临床营养科。

那么,该如何高效推进临床营养学科建设?石汉平认为,首先,要认识临床营养科是临床治疗科室,不是医技辅助科室;第二,要强调建设“无饿医院”,全面构建医院营养不良管理体系,有效预防医源性或院内营养不良或医院获得性营养不良,有效治疗疾病相关性营养不良,提升治疗效果,节约医疗费用,确保患者无饥饿状态(营养不良状态);第三,要加强临床营养学科教育,目前我国的高等医学院校尚未设置临床营养学必修课,持续推动将临床营养学纳入高等医学院校的必修课。

石汉平期望,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开创我国肿瘤营养治疗新局面,走出、走好临床营养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力争让人人享有良好营养的权利。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