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一名荷兰海军军官,不远万里来到北京,在东交民巷使馆区开启了为期数年的「司令官」生涯——荷兰驻华使节护卫军司令。

即使那时的中国战火频仍、动荡不已,荷兰使节护卫军司令也不会有冲锋陷阵、以身犯险的可能。如果以今日的标准来看,这个无须面对炮火的「司令官」的职责,大概和「保安队长」并没有多大的差别。

在东交民巷当「保安队长」的日子应该还算惬意。那个年代,许多来华外国人在离开时,都会带走一点中国的「土特产」,比如瓷器。「队长」也不例外。卸职回国时,他的行李中就有一个不到30厘米高的青花瓷罐。

青花瓷罐在他荷兰的家中放了八十多年。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罐子静静地摆在家中一角,被他的后人用来存放DVD光盘。直到2004年,佳士得拍卖行的专家们来到他们家,发现这个罐子珍贵无比。此时「司令官」早已作古,罐子为其曾孙所有。

一年之后,2005年7月,在佳士得举行的一场拍卖会上,这件青花瓷罐在经过多名收藏家的激烈竞投之后,以1400万英镑(按当时的汇率,约合人民币2.3亿元),加佣金后为1568.8万英镑的价格,被伦敦古董商Eskenazi收入囊中。这个价格,不仅创下当时亚洲艺术品拍卖最高成交价世界纪录,也刷新了中国瓷器及中国工艺品拍卖世界纪录。

静置屋中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件青花瓷罐,就是现在大名鼎鼎的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

都说盛世收藏。

进入新世纪,中国经济开始腾飞,普通人的钱包也慢慢鼓起来。随着手中财富的增长,在诸如「元青花瓷罐拍出天价」这样的信息刺激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寄望于通过收藏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

可资收藏的东西实在太多,古董、字画、陶瓷、文玩、玉石、珠宝……拍卖公司如雨后春笋,一家接着一家开起来,拍卖会接二连三。乱花迷人眼。电视里,多如牛毛的鉴宝节目成为了收视率的保障;拎着护宝锤的王刚、在《百家讲坛》说陶瓷的马未都则是千万人追捧的偶像。

相比于普通人,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年代,企业家们的钱包鼓得更早,也更快一点。

和许多幻想着捡漏暴富的普通人相比,企业家们有更多的财力、渠道和专业团队支撑,从而在市场中获得心仪的藏品。

有企业家酷爱油画,建起了美术馆;有企业家喜爱雕塑,自家的收藏就能办一个展览;还有企业家以收藏明清家具闻名中外……

当然也有不走寻常路的。2013年,几个盗墓贼在江口沉银遗址打捞出水了「张献忠金印」,并以800万的价格卖出。金印几经转手之后,被某企业董事长买下。据说,该董事长出手时,价格已经过亿。

略有别于上述这些收藏品门类,瓷器总量众多,个别时期的瓷器又极度珍稀昂贵,加之在长时间内被东西方藏家追捧,瓷器成为了拍卖公司和藏家们都十分喜爱的一个门类。热爱瓷器收藏的企业家也就分外的多。

毫无疑问,在房地产还是朝阳产业的那些年,地产商,尤其是香港的地产商,是企业家群体中钱包最鼓的。

香港以其冠绝全球的房价,造就了一大批巨富地产商。香港四大家族均从事房地产开发,李嘉诚更是连续多年稳坐华人首富宝座。在这些香港地产商中,华人置业老板刘銮雄是出了名的「大收藏家」。当然,因为感情生活过于丰富,在更多的时候,他是以「女星狙击手」的称号,以不断更新的八卦绯闻出现在香港媒体的娱乐版中。

1951年出生的刘銮雄从28岁时开始买入中国瓷器,后来又买名画、名酒、家具、雕塑、珠宝……虽然他自称「不懂艺术,随兴趣买」,但在行业内有相当地位的《ART News》杂志每年一次的「世界顶级收藏家」评选中,刘銮雄连续多年上榜。

刘銮雄收藏的瓷器很多。其中最有名的,大概是一只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

2012年,在香港苏富比的一次拍卖会上,刘銮雄以2.08亿的价格,拍得这只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这一价格,创出了汝窑拍卖的世界纪录。

刘銮雄在不断地买,也不时出手。

日前,香港苏富比放出消息,2022香港春拍即将推出「皇苑蕴珍——刘銮雄藏御瓷萃珍」拍卖专场,立马就引起了高度关注。

苏富比的网站放出了此次专场将要拍卖的珍稀瓷器信息。虽然数量不多,只有8件,但估值已经超过1.5亿港元。最引人瞩目的永乐青花龙纹罐,估价高达4500万——6500万港元。

刘銮雄不缺钱。在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2胡润全球富豪榜」中,刘銮雄以900亿人民币的身家,位居全球豪富榜149位。

但他的生意,近来也确实遭遇了挫折。

2021年11月,华人置业曾发布公告称,将出售其持有的中国恒大全部或部分股份。

刘銮雄夫妇曾是中国恒大重要股东,最多时持有中国恒大9%的股份。在中国恒大市值巅峰时期,其账面最高盈利近百亿港元。2019年末,刘銮雄夫妇还曾获得中国恒大17亿元的分红。

有媒体根据华人置业公告的相关数据进行测算,其2017年至2018年购入中国恒大8.6亿股股份成本约为135.96亿港元,而如今预计清仓后仅能套现22.6亿港元,合计将亏损超过110亿港元。

账面盈利也好,实际亏损也罢,百亿上下的财富波动,对于身家近千亿的刘銮雄而言,算不上「伤筋动骨」,更不是他出手藏品的理由。大概对于他来说,收藏也不过是有别于房地产的另外一项买卖,价格处在洼地时可以贱买,有利可图时自然也可以贵卖。只不过相比于江河日下,早已经是夕阳产业的房地产,收藏市场仍有大量资金不断涌入,前景光明,大有可为。

《ART News》杂志评选的「世界顶级收藏家」中,中国企业家刘益谦也以收藏瓷器闻名。

2014年4月,香港苏富比的一场拍卖会上,刘益谦以2.8亿港元的成交价,买下了一只成化斗彩鸡缸杯。刷新了当时的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而按照香港苏富比的说法,除本拍品外,存世的鸡缸杯仅有三件为私人收藏。

除了这只成化斗彩鸡缸杯,刘益谦还曾于2015年以1亿1390万港元的天价拍下南宋时期的一件花瓶。他也收藏了大量书画作品。

按照许多媒体的说法,1963年出生的刘益谦从初中之后就开始创业,做过很多行业。他最初创立了一个生产皮包的家庭作坊,又做了两年的出租车司机,后来他还开过百货商店。1990年代初,刘益谦在刚刚成立的证券市场中发现了机会,赚得第一桶金,之后在资本市场和收藏市场多有斩获。在「2022胡润全球富豪榜」中,刘益谦以415亿人民币的身家位居470位。

和刘銮雄、刘益谦相比,天津瓷房子的主人张连志的生意要小得多,但他对瓷器收藏的热衷,以及收藏经历之曲折,远远超过了这两位数百亿身家的富豪。

1957年张连志出生于天津。曾有媒体报道称,他是清末「天津八大家」之一的盐商张家的后人。生长于儒商世家,加之父母钟爱收藏,他从小对传统文化耳濡目染。

1980年代,张连志下海经商,同时也开始了瓷器收藏。1992年,张连志在天津开设了第一家「鲜活」餐馆——粤唯鲜。

2000年,张连志以3000万的价格买下了天津赤峰道72号的黄荣良故居。这是一座传统的法式洋楼,四层,木质结构,建筑面积近4000平方米。旁边是范竹斋旧居和张学良旧宅。

他对这栋百年建筑进行了改造,做成了一栋「瓷房子」:先是将楼体重新浇注修葺,增加抗震能力。随后,将外墙、房顶、窗棂、门楣等所有能看到的部分,全用瓷片和瓷器覆盖。沿屋顶房脊还有一条龙形雕塑,长逾百米蜿蜒而下,龙身亦全用瓷片裹成。

整个「瓷房子」,号称耗费了7亿多片古瓷片、13000多个古瓷瓶和古瓷盘碗,以及20多吨水晶石与玛瑙……

不过,文物鉴定师、中国文物基金会专家委员边正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则表示,「瓷房子」的瓷片并不全是古代的。这些瓷片有一大部分属于清代晚期,历史价值不是很高,还有一部分是现代工艺品。即使是古代的,也「绝大部分是普通的民窑瓷器」。

在建造「瓷房子」的过程中,张连志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甚至不惜卖掉加拿大和天津的房产,还因亲自装修摔断过腿。

2007年9月,「瓷房子」正式对外开放。有人认为其设计独特,彰显了中华瓷器的非凡魅力,也有人认为其「破坏历史旧貌」、「装饰俗气」。

不管外界怎么评价,在争议声中,「瓷房子」逐渐成为了天津的一个旅游打卡建筑,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并不在少数。

建造「瓷房子」的工程,在2007年对外开放之后仍持续了数年。资金投入太大,张连志欠了很多债。为了还债,2012年夏天,张连志用「瓷房子」做抵押,在鑫泽小额贷款公司借了贷。

不久之后,这笔借债产生了纠纷。

鑫泽公司表示,他们借给张连志两笔钱,总共一亿元本金,利息最初定的是年息36%,后来按照24%执行,因张连志一直不还钱,利息又减免不少,最后连本带息一共是一亿三千多万。

张连志则表示,第一笔钱是4250万,第二笔实际打入张连志旗下相关账户的,只有1501.88万。

双方无法达成共识,打起了官司。2016年,张连志一度被拘,进了看守所,「瓷房子」也被法院宣布拍卖。令人意外的是,法院随后连续3次撤回了拍卖。在此期间,围绕「瓷房子」的估值、「瓷房子」的建设是否破坏了历史建筑等问题,各方争执不休,扰攘多日。

2017年9月,在第三次撤回拍卖之后,天津东丽区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就该案的几大热点争议作出官方回应。

法院在回应中提到,「在审理阶段,张连志本人亲自到庭,认可借款1亿元的事实,并表示和原告已经私下进行过协商,请求法院调解解决,双方达成了还款1亿元本金以及利息的调解协议。」这似乎意味着,张连志认可了对方提出的债务金额,并将对债务进行偿还。

自此之后,公开信息中不见这起纠纷的后续。这起债务争端,似乎就此落幕。

到了2020年7月,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颜锦等34名被告人涉嫌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及其他相关多起犯罪案。鑫泽小额贷款公司董事长王嘉臣的名字出现在了这34名被告人之中。起诉书中指控,被告人王嘉臣涉嫌虚假诉讼罪。这也引发了一些关注。只不过,这件事是否和「瓷房子」债务纠纷有关,不得而知。

而今,「瓷房子」早已恢复了平静,即使在疫情当中,依旧正常对外开放。

2002年,商人谢根荣找人用玉片做了一件「金缕玉衣」,在给了5名顶级专家几十万的评估费之后,专家们一起给「玉衣」做出评估,估价24亿。

随即,拿着有专家签名的评估报告,谢根荣以「金缕玉衣」证明了自己的财力之后,从某银行骗贷了数亿元资金。

几年之后,谢根荣案发被抓,专家们才承认鉴定过程不合乎规矩,「说老实话,就几十分钟。鉴定时没有开柜,大家就在玻璃柜子外面走了一趟看了看。我没把它当成鉴定活动,只是客串性的。」大家在评估报告上签了字,吃了顿饭就走了。

也不只是金缕玉衣,也不限于瓷器,有些时候,收藏就是如此: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有的企业家因为兴趣爱好而收藏,有些人把收藏当做一门生意,还有的人,收藏只不过是其复杂的财富积累过程的一个细小但又不可或缺的一环。

没有人能永立潮头,也没有人永远能在收藏市场不打眼,只捡漏。潮起潮落间,新人换旧人。这些辗转流传的古玩字画、珠玉珍玩、瓶瓶罐罐,一次又一次地见证着经济起落,企业兴衰,以及个体命运的浮沉。

资料来源:

1.元青花《鬼谷下山》创亚洲艺术品拍卖世界纪录,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

2.「江口沉银遗址」系列案56人判决 还原虎钮金印倒卖始末,成都商报

3.四川村民水下摸出张献忠金印,转手卖800万,最后坐牢9年,陕西法制网

4.8件瓷器估值1.5亿,刘銮雄的瓷器收藏有多厉害?收藏拍卖杂志

5.香港苏富比公司网站

6.刘益谦:2.8亿吸口仙气,东方企业家

7.值1.4亿还是98亿?天津「瓷房子」拍卖背后的瓷片之争,新京报

8.天津「瓷房子」博物馆陷入亿元贷款纠纷,馆长称「被下了套」,澎湃新闻

9.拍卖过程一波三折 天津“瓷房子”到底值多少钱?中国青年报

10.「天津瓷房子案」关键人物涉黑被公诉 8年谜团或将揭开?《法人》杂志

11.富豪制金缕玉衣骗贷4.56亿 顶级专家估价24亿,法制晚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