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互联网大厂裁员的消息随处可见,几乎能叫上名字的大厂都有或多或少的裁员动作。
发生这样的事,肯定会让我们对于即将到来的毕业季感到一丝隐忧。据统计,2022年,高校毕业生数量高达1076万人。叠加疫情的因素,今年恐将成为史上最难的就业季。预计将会有超过一半的人选择考研或者考公。
一边是互联网大厂大规模裁员,另一边是毕业生数量创新高,两个消息合在一起,无疑为即将找工作的人埋下了比较悲观的伏笔。
那么问题来了,现在进互联网大厂的难度是不是非常高呢?
从理论的角度来看,的确如此。不过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并非如此。
最近,我跟一位在上海的粉丝聊了起来,他本人就在某知名互联网大厂工作。他表示,公司的裁员根本没有影响到自己,不过疫情影响到了自己。目前买菜还有一定的困难,工作也只能在家办公。
在聊到待遇时,他表示,去年的绩效是E(优秀),可以拿到6个月的年终奖。一年的总收入可以达到30W以上。
在互联网大厂工作了6年已经在老家的省会城市买了两套房。虽然在大厂工作感觉压力还是挺大的,不过两套房也让他感觉无比的踏实。
他认为公司裁员只是一少部分,因为公司依然在快速发展中,还有很多岗位都在大量招人,因此,不用感到太害怕。只要是优秀的人才,总归是有机会的。就算没有那么优秀,只要面试技巧熟练掌握,依然有希望进入大厂工作。而且公司现在的很多职位,绩效只要能够得到E,就有6个月以上的年终奖。
通过跟互联网大厂员工的交流,你会发现自己看到的与实际情况之间还是存在较大出入的。事实证明,就业这种事情,只看大环境,并没有太大的参考意义。因为我们只是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个体,也许我们可以通过朋友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机会,那么我们的就业前景就会比大多数人好很多。
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他们为什么一边裁员,一边又在大规模招人呢?
第一、疫情的影响。不管互联网大厂多么赚钱,但是在疫情面前,依然要学会低调。疫情的出现,让很多依靠经常出差的业务陷入极大的停滞当中。现在到了哪里都需要隔离,原先一年可以出差见200个客户的事情,现在一年可能最多见20个,效率大幅度下降,公司只能忍痛裁员。
冯仑曾表示,疫情对于他的影响很大,年前到西安出差,一不小心被困在那里38天。年后只出差过一次,现在还在酒店隔离当中。不停地隔离让自己线下的活动基本上全部停了,效率非常低。
好在冯仑自己是老板,没有人能够把他裁掉。
第二、反垄断的影响。如果任由互联网大厂到处扩张,未来人们的生活将会是怎样,我们不敢想象。可能很多人的生活都会更加累,因为互联网大厂就像是一台超级赚钱机器,他们在疯狂地赚着钱。他们赚钱越多,普通人想要赚钱就会更难。
互联网巨头为什么可以轻松在多个领域取得成功呢?原因就在于他们击中了人性的弱点:贪婪。
在正常的秩序下,一包蔬菜的价格可能是50元,但是互联网企业只要1元。假设两包菜的品质是一模一样的,你会选择哪一种菜?
大多数人会选择1元/包的菜,因为它实在太便宜了。到了第二次购买,价格可能就变成了2元/包,由于它依然比实体店的便宜,人们也会购买。以此类推,到了第50次的时候,互联网的菜也变成了50元,可是实体店早已经扛不住倒闭了。在获得垄断之后,蔬菜价格会一直上升,这个时候人们想要再次体验实体店的蔬菜,已经晚了。之后互联网的价格不断上涨,从而获得巨额利润。
这就是互联网巨头的惯用套路,通过巨额补贴,打败某一个行业,从而获得垄断权。
反垄断法的出台就是为了遏制资本的无序扩张,这意味着互联网巨头在很多领域进行的尝试都要搁浅。为了将亏损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只能将一些边缘业务以及国家不鼓励的业务进行裁撤,从而留下比较核心,比较赚钱的业务。
以上旨在说明互联网企业为什么裁员?那么互联网企业为什么还在不断招人呢?
第一、更换年轻血液。互联网大厂跟富士康相比,只不过是一家薪资更高的血汗工厂而已,他们的员工高学历、高薪资,不过也是高压力。公司主要通过不断引入年轻血液,促进公司的新陈代谢,让老员工不能时刻放松。
第二、核心业务依然在快速增长。一家互联网企业可能有100个业务,有80个可能都是边缘业务,只要大环境不好,都有可能裁员。但是剩下的20个核心业务却可能收入越来越多,这个时候就需要更多的人来扩充团队。
总之,不必过度悲观地看待2022年,也许你可以找到自己的理想工作呢?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用资本思维与创新模式融合,全世界都是你的舞台!
在新商业的世界里,没有被淘汰的行业,只有被淘汰的产品和过时的商业模式,未来所有的商业竞争都会聚焦在产品创新和模式创新上。
一家公司或一个老板,如果创新能力短缺注定会提前败下阵来,请记住没有创新力,哪有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