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份来自教育部的名单在北京交通大学掀起了一场讨论的热潮——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公布,北京交大有3个虚拟教研室项目入选。

在这份名单的背后是一场教研方式的变革,它的出现也意味着北京交大虚拟教研室项目将从最初的“摸着石头过河”,迈入大步向前的建设阶段。

2016年,为了推进“北京市双培计划”项目,北京交通大学开启了与6所北京市属高校合作开展专业和课程共建的尝试,以期打通北京市校际人才培养通道。在这一基础上,时任该校教务处处长戴胜华产生了一个新的想法:通过学生的联合培养,人才培养的水平得到提高,那么如果将不同学校的教研室也联合起来,是否也会相应地提高教学水平?

在这个想法的基础之上,虚拟教研室的雏形形成了。

最初,虚拟教研室的规模仅仅局限于“双培计划”合作院校,方式也仅限于学习调研、参观互访、教材共享。这样的合作方式确实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相关人才的成长速度与培养质量远远达不到预期水平,这对轨道交通的安全性是一个极大挑战。于是,戴胜华决定:“我们就干脆延伸到全国!”

最终,由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研究所教学团队牵头,全国开设此专业的一线教师加入到了这支队伍中来。这间虚拟的教研室,汇聚了信号专业师资,开展校与校有机制的合作共建,建成了全系列优质资源,带动了资源可持续普及化运用,“引领”了全国信号专业各高校协同共进。

“我们有这么多优质的资源,所以我们要把它共享出去,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咱们信号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戴胜华说道。

无独有偶,北京交通大学国家级教学名师、牵头建设了全国信号处理课程虚拟教研室的陈后金老师也认为,虚拟教研室的出现,是缓解现阶段我国教育资源不均衡的方法之一:“虚拟教研室的意义,一个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破时空的限值,一个是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和教学改革,最后的落脚点还是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谈到虚拟教研室的功能性时,戴胜华教授用了一个“家”的概念。“我们很多老师参加工作了以后,就一直不知道有了专业问题问谁去,我们说这个‘虚拟教研室’就是你的家,你问你家人去。”

大到整个高等教育阶段人才培养方案如何制定,小到某个知识点在课堂上怎么讲授,在虚拟教研室中,这些问题都能得到解答。虚拟教研室融合多元现代信息技术和线下交流互访机制,“协作”开展了教学研讨会、名师示范课、专题报告会、教学案例赛、学生学科赛等“互联网+”与“智能+”的虚拟教研活动,实现了虚拟教研室成员间的实时对话和深入探讨。

在传统教研室中,教师间的交流探讨通常限于同专业或同院校。借助“互联网+”的特点,虚拟教研室打破了这层沟通上的壁垒,也同时打破了单一的教学理念与教学风格。跨院系、跨学校、跨地区的人员组成灵活叠加,为来自不同院校的教师提供多样的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突破时空限制,打破校园围墙,真正实现了对基层教学组织年轻化、多样化、个性化的新要求,补齐了教师的专业短板,促进了教师全面发展,“提升”了信号专业教师的综合教育教学能力。

“我校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一直存在师资缺乏、实训环境建设滞后,专业实验难以开展等问题。在北京交通大学虚拟教研室项目帮助下,我校的教学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河南理工大学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系系主任张宏伟坦言,学校通过虚拟教研室项目受益颇多。

“高校不是你一个学校发展好了就行,我们要有社会责任要有社会义务,我们要去配合所有的国家战略。”戴胜华说,这是当初虚拟教研室建立的初心,也是虚拟教研室不断努力的方向。

目前,北京交通大学全国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虚拟教研室已经覆盖全国48所开设信号专业并招生的高等院校,信号处理课程虚拟实验室已覆盖全国中西部共50多所高校,真正发挥了信息技术打破时空界限的作用,极大地促进了各地高校的专业发展。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