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王小艺团队揭示了区域性害虫在原产地和入侵地暴发成灾的原因。相关论文发表于Journal of Ecology(《生态学杂志》)2022年第3期。
研究人员通过对原产地和入侵地100多年的历史资料以及近20年野外调查数据的系统整合和分析,发现中国本土害虫白蜡窄吉丁在原产地的历史种群积累与20世纪初中国东北地区开始引种栽植原产北美的白蜡树相关。因引进树种与害虫缺乏协同进化关系,抗性弱,导致白蜡窄吉丁这一本土次要害虫逐渐上升为主要害虫,且在中国东北呈现暴发态势,而从植物引种到本土记录的首次害虫暴发有近50年的间隔时间。20世纪下半叶,随着引进白蜡树在中国进一步栽植,白蜡窄吉丁在中国北部出现多次暴发,这一结果可能直接导致了在原产地种群数量急速增加的白蜡窄吉丁随国际贸易等途径传入北美。
该研究首次用实例证明了害虫入侵过程背后的生态学原理,描述了引进植物导致本地次要害虫种群激增进而促进害虫向植物原产地入侵的生态学过程,揭示了植物引入与害虫入侵的相关性,明确了害虫—植物相互作用及入侵动态规律。
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理解害虫—植物种间互作和入侵生态学提供了重要信息,对指导各潜在风险区及早采取防范措施,实现更有效的害虫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据悉,随着国际旅游和贸易的发展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日益频繁的生物入侵事件已成为威胁农林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因子。针对白蜡窄吉丁等入侵性害虫,要制定有效的风险缓解和管理策略,了解其在各发生区的原始种群积累及消长规律必不可少。
白蜡窄吉丁老熟幼虫在树干里
在吉林长春市危害水曲柳树干
天津大港区受害的白蜡林 图片均由研究人员提供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11/1365-2745.13822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script src="/html/js/share.js"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