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一个人专业知识丰富,说他“内行”,
一个人做事不得章法,说他“外行;
一些在行业内流行,外人听了一头雾水的话,又被称作“行话”
……
由此可见,“行”这个字眼,
已经进入人们的潜意识,
对日常生活影响深远。
若要细探究竟,
传承了千百年的行会制度是一个重要缘由,
而它在古代广州持续千年的商业史上留下的记忆,
更镌刻在流传至今的许多地名里,
且听我慢慢道来。
▍唐代广州 商铺聚集在一处,按行业分区经营
我们以前说过,宋朝以前,广州实行的是商业与住宅区分离的“里坊制”,通俗地说,老百姓住在大大小小的“方块住宅区”内,称为“里坊”,每一个“里坊”都围着坊墙,墙上开一道门,白天开,晚上关,平头百姓未经许可,不能随便走出里坊,倘若违反了规矩,被在街上巡逻的武侯发现,挨上一顿拳打脚踢,也只能自认倒霉。
■商铺必须分“行”经营
里坊内没有什么商业设施,街上也没啥东西可卖,要想购物,只能去市场。这个“市场”学名就叫“市”,可不像现在一样到处都有。唐代,整个广州城内只有一个市场,每天中午敲鼓数百下,隆重开市,珠宝首饰、绸缎鞋帽、胭脂花粉、果菜米面……商铺鳞次栉比,日用杂货与大宗商品一应俱全。
有趣的是,整个市场卖的东西虽多,但秩序井然,因为所有的商铺都是按行业分开经营,打铁的不会跟卖布的混在一起,酒楼饭馆也绝不会跟药店夹杂一处,分“行”经营,是官方的严规,谁敢随便开档摆摊,乱了规矩,立马就会被驻守在市场周围的武侯带走。一个可以跨行业经营的自由市场,是当时的人们根本没能力想象出来的,规规矩矩不越界,才是大家的共识。别说商铺要按着行业聚集,不能随便乱来,连商品的定价,都由官府管控,不允许随便定价。
我们翻开隋唐时期的文献,看到隋炀帝为接待外商而“修饰诸行”,或者《唐会要》规定“诸行以滥物(假货)交易者没官(官府没收)”这样的记载,多半会一头雾水,但对当时的人们来讲,是再好理解不过的事。
■市场严守“宵禁”规矩
所以,倘若你穿越过去,绝不可能像现在这样,略略走几步,就把所有的东西都买齐了。不过,那时的人们生活节奏慢,一“行”“行”逛过来,更能货比三家,倒也没啥不方便。
人们慢悠悠把各个区域逛完,再去繁华的饭馆区吃点喝点,差不多就是日落西山,市场该敲鼓关门的时候了,大家都得赶在“宵禁”开始前回家,所以一到晚上,整个商业区黑灯瞎火,要等到次日中午,才重新人声鼎沸,热闹起来。
▍宋代广州 同行扎堆做生意,不可跨界抢地盘
倘若穿越回唐代的广州城,在街上信步走一走,你能看见的,只有脚下的土路,路旁的树木与排水沟,排水沟另一侧,就是里坊的坊墙,压根没有逛街的感觉,幸好广州城不大,若换了在有纵横38条大街的长安城,那真是太寂寞啦。
■同行扎堆,内有乾坤
不过,倘若穿越回宋朝的广州城,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西城、子城、东城依次排开,城池之间以小桥相连,城内的坊墙早已消失不见,逼仄的街道两旁,商铺鳞次栉比,热闹得不得了。有意思的是,每一条街上的商铺,做的几乎是同一种生意,米店聚在一处,构成“米市一条街”,织布绣花的聚在一处,构成“绣衣一条街”,此外,还有“象牙一条街”“玳瑁一条街”“玉器一条街”“书房一条街”……数也数不过来。流传至今的老地名,像米市街、绒线街、雨帽街、玛瑙巷、象牙巷、绣衣坊……就保留着这样独特的商业记忆。
这些地名诉说的商业故事之所以发生,都得归因于行会的存在。随着宋朝商业的繁荣,里坊与宵禁的制度悄然崩溃,街头巷尾到处开起了商店。在唐朝,老百姓要想出本县,都得先到衙门里开介绍信——当时叫“公验”,谁敢“无证”出走,就要当逃犯抓起来;到了宋朝,人们有了更多的迁徙自由,走南闯北的生意人越来越多,还第一次出现了大规模的城镇居民——按当时的户籍制度来说,叫作“坊郭户”,这一切,都使得官府管理商业的复杂度大大增强,于是,一种凸显了官府与生意人双方智慧的管理模式——行会应运而生。
■行会模式持续千年
行会这一持续了千百年的商业管理模式,如果要像教科书里那些写,就实在太无趣了,还不如穿越过去,体会一下当时小生意人的喜怒哀乐。
打个比方,宋代的南濠街(今海珠中路)茶楼林立,倘有人看中了这里的地头,也想在这“美食一条街”上一试身手,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官府提出申请,同时交一笔钱,加入茶楼业的行会。有了“会员”资格,才能开张迎客。经营茶楼期间,以什么样的价格采购茶叶,该请几个帮工与学徒,报酬多少……这些事,全由行会的领袖——当时称为“行老”来定,基本不能由自己说了算。如果他运气不错,赚的钱越来越多,有朝一日也混个“行老”当当,到那时就有话事权了。不过,就算钱赚得再多,他也不能跨行业经营,那是其他行会的地盘,敢擅自跨界,坏了规矩,先揪到官府去挨一顿板子再说。
■行会流行暗语,保守商业秘密
不管做什么生意,保守商业秘密均是重中之重,这一点,不管是各大行会的行老,还是普通的工匠学徒,心里都“门儿清”。大宋年间,行业细分已十分发达,朝廷厘定的行业就有大大小小约400多个,比三百六十行还多出好几十个,像修鸟笼、洗衣服、劈柴、租赁餐具、卖香丸、卖药饼……都是单独的行业,都有行会管着,从业人员不得越界竞争。每一个行会还都有一堆只在行内流行的暗语,外人根本听不懂,所以叫作“行话”。举个例子,一些行业用“丁不勾、示不小、王不立、罪不非、吾不口、交不叉、皂不白、分不刀、馗不首、针不金”来指代从一到十的十个数字;还有一些行业采用断取歇后语或典故的方式来表示数字,如“桃园”为三,“竹林”为七,“魁首”为五……真是各出奇招,不在“行内”混上一些日子,哪能看懂?各行流行的“行语”还不止数字这么简单,凡是对保守商业秘密有利的信息,都会被编码成暗语,让外人看得一头雾水。
其实,“行会”不是只有一副冷冰冰的面孔,祭祀行业祖师爷,定期组织“会员”和工匠聚会,以及扶助行内弱小,都是行会的事。从宋代一直到明清,不仅各行各业的工匠与生意人有行会,连乞丐也组成了行会,俗称“乞儿行”,推选“行老”,划分地盘,定期聚会,互通信息。武侠小说里对“丐帮”的描写,大概就是从真实的“乞儿行”中得到的灵感吧。
(注:本文参考了《宋代民间手工业行会管理制度研究》《广东商民组织》等资料)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王月华图/fotoe(除署名外)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林玮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