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教育部网站公布了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共有建设高校147所。建设学科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布局59个,工程类学科180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92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自主建设的学科自行公布。

入围“名单”以需求为导向、以学科为基础、以比选为手段,并依据首轮监测数据和成效评价最终确定。教育部表示,今后要“逐步淡化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身份色彩”。《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也明确指出,要淡化身份色彩,强特色、创一流。

虽然坊间对淡化“双一流”身份色彩的内涵理解不一,但笔者认为,淡化官方的“双一流”建设学科和建设高校的入围身份,为全体高校提供争创一流的建设环境,实乃明智之举。

“双一流”建设是国家作出的一项重大的战略部署,开展“双一流”建设是学界同仁和全社会的民心所向。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强调淡化身份色彩,这项决策既充分尊重了一流大学建设的内在规律,又全面考虑到了国家重点建设的现实背景。

“入围”是鞭策,而非“大功告成”

在笔者看来,“双一流”建设“淡化身份”的意义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官方评审得出的入围名单终究有其相对性。任何教育评估结果不可能绝对科学。以建设学科数量排在前四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生物学、数学来说,明眼人很清楚这是ESI指标数据在发挥作用;此外,本轮新增学科的共同特点是拥有大平台、大项目、大奖项、顶尖人才等数据,而这类奖项指标本身就是国家设置并评选产生的。

由此,入围“双一流”学科的评价标准很大程度上是国家奖项标准的互相印证。客观上这些指标严重偏向综合型、研究型高校,这样对技术型、应用型高校不公平。而且,入围学科中也有一些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价中仅得到B档、C档的名次。所以,“双一流”建设身份不能和学科高水平画等号。

其次,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各校的办学权利。不管承认与否,每所高校都有其独特性,怎样办校也是学校自身的办学自主权之一。恐怕没有一所高校会说自己要办成一所二流甚至三流的大学。

在党的领导下,把学校发展目标制定权和定位权放给高校,让学校最大限度地办出自己的特色和水平,这是国家“放管服”治理高校的目的。事实上,目前国内不少高校的办学成就,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数一数二了。

仅以位于上海地区的上海音乐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等高校来说,这些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已经屡次在各种国际比赛中获得最高奖项。除此之外,我国交通、冶金、地质、矿业、石油、电力等诸多行业的特色高校,长期以来也为各个行业的发展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并解决了许多行业领域内的高精尖科技难题。因此,它们参与到“双一流”建设中也是顺理成章的。

最后,入围官方“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仅仅是一个起点。入围“名单”,说明相关学校的学科实力或者学科发展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肯定。因此,各高校可以把“入围”理解为一种对于学校的鼓励和鞭策,但绝不意味着已经“大功告成”。

说到底,能否进入“双一流”高校建设名单,在大多数时候还是国内各个高校和学科之间相互比较的结果,与“对标”世界一流高校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必须指出的是,国内现有的教育绩效指标,依然存在一定的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而且,“双一流”建设名单的遴选指标中,“人才培养”的占比明显偏低。因此,也可以说,入围“双一流”名单本质上就是高校对国家的一份承诺,以及一份必须苦练内功、拿出成效的责任和使命。而淡化身份就是为了防止因“入围”而起的荣誉固化和利益固化。

“淡化”是职责,尚需多方调整

“淡化身份”是中国“双一流”建设要卓有成效的必要条件。但要真正做到“淡化身份”,管理部门仍肩负着重要的职责。

一是要松开“身份”与国家投入的紧密关系。“身份”之所以吃香,首要因素就在于可以借此获得国家资金的投入。然而,在国家已经对一批重点建设高校投入了较多资金的前提下,目前“名校”最缺的并不是资金,而是科学的评价与管理体制机制,以及浓厚的学术氛围等。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要强调这类高校扩大经费来源渠道、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摆脱过多依赖政府拨款的发展模式,毕竟“一流大学”并不是通过金钱堆积起来的。

《意见》明确要优化资源配置,同时强调要依据国家需求,分类支持“双一流”高校的建设。为此,第二轮建设要适当匀出更多的国家经费,并将其投入到那些技术型、应用型等类别的院校中,这是提高教育资金使用效率和促进高校办出特色的急需之举。

二是营造出“凭成果论英雄”的公平竞争环境。《意见》指出,“双一流”建设中仍然存在高层次创新人才供给能力不足、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不够精准等问题,现实也的确如此。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引入竞争机制是根本。

行政主导的“入围”资格评定,多少都会带有依赖量化指标的成分,弄不好就容易产生“为指标而指标”的目标异化问题。所以说,“双一流”建设名单可以由政府发布,但“双一流”建设的成效唯有成果才能证明,也许这就是“淡化身份”必要性的最好解释。总之,要创设一种公平竞争的环境,鼓励无“双一流”身份的高校向有“身份”的高校发起挑战。相信同行之间的良性比拼一定可以促进有质量、经得起考验的建设成果脱颖而出。

三是形成从“官评”到“民评”的评价机制。早前,国内某些高校曾宣布已经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对此,社会各界众说纷纭。国外公认的高水平大学很少会在正式场合声称自己是“世界一流大学”,但会说自己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以此来提升士气、保持先进。

“一流”终究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所谓的“一流”称呼,说到底只是一种主观的感受,是社会公众对一所高校的总体印象,是一所大学在民众心目中的信誉所在。所以,今天国家建设“双一流”,其重大意义就在于不唯排名、不唯数量指标,破除身份固化、利益固化的顽疾,打造“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学术生态环境,促使高校把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要求,为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贡献优异成果,不断超越、永无止境,办出人民心目中最优秀的高等教育。

(作者系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 )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