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强度耕作扰动向大规模植被恢复转变背景下,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成为全球变绿的“热点区”,植被碳汇能力显著提升。但土壤碳固定效应及驱动机制还缺乏充分认识,制约后期重大生态工程深入实施及土壤固碳增汇目标的实现。
喀斯特植被恢复驱动的土壤碳汇效应及微生物调控机制与非喀斯特区域是否存在区别,尚缺乏深入研究。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王克林研究员团队的系列研究,揭示了喀斯特土壤碳固定的微生物调控机制,证实气候变化背景下植被恢复在西南喀斯特区具有较大的土壤碳固定和稳定潜力,为喀斯特生态系统固碳增汇优化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1月21日,系列研究的最新一篇论文以“Lithologic control of microbial-derived carbon in forest soils”为题,发表于土壤学领域期刊《土壤生物学与生物化学》(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上,亚热带生态所胡培雷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王克林研究员和张伟研究员为通讯作者。
微生物在土壤固碳过程中起关键枢纽作用,它既能通过分解代谢向大气中释放碳,又能通过合成代谢将外源碳以微生物残体形式储存于土壤中。喀斯特碳酸盐岩快速风化参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关键带各圈层物质循环快速、互馈作用显著,土壤矿物组成及微生物区别于非喀斯特区,进而可能影响土壤有机碳稳定和固持。
以往研究认为,微生物残体碳易与土壤矿物结合,是土壤有机碳的重要稳定机制。王克林研究员团队通过分析矿质结合态和颗粒态有机质中的微生物残体碳含量,以此表征受保护的和未受保护的微生物源碳。研究发现,微生物源碳并不都是稳定存在的,未受保护的组分更容易被分解利用。同时发现,植被恢复背景下,石灰岩比碎屑岩更有利于微生物源碳累积(高52%至56%),并且受保护的微生物源碳(即矿质结合态微生物残体碳)对温度变化的抵抗力更高。石灰岩通过调控钙、铁和微生物,促进微生物源碳累积和稳定。
研究团队对比耕地发现,长期耕作扰动显著损耗喀斯特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源碳库,且降低了微生物源碳对温度变化的抵抗力。这凸显了喀斯特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对于提升土壤碳固定和稳定的重要性。研究人员将研究结果进一步拓展到西南三省,发现在植被恢复大背景下,即使喀斯特区域土壤体积远小于非喀斯特区域,其表层土壤(0厘米至15厘米)固定的微生物源碳仍显著高于碎屑岩,且碳库质量更高;进一步深入分析两种岩性背景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连接性和稳定性,发现喀斯特森林细菌和真菌多样性高于非喀斯特森林,且细菌和真菌群落之间的连接性和稳定性优于非喀斯特森林;进一步分析参与氮磷循环的关键功能微生物固氮菌和丛枝菌根真菌,发现喀斯特植被恢复背景下固氮菌和丛枝菌根真菌相互作用增强,群落结构更稳定,有利于提高植物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效率。
同时,研究团队发现,喀斯特植被恢复驱动下,固氮菌和丛枝菌根真菌网络结构复杂度随温度和降雨的增加而增加,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抵消了区域温度增加加速土壤碳库分解的负面效应,并进一步验证了喀斯特高pH和高钙环境是植被恢复背景下微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增加的主导因素,相关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整体环境科学》(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森林生态与管理》(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应用土壤生态学》(Applied Soil Ecology)等期刊上。
“微生物来源碳是当下土壤碳固定的热点问题。文章选择中国西南地区典型的石灰岩和碎屑岩为研究区,并探讨了一个很重要但极少被关注的问题,即岩性-母质对微生物来源碳的调控。”最新一篇论文的审稿人认为,文章阐述了岩性对不同气候区微生物来源碳的调控机制,不仅增加了业界对土壤微生物来源碳的认识,还提出可以通过考虑基于岩性的调控管理措施来减少碳排放。该研究及时填补了不同植被类型(耕地和森林)和不同基岩(石灰岩和碎屑岩)下土壤微生物来源碳的研究不足。
上述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区域联合重点基金以及广西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16/j.soilbio.2022.108600
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2.153179
https://doi.org/10.1016/j.foreco.2021.119464
https://doi.org/10.1016/j.apsoil.2021.104227
在高强度耕作扰动向大规模植被恢复转变背景下,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成为全球变绿的“热点区”,植被碳汇能力显著提升。但土壤碳固定效应及驱动机制还缺乏充分认识,制约后期重大生态工程深入实施及土壤固碳增汇目标的实现。
喀斯特植被恢复驱动的土壤碳汇效应及微生物调控机制与非喀斯特区域是否存在区别,尚缺乏深入研究。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王克林研究员团队的系列研究,揭示了喀斯特土壤碳固定的微生物调控机制,证实气候变化背景下植被恢复在西南喀斯特区具有较大的土壤碳固定和稳定潜力,为喀斯特生态系统固碳增汇优化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1月21日,系列研究的最新一篇论文以“Lithologic control of microbial-derived carbon in forest soils”为题,发表于土壤学领域期刊《土壤生物学与生物化学》(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上,亚热带生态所胡培雷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王克林研究员和张伟研究员为通讯作者。
微生物在土壤固碳过程中起关键枢纽作用,它既能通过分解代谢向大气中释放碳,又能通过合成代谢将外源碳以微生物残体形式储存于土壤中。喀斯特碳酸盐岩快速风化参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关键带各圈层物质循环快速、互馈作用显著,土壤矿物组成及微生物区别于非喀斯特区,进而可能影响土壤有机碳稳定和固持。
以往研究认为,微生物残体碳易与土壤矿物结合,是土壤有机碳的重要稳定机制。王克林研究员团队通过分析矿质结合态和颗粒态有机质中的微生物残体碳含量,以此表征受保护的和未受保护的微生物源碳。研究发现,微生物源碳并不都是稳定存在的,未受保护的组分更容易被分解利用。同时发现,植被恢复背景下,石灰岩比碎屑岩更有利于微生物源碳累积(高52%至56%),并且受保护的微生物源碳(即矿质结合态微生物残体碳)对温度变化的抵抗力更高。石灰岩通过调控钙、铁和微生物,促进微生物源碳累积和稳定。
研究团队对比耕地发现,长期耕作扰动显著损耗喀斯特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源碳库,且降低了微生物源碳对温度变化的抵抗力。这凸显了喀斯特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对于提升土壤碳固定和稳定的重要性。研究人员将研究结果进一步拓展到西南三省,发现在植被恢复大背景下,即使喀斯特区域土壤体积远小于非喀斯特区域,其表层土壤(0厘米至15厘米)固定的微生物源碳仍显著高于碎屑岩,且碳库质量更高;进一步深入分析两种岩性背景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连接性和稳定性,发现喀斯特森林细菌和真菌多样性高于非喀斯特森林,且细菌和真菌群落之间的连接性和稳定性优于非喀斯特森林;进一步分析参与氮磷循环的关键功能微生物固氮菌和丛枝菌根真菌,发现喀斯特植被恢复背景下固氮菌和丛枝菌根真菌相互作用增强,群落结构更稳定,有利于提高植物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效率。
同时,研究团队发现,喀斯特植被恢复驱动下,固氮菌和丛枝菌根真菌网络结构复杂度随温度和降雨的增加而增加,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抵消了区域温度增加加速土壤碳库分解的负面效应,并进一步验证了喀斯特高pH和高钙环境是植被恢复背景下微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增加的主导因素,相关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整体环境科学》(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森林生态与管理》(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应用土壤生态学》(Applied Soil Ecology)等期刊上。
“微生物来源碳是当下土壤碳固定的热点问题。文章选择中国西南地区典型的石灰岩和碎屑岩为研究区,并探讨了一个很重要但极少被关注的问题,即岩性-母质对微生物来源碳的调控。”最新一篇论文的审稿人认为,文章阐述了岩性对不同气候区微生物来源碳的调控机制,不仅增加了业界对土壤微生物来源碳的认识,还提出可以通过考虑基于岩性的调控管理措施来减少碳排放。该研究及时填补了不同植被类型(耕地和森林)和不同基岩(石灰岩和碎屑岩)下土壤微生物来源碳的研究不足。
上述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区域联合重点基金以及广西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16/j.soilbio.2022.108600
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2.153179
https://doi.org/10.1016/j.foreco.2021.119464
https://doi.org/10.1016/j.apsoil.2021.104227
喀斯特森林土壤特征和非喀斯特森林土壤特征对比。受访者 供图
推荐内容
-
喀斯特土壤碳固定微生物调控机制获揭示
-
明晚雨势再次增大,好天气在前方招手啦
-
低温冻雨持续,广州会升级寒冷红色预警吗?
-
企业主未买社保逃避责任,法援律师找到案件突破点
-
取暖用电需求激增,今明广州电网最大负荷同比增长40%
-
防疫“高科技”:在南站刷身份证除了查验健康码,还可以……
-
中欧合作“微笑计划”卫星磁强计伸杆展开试验圆满成功
-
冷空气来袭!广州这些蔬菜“身价”上涨
-
山西煤化所在催化产氢反应研究中取得进展
-
山西煤化所参与的两项石墨烯领域国家标准发布
-
2021年山西省人造林超过500万亩
-
粤港澳大湾区成立的首个区级人才工作局揭牌
-
研究揭示青藏高原东北缘柴达木盆地沉积构造演化
-
科技部关于开展2021年度全国科普统计调查工作的通知
-
春节至今番禺近千人参加线上免费技能培训
-
慢性肾病伴2型糖尿病新药在欧盟获批
-
创新策略使罕见病不育症患者成功妊娠并生育
-
科学家发表基于三线态湮灭上转换机理的综述论文
-
睿新科技牵手暨南大学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
-
广东研发定量PCR仪助力现场快速核酸检测
-
长三角外资涉税主体不断增多 出口退税率提高
-
无锡金融机构设置营业网点首台AED 兴业银行首开先河
-
“双减”工作持续推进 江苏97.25%的学科类培训机构转型或注销
-
预制菜火爆来袭 2025年规模将突破8300亿元
-
江苏再添4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总数居全国前列
-
江苏加快数字技能人才培养 服务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
大快人心!连续作案十余起的“油老鼠”落网了!
-
阴雨来袭,一汽巴士全力保障市民顺畅出行
-
让军人更有荣光!看看广州送喜报小分队去了哪儿→
-
中国南方为何陷入持续湿冷?
-
清洁能源利用重大突破:科学家实现甲烷的选择性转化
-
南京新学期“升级版”课后服务启动 参与率达95%以上
-
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建设 龙袍新城重点项目吹响“集结号”
-
东屏街道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 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
全覆盖无盲区 江宁开发区筑牢廉政防火墙
-
南京自贸片区制度创新出新招 发布《促进制度创新十条措施》
-
浦口推动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提升执法精准性高效性
-
狠抓项目力拼“开门红” 栖霞勇立潮头再进击
-
人勤春来早 江苏春季农业生产从南到北陆续展开
-
广州市妇联开启百场交友联谊系列活动
-
黄埔海关: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
知名科学家被曝丑闻缠身,9年前因一篇论文封神
-
我学者发现可有效抑制新冠病毒感染的药物
-
云南:升级寒潮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响应为三级
-
我国首次发现双生病毒逃逸DNA甲基化的新机制
-
白云区帮助年轻干部扣好廉洁从政“第一粒扣子”
-
速冻!镜头带你看广州北部山上“冰挂”美景
-
受雨雪天气影响,这些线路的部分列车晚点或停运
-
低温阴雨,广州如约线路开通新线助力出行
-
电解水材料设计研究取得进展
-
预制菜迎来爆发式增长 差评多货不对板亟需把好“标准关”
-
减阻8%!头盔上的科技力量很霸气
-
湿冷攻击!江南华南大范围降雨持续 大部气温偏低超5℃
-
科学家揭开白癜风对称分布之谜
-
超强激光照射石墨烯实现高能离子加速
-
截至2月20日24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
《狙击手》票房突破5亿大关 诚挚匠心赢得超1050万观众喜爱
-
闽连渔运60778海上遇险 吕四渔民海上救起16人
-
扬州最大马术基地即将亮相 周边已经形成主题游乐氛围
-
迎接全国两会 | 科技部答复全国人大代表曾庆洪《关于加快推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建议》
-
这辆“拉风”的冬奥直播巴士,你留意到了吗?
-
番禺边检护航水上生鲜快运专线,共同守护香港市民“菜篮子”
-
北京冬奥会实现“碳中和”,这笔账要怎么算?
-
第二次青藏高原考察发现地衣新属和新种
-
国产新冠口服药布局再加码:科兴制药宣布开发聚合酶抑制剂
-
4℃!广州明晨将现本次降温过程最低气温
-
中小学生聚焦冬奥谈时事,探索小初学科衔接新方式
-
为什么女性感染新冠病毒症状更轻?
-
苹果为什么红?
-
研究提出一种新颖的高光谱影像作物识别方法
-
研究发现肥料是中国棉花碳足迹的主要来源
-
大麦基因编辑修饰淀粉研究获进展
-
守护生命“救”在身边!广州民政服务机构也有了“救命神器”!
-
因天气等原因,南沙部分核酸采样点暂停开放
-
广州今天到底下雪没?市气象台最新回应来了
-
疫情期间未经批准便举办逾千人活动,举办方被罚20万
-
广州6年后又下雪?气象台官方答复来了
-
广州中小微企业“上云上平台”又多了一个选择
-
中国第二台华龙一号首次满功率运行 离投入商运又近一步
-
南方地区多低温阴雨雪天气 华南等地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
-
黄河五大水库蓄水量达327.96亿立方米
-
截至2月19日24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
经验丰富,会讲粤语!广州各大医院派出精锐医护援港抗疫
-
黄晖:揭秘珊瑚保护背后的故事
-
广州市三防总指挥部:隧道涵洞易涝点,要“真投入”对标整改
-
外卖小哥街头炫技“翘车头”?广州交警出手了!
-
广州市总工会支持香港工联会抗疫,已发首批捐赠防疫物资
-
强冷空气袭击 海南岛各地纷纷发布寒冷预警
-
春雨为何贵如油?
-
多睡觉还能瘦?科学家发现超简单减肥法
-
2月19-22日海珠区开放57个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点
-
湿冷继续,广州明天最低5℃,仍有大雨相随
-
内蒙古呼和浩特本轮疫情为德尔塔变异株
-
代表委员履职 | 全国政协委员卢传坚:为中医药发展奔走,为患者群体发声
-
16.8万人次!广铁迎节后学生返校客流最高峰
-
如约来了,黄埔知识城、番禺至天河出行更便捷!
-
大湾区守望相助!广州气膜实验室输港支援抗疫一线
-
公交车上乘客突然晕倒,车长乘客合力送医
-
世界首款冰壶机器人“选手”亮相冬奥赛场
-
管好水资源,仍需加大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