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宜宏, 《Look Closer》,2023,丙烯,153x123cm,图片致谢艺术家和Gallery Jeeum
(相关资料图)
薛莉:吊起来卖,是艺术品市场惯有的姿态。“冉起当代”创始人冉维尔决定把艺术品明码标价,十万封顶,揭开艺术品神秘面纱。
文 |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薛莉
很多人对画廊怀有好奇却不曾抬脚进入过。一来,和所有商家开门迎客的谦卑姿态不一样的是,画廊的门经常关着,让你不得不鼓起勇气才能推门进去;二来,画廊里呈现的艺术品都没有标价,就算你再次鼓起勇气问一声,得到一个“2万”的回复,你也不再好意思追问是哪一个币种。
“吊起来卖”,是艺术品市场惯有的姿态。长久以来,画商用这种姿态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艺术家至高无上的地位和艺术品捉摸不透的价格。
但总有不按常理出牌的人。比如:“冉起当代艺术博览会”的创始人冉维尔(Will Ramsay)。他创立的这个艺博会英文叫“Affordable Art Fair”(直译为“买得起的艺博会”),有两个旗帜鲜明的特色:一、标价透明;二、在各个市场设有最高限价,中国展会封顶价十万元人民币。
一个小小的价格标签,轻松移除了艺术品与尚未成为艺术品消费者的潜在藏家之间的无形障碍。
“成为艺术品藏家,不需要是富豪”
1999年,冉维尔在伦敦创立“冉起当代艺博会”,如今这个艺博会已经入驻全球11个城市,包括伦敦、布鲁塞尔、纽约、新加坡、香港、悉尼等。
只是,上海已经有了以亲民著称的“ART 021”、以学术性著称的“西岸艺博会”以及专注于影像艺术的“影像艺博会”,不觉得这个市场已经很拥挤了吗?
“绝对不会!”冉维尔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对艺术的需求会强烈提高,而且每个人的品味都是个性化的。‘冉起当代’的氛围轻松友好,我们在香港成功举办了十年,也验证了中国藏家喜欢这种体验。我们在上海会迎接更多艺术爱好者,帮助他们迈出成为藏家的第一步。”
那么除了透明标价以及十万元封顶的价位,和巴塞尔艺博会、弗里兹艺博会相比,“冉起当代”还有什么其它特点呢?
“巴塞尔和弗里兹艺博会相对高端,吸引着蓝筹画商和成熟藏家们,而我们想营造一个人人都可以享受艺术的环境,并且能够在我们这里找到适合每个人品味、预算的艺术品。对于艺术品的价格,有一种认识的误区,就是艺术品仅仅是属于精英阶层的,但其实你不必成为一个富豪就可以成为艺术品藏家。”冉维尔强调。
“入门级”艺博会,如何保证学术性?
创立24年来,冉起当代艺博会在全球每年吸引近20万名参观者,其中40%的参观者购藏了人生第一件艺术品,成为新藏家。
作为入门级艺博会,面对的是大面积的潜在藏家,“冉起当代”是如何在提出价格上限要求的同时,又保证作品的学术性的呢?毕竟,一个艺博会若想有长远发展,最终还是得靠高口碑的作品说话。
“冉起当代”发掘的最成功的艺术家之一是安东尼•麦克勒夫(Antony Micallef),他的作品被认为审视了新世代消费主义,吸引了好莱坞安吉丽娜•朱莉(Angelina Jolie)、布拉德•彼特(Brad Pitt)和克里斯蒂娜•阿奎莱拉(Christina Aguilera)
等明星藏家。麦克勒夫的作品现在高达30万英镑,但他当年在伦敦巴特西公园的“冉起当代艺博会”上售出时,作品价格只有约1千英镑。
对于参展作品,冉维尔解释说:“在展会开幕的9个月前,本地的和国际的画廊就开始申请参展了。‘冉起当代’致力于支持在世的艺术家,这是我们的标准之一。此外,由来自艺术行业专业人士组成的评委会也会评定参展作品,确保画廊的品质和多元性。”
事实上,参加本次“冉起当代”的艺术家和画廊可绝不仅仅是年轻艺术家,也有活跃在当代艺术市场上已经成名的艺术家的作品:比如艺术家张鼎的装置作品等。此外,策展人尤洋在主题为《星辰与河流》的特别项目中,集中介绍了川美、央美等美院毕业生中有代表性的潜力之作。
“我要打破艺术与普通人之间的藩篱”
“最初创建‘冉起当代’时,我的使命就是让每个人都可以接触到艺术。我想打破艺术与普通人之间的藩篱,让人有机会享受和收藏艺术。”冉维尔介绍说:“我也想让人们意识到,你并不需要成为一个专家或者富豪,才能去买艺术品。直到今天,这依然是我的使命。”
显然冉维尔的这个想法实现了商业上的成功。上海在今年成为“冉起当代”进驻的第11个城市。2024年,“冉起当代”将登陆柏林以及美国德州首府奥斯汀,走向更多普通人。冉维尔说:“从我们‘谦卑的’开张到今天为止,‘冉起当代’迎接了310万参观者,他们将50万件、总价值5.6亿美元的艺术品带回了家。”
每一个“冉起当代艺博会”上,都有许多供参观者免费参加的艺术活动,兼具教育性和娱乐性。这种亲民、有趣的氛围,和把艺术品从高高在上的位置拉下来的平视感,大概是“冉起当代”能够如此迅速攻城略地的原因吧。
展览信息:第一届冉起当代上海艺术博览会,时间:6月8-11日,地点:上海展览中心西一馆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作者邮箱:shirleyft@163.com
编辑邮箱:zhen.zhu@ftchinese.com
商业财经 国际视角
关注FT中文网视频号
往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