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之师”在讲台上一决高下!8月20日,“广东技工”工程羊城行动——“羊城工匠杯”2023年广州市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决赛在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举行,来自广州市19所技工院校的123名教师和35名班主任分组角逐,比拼教学育人的综合职业能力,部分赛项还通过线上供省内外技工院校教师“云观摩”。比赛在全国首创世赛技术转化大比拼,新设培训课教师教学能力赛项,进一步推动世界先进技术标准在行业企业培训中的应用。

推动世界先进技术标准进入企业培训


(资料图片)

本届大赛有多个创新,设置了公共课教师教学能力竞赛、专业课教师教学能力竞赛、培训课教师教学能力竞赛和班主任育人能力竞赛四类赛项,不仅新增专业课A组、培训课赛项,公共课赛项考点也进行了拓展。而班主任赛项则重点考察班主任引导“00后”学生的育人能力,检验建班育人和学生问题处理水平。

“您如何结合培训对象实际情况来确定培训目标?”“培训学员接受能力差异过大时,您会采取哪些措施……”在新增的培训课赛项现场,选手说课展示完毕后还面临评委的“拷问”。这个赛项主要检验培训课教师世赛(世界技能大赛)项目转化培训课程、教学设计和组织实施的水平,进一步推动世界先进技术标准在行业企业培训中的应用。

该赛项共收到21个参赛作品,涵盖世赛运输与物流、结构与建筑技术、制造与工程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创意艺术与时尚、社会和个人服务等六大领域,与广州市21条重点产业链相呼应,充分发挥技工教育链接产业、人才和创新的枢纽作用。

广州市技师学院原型制作项目教练黄小锋带来了“基于Fusion360软件的手板模型CNC加工”参赛课程,该课程源自世赛原型制作项目转化,以任务形式、通过吸尘器把手的CNC加工进行培训,适用于手板行业高级工及以上层次人员。“Fusion软件是近年来世赛的指定软件,比较新,很多企业可能没有用过。”黄小锋表示,希望通过这个课程,让企业接触更多新技术。而对他来说,此次参赛让他进一步了解企业岗位性质,提升自身教学能力。

推动技能人才培养“国标”落地

专业课赛项设置A、B两个组别,其中A组是检验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落地情况的新赛项,要求选手产出工学一体化课程的学习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策划、学习任务考核方案及相应的教学资源。“企业用户虚拟服务器资源分配”“定制化无人机机架数字化设计”等多个参赛作品,反映了广州技工院校专业设置紧密对接广州智能制造、数字设计、智能网联等重点发展产业。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课程‘国标’是在今年初发布的,我们抓紧落地,相关教学资源已经在上学期实施过一轮。”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教师周志德、周可爱、伍平平带来了“定制化无人机机架数字化设计”参赛作品。周志德介绍,课程的学习任务是结合课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工作任务转化而来。学生学习成果也按照企业工作要求和标准进行评价,企业导师也参与评价之中。比如此次无人机机架设计其中一个任务就是进行轻量化设计。经过学习,有两组学生的作品达到了企业的生产要求。

近年来,广州技工教育一直引领全国工学一体化改革,在人社部百个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方案开发中,广州市技工院校共牵头或参与66个专业开发,在全国开发专业数中占比64%,成为人社部开发技能人才培养“国标”的主力军。此次大赛正是全方位检验了参赛教师对工学一体化的理解与应用。

更关注技工教育教师队伍的多元性

广州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竞赛每两年举办一届,至今连续举办七届。本届大赛得到广州技工院校高度重视,累计446名教师参加了选拔赛。本次决赛预计产生一等奖14名、二等奖31名、三等奖31名。

“之前的比赛只是设计几个课时的微课,这次是考察教师对学习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策划和教学组织实施的水平,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伍平平告诉记者,他们花了两个月时间备赛,到企业实践、再回学校教学、组织课堂实施、评价,整个过程自身得到很好的成长,“参赛让我们对新一轮工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有了更透彻的理解。”

“通过本次竞赛使我了解到更多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教师赵赛芳也表示,参赛开阔了其教学视野,激发了教学灵感,提升了教学设计能力。

广州市职业技术教育研究院院长张利芳指出,本届大赛更关注技工教育教师队伍的多元性,涵盖了班主任、专业课教师、培训课教师、公共课教师等多个岗位,考核更加全面。“世界技能大赛的引领性很高,对技能人才培养是非常有价值。”张利芳指出,这次首创培训课赛项,就是想检验技工院校教师如何把世赛成果转化成培训课程,应用到企业职工培训之中。而公共课赛项的考点,也由常规的单一课堂教学拓宽到完整课程单元设计,“总的来说,比赛的检验层次提高了,范围也扩展了,难度是增大的。”张利芳说道。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何颖思 通讯员 陈海洋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廖雪明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凤荷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