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评】

原标题:导师也不够用了吗?

刘颖余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史上最热的夏天里,《中国好声音》依然很火,虽然骂声一片,但收视率照样居高不下。

“边看边骂”是常规操作,这说明了什么?说明节目还是积累了相当多的粉丝和观众。一个能办到12个年头的综艺,是否绝无仅有不知道,但至少称得上殊为不易。

“国民音综”,这一称号,如果“好声音”不敢领,其他音综就更不敢当。

当年的“好声音”为何万人空巷?当然还是因为那些好声音足够好,足够惊艳,转椅子的操作够新鲜、够刺激,导师抢人的桥段够有趣、够反转,各种因素似乎都不能少,但归根到底,“好声音”还是要靠好声音说话,靠音乐主打。

后来的“好声音”为什么式微?除了观众的审美疲劳,最重要的还是那些能打动我们的好声音,那些能让我们听着便起鸡皮疙瘩的好声音少了。

说得通俗一点,是好学员不够用了,以致每年的“好声音”都有“回锅肉”。“回锅肉”好不好吃另说,但至少观众觉着不新鲜。

现在的问题是,不仅好学员不够用,似乎导师也不够用了。

今年的四位导师,主打青春牌,自然也未尝不可。只是年轻导师抢戏心切,似乎有点发力过猛。薛之谦对音乐够热忱,不过他也是综艺咖,刘宪华中文不太好,却也是各种综艺的常客。两人在一起碰撞,综艺感满满,却常常越过音乐的边界,无厘头不说,似乎也不那么有趣。比如有一期节目,刘宪华竟坐到薛之谦腿上,玩起双簧,实在太辣观众眼睛。如果这也能拉动收视率,这样的收视率,我看还是不要为好。

作为导师中咖位最正的周华健,被网友戏称可成为“其他三位导师的导师”,却入戏不深,话少人不狠。要知道,本季“好声音”,许多人都是奔着童年偶像周华健来的,结果他老人家在节目里成了小透明和隐形人,这或许是华健大哥性格使然,但不管怎样,“最不容置疑导师”的节目效果没出来,终归是有些小遗憾。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三者缺一不可。是故,能当导师的人,不只是要有音乐成就,还要有人格魅力,这和年龄无关,却和人生阅历、个人修为有关。

我们为什么怀念2018年的“好声音”?因为李健、谢霆锋、周杰伦和庾澄庆一起组成的“175club天团组合”,音乐实力强劲,人生阅历丰厚,谈吐优雅有趣,彼此化学反应亦相当出色,节奏、尺度都刚刚好。这样的导师阵容,自然不会有人吐槽。

其实,够格的导师还是有的,罗大佑、韩红、齐秦、张学友、陈奕迅……这些名单,不只是为乐迷期盼,相信也令节目组眼热,但问题是,你有情,人家未必有意。那些爱惜羽毛的大咖,也害怕真人秀会毁了自己一世英名,“未曾开言先转腚”殷鉴不远,各种“黑幕”传说又甚嚣尘上,有资格当导师的人自然难免要慎之又慎。

导师不够用,本季“好声音”只好又开发出明选赛道,一来开拓学员队伍,二来也便于和年轻导师衔接。用意不错,但效果一般,观众也不怎么领情。毕竟,“好声音”比的是声音,如果比唱跳,那它和其他男团、女团的选秀节目,又有何区别?

日渐式微的“好声音”,也毕竟是好声音。希望节目回到音乐的初心,在发掘“真正的好声音”上做足功夫,用足资金,而不必围绕综艺效果打转。倘能如此,以中国之大,人口之众,“好声音”会有的,好音乐也会有的。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