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空无一人的渔船搁浅在岸边,6名船员不见踪影,随身携带的货款不翼而飞,舱内残留着血迹……36年前,浙江舟山发生一起特大抢劫杀人案。现场遗留的关键线索之一,是一枚带血的指纹。2022年9月,该案正式宣布告破,两名嫌疑人全部落网。不久前,该案正式一审开庭审理。

三十余年未获突破的命案,一枚血指纹何以让真相大白?

案件突破的关键,在于对这一枚血指纹的识别。北京大学智能学院教授封举富团队历时二十余年攻关,研发出人工智能指纹识别引擎。该技术自应用以来,已协助警方成功破获数千起案件,实现了我国开放环境下指纹识别技术的飞跃式发展。

01 指纹识别,人工智能破案

二十余年前,30出头的封举富接过了北大指纹识别研究的接力棒。彼时,在石青云院士的带领下,北大团队研发出我国首个自动指纹识别系统,开创我国指纹识别技术的先河。指纹识别的核心是找到并标记每一枚指纹的特征点,系统将其转化为一串串二进制数字,与已有的指纹数据进行比对。“只要两枚指纹所有的特征点都能对上,我们就认为它是同一枚指纹。”封举富说道。

2003年,封举富带着该技术前往海南协助警方侦办案件,实际应用的复杂情况远超出他的想象。案发现场留下的指纹往往难以辨认,系统并不能很好地识别、标记出指纹上的特征点,还是得需要人力一个个手动去标,进而导致其进行比对时成功率不高。面对这一局限,封举富直言道:“初代技术的效果确实还不够好,还是离不开人工标注。我感到有些羞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