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9月26至28日,清华大学-阿姆斯特丹大学逻辑学联合研究中心,与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交叉信息研究院以及哲学系共同主办了第一届王浩学术讲座暨学术研讨会。开幕式由清华大学逻辑学研究中心主任刘奋荣主持。

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回忆了他的导师何兆武先生与王浩在西南联大时期的往事和友谊,希望这一系列讲座成为学科交叉和中外学者交流的重要平台。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姚期智讲述了王浩在计算机科学领域所做出的基础性贡献,并强调了王浩以科学问题为主导,超越了学科领域的局限,这一科研精神值得每个人学习。国际著名数学家、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主任丘成桐强调了王浩的铺砖理论的独特贡献,回顾了数学家哥德尔与王浩的往事,并强调了逻辑作为基础学科的重要性。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倪玉平回顾了清华逻辑的发展历史。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唐文明在会上致辞。

第一场讲座由丘成桐担任主持。美国哈佛大学数学家、哲学家Hugh Woodin发表了题为“是否存在超越数学证明的数学真理?”的演讲。他提出“是否所有数学真理都可以基于公理系统进行形式证明”,这个问题一直是数学哲学领域中最根本的问题之一。Woodin首先介绍了基于计算复杂性的前沿不完备性定理的证明,进一步强调了数学真理的超越性。然后,他从集合论的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指出了连续统假设的解决方式包含了ZFC公理系统无法证明的真理,这也证明了数学真理的超越性。

第二场讲座由姚期智主持。美国莱斯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Moshe Vardi发表了题为“数学与计算,孰先?”的演讲。他深入探讨了数学哲学领域中最著名的问题之一:数学是被发现的还是被发明的?Vardi从计算机科学家的角度出发,认为数学和计算的发展已经相互交织了几千年。他指出,计算驱动了数学的发展,同时数学也促进了计算的进步。此外,他强调数学和计算都依赖于人类大脑的关键能力——抽象思维,这使它们与现实世界密切相关。

据介绍,王浩出身于山东省,1939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西南联大数学系。他是清华大学杰出校友,国际知名的逻辑学家、哲学家、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家。他发展了美国逻辑学家蒯因所著《数理逻辑》中的内容,在逻辑学领域确立了自己的学术地位。在1958年夏季,王浩在IBM-704计算机上编写的程序仅用了九分钟就证明了罗素与怀特海合著的《数学原理》中关于集合的谓词演算部分的350多条定理。这一成就在当时国际数学界引起轰动。他的著作包括《数理逻辑概论》《从数学到哲学》《哥德尔》《超越分析哲学》和《逻辑之旅:从哥德尔到哲学》等。

为了纪念他,清华逻辑学研究中心与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交叉信息研究院以及哲学系合作,于今年启动了“王浩学术讲座”系列。该系列计划每年邀请数理逻辑、计算逻辑领域的学者来清华大学进行讲学,举行学术研讨会,以推动逻辑学交叉学科发展并培养人才。此次活动吸引了来自哈佛大学、莱斯大学、丹麦科技大学、印度数学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和高校的90余名学者和学生参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