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球400多个气象站温度破纪录 |
气候专家表示未来极端高温将更频繁出现 |
“夏天越来越热,冬天也很少下雪”是许多人的直观感受,近年来气候变暖仿佛被按下了“快进键”。
近日,西班牙气候学家和天气历史学家马克西米利亚诺·埃雷拉发布了最新研究进展,他发现2021年全球400多个气象站打破了历史最高温度纪录。
全球多地气温破纪录是何种原因导致,又会带来哪些影响?对此,《中国科学报》专访了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监测预估室监测方向首席柳艳菊。
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频发
埃雷拉表示,2021年高温纪录不断被刷新。加拿大、美国、土耳其、意大利等10个国家或地区打破或追平了当地最高温纪录,107个国家或地区打破了月度高温纪录。
“2021年,我国也有62个国家站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柳艳菊透露。
这些说明气候变暖日益加剧。在柳艳菊看来,未来如果不采取任何温室气体减排措施,破纪录的极端高温将更频繁出现,而由极端高温引发的与人体健康相关的发热率和死亡率都将会增加,这可能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根据中国气象局的数据,2021年,我国年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0℃,为1951年以来历史最高。
“由于气候变暖后大气可容纳更多的水汽,因此在降水条件有利时,也大大提高了发生极端强降水的风险。”柳艳菊说。
我国河南出现的“7·20”特大暴雨,便是极端强降水事件频发的具体表现。7月17日至23日,河南持续遭遇极端强降雨天气,特别是7月20日郑州市遭受特大暴雨灾害。中央气象台监测显示,郑州7月20日16~17时一小时降雨量就达到201.9毫米。
全球范围内,2021年也出现了许多典型案例。比如7月上中旬,欧洲中西部出现极端性强降水,德国中部山地日雨量达162毫米,波恩-科隆气象站最大日雨量88.4毫米,打破了该站的历史纪录。伦敦部分地区90分钟降水量接近80毫米,其西南部一植物园小时雨量达47.8毫米,打破1983年以来历史纪录。
虽然,目前全球变暖对极端强降水过程的贡献比例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但是全球变暖加大了极端强降水出现的几率得到广泛认可。
“温度持续升高,气候的趋势性变暖已经对整个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柳艳菊表示,除了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频发而引起的直接气象灾害外,还对三大产业、能源资源、自然生态系统、人体健康以及重大工程等其他行业部门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这些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但以负面为主。
全球气候变化将加剧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是评估与气候变化相关科学的国际机构。IPCC最新发布的报告指出,人类活动是工业化以来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未来人为温室气体的继续排放将会造成进一步增暖,进而导致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迅速增加。
“气候变暖会加剧气候系统的不稳定,通过海气相互作用、陆气相互作用的变化等改变大尺度的大气环流形势,进而影响不同区域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规律。”柳艳菊说。
未来的情况并不乐观。IPCC最新发布的报告认为,在考虑所有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至少到21世纪中期,全球地表温度将继续上升,在未来几十年里,全球气候变化将加剧,大部分地区极端高温天气发生的强度和频率都将增加。而且,人类活动的影响可能增加复合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概率。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类活动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人为影响已经大大增加了一些地区发生破纪录高温和热浪的概率。
应对气候变化加剧带来的挑战,需要全人类携手努力。“一方面要适应气候变化,以降低脆弱性和改善发展条件为目的,增强自身的各种能力去更好适应气候变化,采取必要的、因地制宜的适应行动,降低气候变化对生命、财产以及健康带来的各种损失和影响。”柳艳菊表示。
例如在较高温升水平下,与健康相关的极端热阈值会更加频繁地被超过,意味着人类健康和基本生活将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这就要求相关部门要做好预报预警,提醒公众减少暴露度,增强自我保护措施。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通过减排来减缓气候变化。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减排政策和措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柳艳菊说。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script src="/html/js/share.js"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