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化、专业化、职业化是中国社会企业发展方向 |
上交大联合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发布蓝皮书 |
|
1月12日,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首次发布《社会企业蓝皮书:中国社会企业发展研究报告(No.1)》(以下简称蓝皮书)。
蓝皮书根据上海交通大学公益发展研究院与社会企业服务平台(CSESC)共同编制并发放的“中国社会企业行业调查问卷”数据,结合各位作者的调研资料综合分析而成。
该调查共收回92份问卷,其中有5份问卷信息不完整,视为无效问卷,最后得到87份有效问卷。目前,我国对“社会企业”的定义尚未达成共识,因此,社会企业既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特殊的企业,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但学界对社会企业的认识有一个共同点,即认为社会企业根植于社会创新。社会企业虽然以商业运营为生存手段,但是以社会使命为目标驱动。它的产生受力于社会需求,成长于经济价值创造,能够创造社会价值,同时以实现经济绩效为可持续生存方式,通过将经营所得再投资于社会事业中,生产出更多的社会价值。探索中国社会企业的发展历程,展望中国社会企业的发展前景,这对转变政府职能,促进中国社会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蓝皮书指出,我国社会企业萌芽于改革开放时期,经过艰难探索,在2015年社会创业风潮下初步发展,并逐渐形成独特的中国模式。无论是社会企业的制度环境还是内部能力,近年来都有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未来,社会企业的发展既面临挑战,又存在机遇。只有通过法治化、专业化、职业化等途径,构建起发展支持网络,平衡社会企业的商业和公益属性,才能更好的发挥治理效能。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script src="/html/js/share.js"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