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管,是生活中常见且经常使用的物品。目前,市场上有塑料吸管、纸吸管和可降解聚乳酸吸管等。但塑料吸管可能需要几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完全降解,纸吸管在水中容易软化,聚乳酸吸管耐热性不够好。因此,开发出一种兼具优异的力学和耐热性能、不释放微塑料的新型可降解吸管,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特任副研究员管庆方等,通过生物合成细菌纤维素并与海藻提取物海藻酸钠复合的策略,研制出具有优异性能的“可食用”细菌纤维素基吸管,为生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了“新灵感”。相关论文发表于《先进功能材料》。
细菌纤维素基吸管的制备以及综合性能展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供图
细菌纤维素变身“可食用”吸管
纤维素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天然多糖,是地球上最丰富的有机物。纤维素可以来源于植物,也能由细菌生产,即细菌纤维素。在食品行业中,细菌纤维素有一个大家更熟悉的名字——椰果。
“简单来说,细菌纤维素就是细菌‘吃了’葡萄糖后分泌出的一种物质。”管庆方透露,与植物来源的纤维素不同,细菌纤维素通过木醋杆菌合成,具有更高的纯度和超精细三维纳米纤维网络(不含木质素和半纤维素),显示出可食用、高强度和高含水量等特征。
“可食用”的吸管,是怎么制成的?“首先,将细菌纤维素压制成薄膜,在薄膜表面引入一层薄薄的海藻酸钠。作为一种可食用的天然多糖聚合物,海藻酸钠穿透孔隙进入薄膜的三维纳米纤维网络,形成大量的氢键,从而形成牢固的连接。”管庆方介绍,紧接着将涂有海藻酸钠的薄膜卷制成管,浸入乳酸钙溶液中交联。最后,经过洗涤和干燥,可食用和可生物降解的细菌纤维素基吸管就“诞生”了。
“但这种可食用性并不等同于美味。”团队成员杨怀斌笑言。从研发过程可以看出,细菌纤维素基吸管的所有成分均来自天然的可食用原料,并且加工过程不涉及有机溶剂的引入,是一种安全可食用的吸管。由于三维纳米纤维网络以及海藻酸钠在三维网络中的贯穿,让这种吸管的强度、模量和韧性是纸吸管的两倍以上。这就意味着,在同样的性能要求下,细菌纤维素基吸管可以做得比纸吸管更薄。
有趣的是,“可食用”吸管还可以“添加”不同颜色和味道。团队成员刘兆祥介绍,通过在细菌纤维素的三维纳米纤维网络中负载可食用色素或天然植物提取物,可以将各种颜色和口味融入吸管中,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目前,这种“可食用”吸管已申请相关发明专利。
朝着更安全环保的方向迈进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研发更多可持续绿色环保材料,助力低碳绿色发展,是俞书宏院士团队长期关注研究的课题之一。
如何获取安全环保高性能新材料?团队将目光投向自然界,从灌木、秸秆等天然植物中提取纳米纤维素,加工成其他材料,做出可降解的塑料替代品,这样原料成本更低,甚至可以变废为宝,一举两得。
“细菌纤维素基吸管是纳米纤维素研究的一个延伸和拓展。”管庆方说,这也体现了团队一直以来材料研究的思路和理念,一方面基于纳米纤维素本身的环保性,将其延展应用到与生活贴近的场景中,如包装材料、吸管;另一方面则是把纳米纤维素制成高端电子器件。
细菌纤维素基吸管的研发,并非一帆风顺。杨怀斌透露,从椰果压制成膜再成管,很多工艺制备问题需要不断解决,如将一个含水量90%的椰果压制成高性能薄膜,就是团队曾经面临的众多难题中的一个。基于前期积累的丰富经验,他们快速找到了相对“靠谱”的方法,然后经过上百次的调试,研发团队找到了相对稳定的参数,成功制成细菌纤维素基吸管。
这种新型吸管对于环境十分“友好”,不仅“可食用”,在环境中也能快速降解,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负面影响。实验表明,细菌纤维素基吸管埋入土壤15天后,就会破碎成大块,45天后变小,几乎消失;大约60天后,就能完全融入土壤中。
在成功研发“可食用”吸管的基础上,团队目前正在研发一次性刀叉等餐具。管庆方表示,他们未来还会有类似细菌纤维素基吸管的一系列研究,让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材料朝着更环保安全的方向发展。
走进生活依然面临多重挑战
全球每年制造约3亿吨塑料产品,其中很大部分为一次性塑料制品。大量的研究表明,塑料制品在使用过程中会持续释放微塑料,威胁人类健康。2020年1月,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底,全国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可食用”吸管的诞生,让人们对其产业化以及最终替代塑料吸管充满期待。
在业内,用微生物辅助合成“可食用”吸管尚属首次。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可借鉴模式的不多,这样一个全新的成果如果想要真正走进生活,依然面临多重挑战。比如,企业的“生产线”不同于实验室的“生产线”,仅就生产参数的调试就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团队成员透露,就吸管样品本身性能而言,也需要不断提升和优化。
高性能结构材料,高雾度柔性透明薄膜,新型仿生手术缝线……目前,俞书宏院士团队围绕细菌纤维素,已经在实验室里做出了诸多高性能的“神奇”样品。管庆方表示,细菌纤维素是一个应用前景广阔的材料,未来可以应用到很多领域,带来无限可能。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02/adfm.202111713
吸管,是生活中常见且经常使用的物品。目前,市场上有塑料吸管、纸吸管和可降解聚乳酸吸管等。但塑料吸管可能需要几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完全降解,纸吸管在水中容易软化,聚乳酸吸管耐热性不够好。因此,开发出一种兼具优异的力学和耐热性能、不释放微塑料的新型可降解吸管,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特任副研究员管庆方等,通过生物合成细菌纤维素并与海藻提取物海藻酸钠复合的策略,研制出具有优异性能的“可食用”细菌纤维素基吸管,为生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了“新灵感”。相关论文发表于《先进功能材料》。
细菌纤维素基吸管的制备以及综合性能展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供图
细菌纤维素变身“可食用”吸管
纤维素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天然多糖,是地球上最丰富的有机物。纤维素可以来源于植物,也能由细菌生产,即细菌纤维素。在食品行业中,细菌纤维素有一个大家更熟悉的名字——椰果。
“简单来说,细菌纤维素就是细菌‘吃了’葡萄糖后分泌出的一种物质。”管庆方透露,与植物来源的纤维素不同,细菌纤维素通过木醋杆菌合成,具有更高的纯度和超精细三维纳米纤维网络(不含木质素和半纤维素),显示出可食用、高强度和高含水量等特征。
“可食用”的吸管,是怎么制成的?“首先,将细菌纤维素压制成薄膜,在薄膜表面引入一层薄薄的海藻酸钠。作为一种可食用的天然多糖聚合物,海藻酸钠穿透孔隙进入薄膜的三维纳米纤维网络,形成大量的氢键,从而形成牢固的连接。”管庆方介绍,紧接着将涂有海藻酸钠的薄膜卷制成管,浸入乳酸钙溶液中交联。最后,经过洗涤和干燥,可食用和可生物降解的细菌纤维素基吸管就“诞生”了。
“但这种可食用性并不等同于美味。”团队成员杨怀斌笑言。从研发过程可以看出,细菌纤维素基吸管的所有成分均来自天然的可食用原料,并且加工过程不涉及有机溶剂的引入,是一种安全可食用的吸管。由于三维纳米纤维网络以及海藻酸钠在三维网络中的贯穿,让这种吸管的强度、模量和韧性是纸吸管的两倍以上。这就意味着,在同样的性能要求下,细菌纤维素基吸管可以做得比纸吸管更薄。
有趣的是,“可食用”吸管还可以“添加”不同颜色和味道。团队成员刘兆祥介绍,通过在细菌纤维素的三维纳米纤维网络中负载可食用色素或天然植物提取物,可以将各种颜色和口味融入吸管中,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目前,这种“可食用”吸管已申请相关发明专利。
朝着更安全环保的方向迈进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研发更多可持续绿色环保材料,助力低碳绿色发展,是俞书宏院士团队长期关注研究的课题之一。
如何获取安全环保高性能新材料?团队将目光投向自然界,从灌木、秸秆等天然植物中提取纳米纤维素,加工成其他材料,做出可降解的塑料替代品,这样原料成本更低,甚至可以变废为宝,一举两得。
“细菌纤维素基吸管是纳米纤维素研究的一个延伸和拓展。”管庆方说,这也体现了团队一直以来材料研究的思路和理念,一方面基于纳米纤维素本身的环保性,将其延展应用到与生活贴近的场景中,如包装材料、吸管;另一方面则是把纳米纤维素制成高端电子器件。
细菌纤维素基吸管的研发,并非一帆风顺。杨怀斌透露,从椰果压制成膜再成管,很多工艺制备问题需要不断解决,如将一个含水量90%的椰果压制成高性能薄膜,就是团队曾经面临的众多难题中的一个。基于前期积累的丰富经验,他们快速找到了相对“靠谱”的方法,然后经过上百次的调试,研发团队找到了相对稳定的参数,成功制成细菌纤维素基吸管。
这种新型吸管对于环境十分“友好”,不仅“可食用”,在环境中也能快速降解,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负面影响。实验表明,细菌纤维素基吸管埋入土壤15天后,就会破碎成大块,45天后变小,几乎消失;大约60天后,就能完全融入土壤中。
在成功研发“可食用”吸管的基础上,团队目前正在研发一次性刀叉等餐具。管庆方表示,他们未来还会有类似细菌纤维素基吸管的一系列研究,让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材料朝着更环保安全的方向发展。
走进生活依然面临多重挑战
全球每年制造约3亿吨塑料产品,其中很大部分为一次性塑料制品。大量的研究表明,塑料制品在使用过程中会持续释放微塑料,威胁人类健康。2020年1月,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底,全国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可食用”吸管的诞生,让人们对其产业化以及最终替代塑料吸管充满期待。
在业内,用微生物辅助合成“可食用”吸管尚属首次。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可借鉴模式的不多,这样一个全新的成果如果想要真正走进生活,依然面临多重挑战。比如,企业的“生产线”不同于实验室的“生产线”,仅就生产参数的调试就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团队成员透露,就吸管样品本身性能而言,也需要不断提升和优化。
高性能结构材料,高雾度柔性透明薄膜,新型仿生手术缝线……目前,俞书宏院士团队围绕细菌纤维素,已经在实验室里做出了诸多高性能的“神奇”样品。管庆方表示,细菌纤维素是一个应用前景广阔的材料,未来可以应用到很多领域,带来无限可能。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02/adfm.202111713
推荐内容
-
细菌“助攻”,“可食用”吸管来了
-
6大亮点!12所“双一流”高校就业数据大起底
-
中国高校校友捐赠最新排名出炉,武大30.43亿挺进前三
-
西安交大迎来7位新任校领导!
-
2022研考生注意,这些信息都是谣言!
-
欢迎回家!广州举行欢迎2021年退役军人座谈会
-
老旧涵洞修缮一新!广州交投北环高速全力保障群众出行安全
-
快递物品掉落高速,路政快速清理保畅找失主
-
坑!他为朋友担保签字,结果要为200万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
全国仅七位,中大两位教授获第五届思勉原创奖
-
春节期间广州将遇冷空气,春运主要经历6次冷空气过程
-
回暖还没安排上,冷空气就排好班了
-
厉害了!广州用大数据助力河湖治理
-
首份!广州法院发出“判决书债务人自动履行提示”
-
广州4项目入围第六届“中国法治政府奖” 占比超1/10
-
中国地震局:2021年地震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持续提升
-
北京将推动高校开展技术转移人才培养
-
闻玉梅院士:不要把医学精神局限在某一方面
-
中科院王中林推出新催化机制:接触电致催化,降低合成门槛
-
中国科学家在内蒙古地区发现侏罗纪时期花蕾
-
花都区第二期“鲲鹏计划”开班,将重点培育103家高科技企业
-
2021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24.08万亿 贸易方式进一步优化
-
春节放假前两天限行 北京汽车限行措施涵盖整个冬奥交通服务保障期
-
武汉充电桩建设提速 全年投产29项输变电工程
-
北京4月起实施共享单车新规 将校验承租人身份证号码和姓名
-
天津发布5项污水资源化领域推荐性国家标准 推动再生水安全高效利用
-
南京再迎新一轮降温 最低气温或达-3℃到-4℃
-
“江苏医惠保1号”参保人数现突破210万 首例理赔已到位
-
春运南京汽车客运流量预计下降40% 学生客流已基本结束
-
《安徽省“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发布 引导旅游场所适当延长开放时间
-
安徽耕地总面积达8320万亩 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重大贡献
-
西塱站新A、B口今天启用,终于有电梯了!
-
澳门青年双创交流活动成功举办,搭建湾区创新创业平台
-
广州计划在农村地区推进雨污分流改造
-
广州地铁十四号线一期工程拿下詹天佑奖
-
荔湾各类市场主体超过13.7万户,激活“放管服”改革红利
-
孕妇在婚纱店怒剪32件婚纱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7万元
-
上海将密室剧本杀纳入管理 强调经营者“第一责任人”
-
天津发现旧石器时代磨光石器 局部人工磨制痕迹清楚
-
国际最新发现一颗可能存在的候选系外卫星 大小为地球2.6倍
-
国际最新研究:接种新冠疫苗对孕妇保护作用明显
-
上海划出盲盒经营“红线” 药品、医疗器械等不得以盲盒形式销售
-
春运湖北客流预计2807万人次 五类道路交通拥堵风险高
-
新一轮雨雪过程14日晚自西向东上线 湖北北部最低气温仅-4℃
-
残健融合春节文艺晚会武汉录制 《千手观音》等金经典曲目再现
-
武汉13条在建轨道交通线全力推进 “最美列车之家”初现雏形
-
让干部“挺直腰杆” 湖北为2815名受到不实举报干部澄清正名
-
读懂广州·解密|“三行仔” 同声共气盖大屋
-
1月14日起,广州至珠海公路客运班线临时停运
-
虎年第一期,任志锋教授分享纳米结构热电材料和砷化硼单晶!
-
首批北京冬奥会火炬即将启程前往北京 火炬取名“飞扬”
-
监管出新规 北京养老机构安上“紧箍咒”
-
SpaceX第三趟卫星拼车专列发车,105个航天器上天
-
从新型火箭梦、亚轨道旅行到太空“拥堵” 专家畅谈中国商业航天
-
“大牛”们的学术修炼秘籍,请查收
-
首儿所开展“落户通州,健康先行”专项行动
-
2022年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评奖启动
-
“广州红 幸福城”盛典举行,曹雪成网络文化大使
-
从化区今日开展疫情处置应急演练,一社区早10点至12点局部封控
-
简单、绿色:全新机制接触电致催化
-
范新东:“小众”学科也有大作为
-
西北大学多项举措写好疫情大考的高校答卷
-
维生素C缺乏导致肾损伤的遗传调控机制被“破译”
-
天文学家首次目睹恒星爆炸的“狂暴模样”
-
早参丨中山确诊病例活动轨迹公布;下周一广州气温下跌3℃-5℃
-
连续6年调解成功率超95%!这家“全国模范司法所”的秘诀是…
-
满载53人大巴高速抛锚,好在有他们
-
AI主播丨中山确诊病例活动轨迹公布,感染源头不明
-
我从基层来⑭|8K开启5G超高清时代
-
虎年说虎②|广州出土和馆藏文物中的老虎
-
科学家首次发现并证实玻色子奇异金属
-
世卫组织: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达315345967例
-
给科研“青椒”更多帮扶和关注
-
冷空气影响东部地区 南方地区多阴雨天气
-
温州大学获批全国首个华侨华人学交叉学科学位点
-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稳定发展 去年新增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5条
-
“雨水为财”靠谱吗?Nature最新封面研究解答
-
《柳叶刀》子刊:加更多班,得更多病
-
中老年人肠道真菌组图谱获解密
-
戴口罩可使病菌传播距离减半
-
中国科研团队实现硅基半导体自旋量子比特的超快操控
-
安徽2021年财政科技支出突破400亿元
-
广东地理标志产品打造国际贸易的“经济护照”
-
全球新兴市场跨境电商交流会在穗举行
-
花都开展重点行业从业人员全员免费核酸检测
-
依法带娃!广州发出全省首份《家庭教育告诫书》
-
为春运护航!广州巴士驿站志愿者发起“暖冬行动”
-
广东乡村振兴新闻宣传工作座谈会在广州召开
-
打好蓝天保卫战 安徽对9市启动大气污染防治帮扶
-
四川甘孜水电站透水事故最新进展 内部水位已降至负一层
-
2022北京年货节启动 线上线下联动发放千万元年货消费券
-
互联网民商事上诉案件数量持续上升 “0元购”等网络交易虚假宣传突出
-
研究揭示奥密克戎在南非的检出和传播动力学
-
气候变暖将影响冻土地区约69%的基础设施
-
鲁单510获“寻找高产品种”活动夏玉米区冠军
-
沿黄九省区农口单位发布济南宣言
-
新型微生物菌剂钝化重金属镉分子机制获揭示
-
中国农科院发布2021年度10项重大科学发现
-
科学家发现首个油麻藤属确定化石记录 1000万年前“豆角”被发现
-
当阳建立信用评价体系 “信用分”促企业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