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广立
雨水为财,是广东的一句民间俗语。然而,近期德国波茨坦一个科研团队研究发现,当某地区潮湿和极端降雨天数增加时,其经济增长就会下降,尤其是在一些发达国家、制造业和服务业较多的地区。
北京时间1月13日凌晨,这项研究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研究团队以1979~2019 年40年间的全球1554个地区为样本,对这些地区的地方经济产出进行了数据统计,并将其与高分辨率降雨数据进行结合,得出了上述结论,“揭示了新的见解”。
联想到刚刚过去的2021年,也是中国降雨很多的一年。国家气象局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平均降水量671.3毫米,较常年偏多6.8%,特别是北方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偏多40.6%,为历史第二多。另外,河南特大暴雨郑州小时降雨量201.9毫米创下历史极值。
如此看来,这项德国科学家领衔的研究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亦有借鉴作用。
那么,极端降雨与经济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呢?《中国科学报》第一时间连线了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博士研究员马克西米利安·科茨(Maximilian Kotz),对这项研究进行深入解读。
nature最新封面
研究结论与常识相反?“并不矛盾”
一般而言,湿润温暖的地区往往经济较为发达,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经济景气程度常常不容乐观。然而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等4家研究机构所领导的这项研究,却得到了貌似“恰恰相反”的结论。
“此前科学家们证明,年降雨量增多有利于提振经济,但我们发现,一年中更多的雨天数或极端每日降雨却会损害经济。”Maximilian Kotz告诉《中国科学报》:“这些关于每日降雨量的发现是全新的。”
在题为《降雨变化对经济生产的影响》(The effect of rainfall changes on economic production)的论文中,研究者们写道:“若仅关注年降雨量增加对依赖农业的低收入国家的有益方面,就无法全面了解降雨变化对经济的影响——极端日降雨量和潮湿天数增加不利于经济增长,特别是在高收入国家以及制造业和服务业。”
“有许多未观察到的因素(地缘政治、历史等)可能更能解释为什么半干旱地区往往经济不发达。”在面对《中国科学报》对这一“反常”结论的提问中,Maximilian Kotz回答道:“我们的研究方法是通过比较一个地区在不同时间点的降雨量和经济增长来避免这些未观察到的因素,而不是在不同地区之间进行比较。因此,我们的研究结论与您的观察并不矛盾。而且,我们发现,当半干旱和潮湿地区的雨天数较少时,其经济增长更好。”
为何选择每日降雨数据?“不错过‘完整画面’”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有多种,如极端高温、极端低温、极端干旱、极端降水等。研究团队为何将目光放在极端降水上?
对此Maximilian Kotz解释说:“极端降雨是我们可以最清楚地看到的、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最显著影响所在,而且它们几乎在世界各地都在加剧。”
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和墨卡托全球公域与气候变化研究所研究员莱奥涅·温茨(Leonie Wenz)领导了这项研究。Leonie Wenz提到,迄今为止对气候影响的宏观经济评估主要集中在气温升高方面,考虑降雨量变化也仅关注以年或月的时间尺度上,“这就错过了完整画面”。
“问题就在于降雨在一年中是如何分布的。”Leonie Wenz引用该论文研究说道,“日降雨量加剧是不好的,尤其是对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富裕的工业化国家而言。”
考虑到极端降雨天数增加与气候变化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研究团队认为,每日降雨量正是全球变暖的“指纹”,它具有“尚未被考虑(计入统计)但高度相关的巨大经济影响”。
“全球变暖正在导致全球极端降雨加剧——这是预先存在的科学事实,考虑到极端降雨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这个‘指纹’将产生巨大的经济影响。” Maximilian Kotz告诉《中国科学报》。
气候变化的代价“可能比之前想象要大”
Maximilian Kotz所在的研究团队对于评估气候变化的代价很感兴趣。“我们知道极端降雨量随着气候变化而变得更为强烈,因此我们希望通过专门研究日降水量来改善此前的研究。”
在Maximilian Kotz等人看来,人类将化石能源大量用于发电、汽车驾驶等排出了大量的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不加选择地被混到大气中,加热了我们的地球。继而,变暖的空气容纳了更多的水蒸气,最终变成降雨。尽管从大气动力学角度来讲,区域降水的年平均值变化越来越复杂,但由于这种水汽效应,全球每日极端降雨量正在增加。
Maximilian Kotz 的研究表明,由燃烧石油和煤炭引起的气候变化所导致的每日降雨量增加,将损害全球经济。他认为,“气候变化的代价可能比我们之前想象的还要大。”
从这项研究的结果出发,Maximilian Kotz认为目前要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限制未来每日极端降雨加剧的程度。“此外,我们应该投资于适应极端降雨的影响——这需要更详细地了解经济损失是如何产生的,我们需要更详细的微观经济研究。”
“这关乎繁荣,最终关乎人们的工作。”Leonie Wenz 说:“世界各地经济都因更多的潮湿天气和极端的每日降雨而放缓。”
未雨绸缪,或因这项研究被赋予更多涵义。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1-042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