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原标题:人才引用也需温和放量

“温和放量”是股票中的常用术语,指的是成交量的温和递增放大。当前,随着人才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愈发凸显,各地对人才需求也愈发迫切。然而人才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引育留用”各个环节缺一不可,如果只重其一、不能兼顾,难免会让资源闲置浪费。想要让人才之力更好地转化“变现”,不妨尝试温和放量,转变“为引而引”的观念,知用贤、求其贤、尽其才,让“千里马”在竞相角逐中更好地释放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动能”。

取才还需把握“火候”。不拒众流,方为江海。想要兼顾“引用”平衡,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就要破除急功近利心态,多运用系统思维,厘清人才聚集模式,研究人才发展规律,客观分析承载能力,差异化制定指向更加精准的引才政策,以战略“投资”推动人才供给侧与高质量发展需求侧相匹配。要当好“伯乐”放眼“识才”,突出德的标准,建立多元评价、综合考量的人才引进评价机制,不搞“唯名校”“唯学历”的硬门槛,看能力、看贡献更看品行,主动破除求全责备的思想桎梏,既向“高精尖缺”人才递“橄榄枝”,还要注重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的引育培养,推动形成结构更优、科学合理的人才队伍梯次,从而更好地与现代化建设需要相适应。

用才更需精准“契合”。高楼大厦,不同位置的砖有不同的使命。想要发挥“1+1大于2”的“乘数效应”,就要防止和克服粗放的用人观念,坚持“用人不率冗”,既区别人才特点“量才授职”,以辩证眼光扬长而避短,探索重大科技任务、重大招商项目“揭榜挂帅”模式,强化重点攻关项目滚动支持,反向“拉动”人才“揭榜”。还要不拘一格搭桥引路,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培养皿”作用,深化校企合作、校地合作,让科研能力强、拥有创新成果的青年科技人才深入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同时,瞄准产业链布局搭建吸附人才的优质载体,通过科研项目“赛马制”领衔、支持组建跨学科跨领域技术创新团队等方式,让更多优秀人才在“挑大梁”“当主角”中成长蜕变。

留才亦需优化“生态”。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会蔚然成风。招引人才不是一锤子买卖,打造人才集聚之地也并非一日之功,想要引得来、用得好、留得住,需要拿出真诚态度,尊重人才的理想追求,在涉及职称评审、经费资助、绩效考评、荣誉奖励等关键问题上,主动放权松绑,打破年龄资历、论文数量等“条框限制”,激励更多不问世事、身怀本领的“能人志士”跑起来、动起来。针对人才利益诉求,也需倾注更多感情,既用好恳谈交流、常态化联系服务等政治引领举措,还要足额兑现薪酬待遇、子女教育、住房安置、医疗保健等政策承诺,多给人才以保障,真正用优质服务不断增强环境黏性,让人才安心立业、放手逐梦。(张丞玮)

来源:人民论坛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