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一名呼吸病学专家。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刚刚从医时,钟南山是想做一名外科医生的。
“我于上世纪60年代初大学毕业,10年后才成为一名住院医生。当时我的志向是成为一名外科大夫,但那时候国家号召做好慢性支气管炎群防群治工作,我便听从组织安排,加入慢支炎防治小组,由此也一步步走上了研究呼吸系统疾病的道路。”
不久前,通过视频直播,钟南山将这个故事讲给了南开大学医学院的本科生们。他告诉这些听课的年轻学子,“国家要我做,我就必须要做好。”
这是南开大学“名师引领”通识选修课《医药前沿与挑战》的第四课。钟南山是这门课程的第四位授课老师,也是第四位院士。
“天花板”级的师资
如果只看这门选修课,钟南山的授课 “同事”们个个都是业界翘楚——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作为这门课程的首位授课老师主讲了第一课。除他之外,还包括已经上完课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药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蒋华良,以及还没有“排上课”的药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结构生物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传染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
这门总共24课时的课程,将由12位院士共同完成,也难怪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南开大学医学院副院长谭小月笑称“在高校课程中,这样的师资算是‘天花板’级的了”。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很多高校临时性地邀请知名学者进行讲座式授课,作为南开大学一门正式的通识选修课,《医药前沿与挑战》在开设之前便已经与每一位授课老师进行了详细沟通,并给每位老师都安排了课时表。老师们按照课表的顺序,以每周一次的频率,按时为学生们授课。
“这门课的‘教师’很多都是从事临床工作的院士专家,这种固定时间上课的课程安排起来是相当不容易的。”谭小月说。
作为课程发起人,曹雪涛对于“教师”们的专业领域也有着很高的要求。“在这些受邀授课的院士中,有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领域的、有药物和医疗器械研发领域的,有传染病领域和公共卫生领域的,也有口腔医学领域的专家。我们希望以此让学生们最大限度地打开视野。”他告诉《中国科学报》。
师资力量“高规格”、课前准备很周到,但在受访时曹雪涛却表示,这门课程的重点并不在于给这些本科生传授多少知识。这又是为何?
酝酿多年的“硕果”
事实上,《医药前沿与挑战》并不是南开大学开设的唯一一门由学术大家讲授的课程,而只是其“名师引领”系列课程中的一门课而已——据谭小月介绍,“名师引领”系列课程开设于2021年。该系列课程均由校内理工学科院士、人文社科讲席教授等担任首席专家,并邀请国内外名师,为南开大学本科生授课。
至于开设这些课程的原因,曹雪涛坦言是为完成他多年来的一个夙愿。
4年多前的2017年底,曹雪涛卸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的职务,成为南开这所百年名校的掌门人。此时,一个问题摆在他面前——从精英式的专业医学教育模式中走出来的他,该如何适应综合性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这两者有着太多不同点。”曹雪涛说,其中最明显也是最大的不同在于,后者的学科涉及面要广得多。要通晓这些学科,学生自身眼界的开阔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至关重要。
如何才能让学生开阔眼界、提升素质呢?
历史上,南开大学曾与其他高校共同组成西南联大。“西南联大地处一隅,但在战乱环境下依然能产生如此多的大师,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当时很多学术大师就在学生们的周围。”曹雪涛说,当学生们感受到大师就在身旁、“高峰”触手可及时,内心产生的自信心,以及由此带来的正面激励作用是难以想象的。
正是基于这一思考,一个想法在初到南开的曹雪涛心中扎下了根——要在校园中营造一种氛围,即让学术大师真正走到普通学生面前,让学生能在校园中真切感受到大师魅力。
经过多年的酝酿,“名师引领”系列课程成为这一想法结下的“果实”。
曹雪涛向记者回忆起自己求学期间,曾经听过的我国肝脏外科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吴孟超的课程。“单纯从课程内容来说,吴先生的课可能并无特别之处,甚至时隔多年,一些课程内容我都已经遗忘了,但老先生的精神至今都在影响我。”吴孟超曾告诉他们,这把手术刀要好好地拿,要造福病人,给病人看好病的成就感是什么都比不了的……
“这就是大师的魅力,他不经意间说出的一两句话,足以改变一个学生的人生。”曹雪涛说,也正因如此,在开设《医药前沿与挑战》课程,乃至整个“名师引领”系列课程时,他的关注点并不在于学术大家能够传授多少知识,而是通过他们的亲身经历和学术感悟,为学生们树立一个清晰的学术与人生榜样。
“学习知识、开阔视野当然也很重要,但我更希望孩子们站在这些巨人的肩膀上,能看得更远,甚至对自己的人生目标能有更清晰的认识。”曹雪涛说。
“学生们已经感受到了”
与《中国科学报》记者通话时,对于此次因疫情原因不能与钟南山院士“亲密接触”,南开大学医学院本科生袁震流露出些许遗憾,不过更多的还是满满的收获感。
“我觉得钟院士回答了我们一个特别想知道的问题,就是他们能取得这样的创新成果,究竟靠的是什么。”袁震告诉《中国科学报》,在听课的过程中,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钟南山告诉他们,要想取得好的研究成果,一个首要的基本功是深厚的语文功底。
“之前是没有人告诉我这一点的。”他说。
给谭小月留下深刻印象的,则是在蒋华良授课时被问到的一个问题。
“有学生问蒋院士在药物研发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对此,他几乎没有一秒钟的犹豫,直接说出最大的困难便是99%的努力都失败了。”谭小月说,这不仅出乎了学生的意料,也让作为老师的她深受震撼。“我意识到,失败真的就是成功之母,任何一点点的成功,都是站在无数失败的基础上的,任何人都不会有例外。”
同时,身处课程现场的谭小月深切地感受到这些院士“真的是想让中国的生物医药走向世界领先,也真的将这份期望寄托在了眼前这群年轻的学子身上”。
“在上这门课前,那些学术大家在我心目中是模糊的,我只觉得他们很厉害。但当他们和我们面对面诉说自己过去的经历、遇到的困难和坚持的理由时,我觉得他们的形象清晰了起来。”袁震说。
听闻此言,曹雪涛深感欣慰。
“有这句话,这门课程的目的便已经达成大半。”曹雪涛说,当学生与大师面对面时,获得知识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能感悟大师们透过知识传递出的治学理念和人生规划。这太重要了。
“好在,学生们已经感受到了。”曹雪涛说。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script src="/html/js/share.js"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