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浙江大学博士生孟伟登上了知乎校园热榜第一位置,不是因为学术成果,而是因为他在送外卖。
今年是孟伟读博的第8年,延期毕业的第3年。
《中国科学报》刚联系上孟伟时,正值中午送餐高峰期。他留言说,送外卖时他的电话只打出不接听。
据浙江大学官网报道,孟伟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控制系卓越工程师班,曾获浙江大学十佳大学生、浙江大学光华奖学金、全球自动化挑战赛季军等多项荣誉。
外人眼中的“学霸”,为何会延毕3年?更令人费解的是,据报道,孟伟在读研期间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省科技项目、横向课题8项。这么多课题下,他没有产出一篇SCI论文,博士论文也陷入了困境。
昔日优秀的孟伟究竟走了一条怎样的科研路?又为什么选择送外卖?
孟伟骑车送外卖 图源孟伟抖音
从优秀到抑郁
当初,孟伟走上科研之路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孟伟称,在大学期间,他做过很多尝试,创业、申请留学、当学生干部。最后,他觉得自己还是喜欢做科研,也认为博士是一种荣誉。
2014年,孟伟获得了本校直博的机会。
带着对科研的憧憬,孟伟大四下半学期开始参与实验室工作。然而,第一个工作就让他产生了不满——指导本科生参加全球自动化挑战赛,工作结束时已是研一下半学期。
孟伟(左四)获浙江大学十佳大学生 受访者供图
孟伟告诉记者,在研究生前两年,除了这个大赛,他还参与了8个企业和政府的横向课题,其中负责的有6个、部分负责1个、参与1个。
孟伟认为这些比赛和横向课题对自己的科研没有帮助,都是在浪费时间,为此多次找导师表示拒绝做这些工作,“导师说所有博士生前两年都要承担横向课题,每次都这么说,后来我就不找了。”
“可以试想,一个本科还算光鲜、踌躇满志的学生来读博,结果被安排做低技术含量工程。身边其他实验室的博士,甚至硕士都在做自己的研究领域,内心的焦虑可想而知,而我又是特别敏感的性格。”孟伟有些激动地说。
研二下半年,孟伟作为学生牵头人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这是一项关于水质安全评价及预警的研究。他预想,这个项目应该能出些成果。
在导师的指导下,孟伟的博士论文方向也敲定为水质异常检测。但做了很多调研后,孟伟觉得这个方向并没有什么意义。他认为自来水泄露才是水厂更关心的。“但这不是我们的方向,所做的研究也支撑不了这项工作。”
但研究过程并不顺利。孟伟因为纠结前两年科研时间被耽误,内心积攒了很多不满和抵触,对自己产生了怀疑,也不再信任导师。
如此一来,孟伟的科研效率越来越低。
孟伟表示,研三那年,看到室友和认识的同学都已经有了科研成果,孟伟愈发感到焦虑。一想到可能无法毕业,有时会不自觉地作呕,整夜睡不着觉,白天昏昏沉沉。
后来实在扛不住了,孟伟请假回了趟老家,从医院拿了一些抗抑郁的药物。服药让他在半年多的时间里,胖了60多斤。
孟伟表示,他曾试图找其他方式来释放压抑,包括做一些擅长的事情,比如求是研究生辅导员,参加各种比赛。
在这期间,孟伟也搭建了自己的实验平台,但实验进度非常缓慢,“这跟我科研底子没有打好,科研逻辑没有打通有关系,另一方面导师对博士生科研的进展也疏于管理。”
导师关注到孟伟的状况,建议他转硕,但他不想放弃。“我觉得科研人员需要一点执拗的精神。我不是偏执,但我认准一个方向,一定是不达目的不罢休。”
按照学校规定,直博到第8年还未拿到学位,孟伟只能获得结业证书。之后3年内,只有一次申请换取博士学位证的机会。但是直到目前,孟伟的博士论文还没有大的起色。
在他看来,造成今天的局面有外在和自身的原因。“当初我抱着强烈的学术愿望进入实验室,但前两年导师布置的横向和低技术含量的工作耽误了我宝贵的沉淀时间。在我想追赶上来时,也没有人能给我指导。”
孟伟认为,自己是有热情,也有能力做科研的。“我还是一个父亲,我希望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和正能量,不轻言放弃。”
“一座大山没搬完,又来了一座大山”
孟伟把孩子当成自己坚持科研的动力。
2021年6月,孟伟刚当上爸爸,孩子就被诊断为爆发性心肌炎,住进了医院ICU。
这是孟伟博士延毕的第二年,他叹息道,“一座大山没搬完,又来了一座大山……”
孟伟告诉记者,在ICU的60多天里,孩子经历了4次病危抢救。
孟伟的家乡在山东邹平,为了陪孩子看病,他开车去了济南,也经常住在车里。ICU的开销很大,最高时一天近2万元,他将身上所有的钱都交给了医院。由于处于延毕状态,孟伟失去了国家发放的博士生补助,经济陷入困窘。
那段时间,他干过很多“上不了台面”的活儿,“还不如送外卖,我不太想说。”
一天凌晨一点多,孟伟骑着自行车,脑子里想着眼下的事。迎面驰来一辆开着远光灯的汽车,晃得他看不清路,摔进了路边的沟里。等睁开眼时,他发现身旁戳着一根长长的钢筋。“我也是经历过生死的人。”孟伟回忆时,笑声里带着一丝哽咽。
等孩子出了ICU以后,孟伟迅速回到了学校。他心里惦记的是尽快毕业,扛起家庭的重担。
今年年初,由于手头拮据,孟伟开始送外卖。他认为,送外卖的时间自由灵活,更重要的是不需要人情世故。“公司实习和实验室科研一样,找到一个负责任、愿意带的mentor(导师)不容易,倒不如送外卖与人打交道的轻松。”
“不后悔”
回首这一路,孟伟表示并不后悔直博的选择。
孟伟自认性格比较直,在遇到自己认为没有价值的工作时缺乏忍耐,也骗不了自己做自己认为没有意义的研究。
有知乎网友提出质疑,为什么感到不愉快却不换导师?
孟伟说,“我也曾想过,但是我骨子里的性格是不希望与人闹掰,而且我也担心换导师以后,会被‘穿小鞋’。”
孟伟所在的课题组连续获得两届浙江大学“五好”导学团队提名奖,但他认为导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关心,更应该在学术和科研上。
他告诉记者,孩子最初生病时,课题组提出过经济帮助,但他没有接受。“虽然经济压力很大,但还没有到向社会求助的地步,我的亲戚们也很帮助我们,如果接受帮助,我也会写欠条。”
不久前,孟伟开通了抖音账号,发布了孩子和一些送外卖、读博遭遇的视频。“有些同学和老师给我转账,我都退回去了,最困难的时候都过去了。”
对于孟伟的行为,也有人以知情者身份,在知乎留言给出截然不同的看法。记者联系了两位自称从孟伟同一课题组毕业的学生。其中“zxy”网友私信称,他认为老师是被冤枉的,所以前来澄清。
另一位网友“与爱同行”则表示:曾经和师弟孟伟一起吃过饭,聊过天,为他过去的辉煌由衷开心,也为他现在的遭遇感到惋惜。选择这样的知乎发帖形式已经很艰难,只是希望他迷途知返。
对于记者进一步的采访,两位网友都予以婉拒。
接下来,孟伟表示会将毕业论文放在首位,但不想降低要求,想做出对得起自己的科研成果。他告诉记者,前两天学校领导刚刚找过他,表示会积极配合帮助他解决问题,包括可以帮助联系其他导师,以及提供心理咨询援助。
“我不需要心理援助,我能控制自己的心理,我就是希望社会能关注我们这个群体,让教育真正务本,回到学术上来。”孟伟说。
针对这一事件,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东风在科学网发表博文《延期毕业的研究生》。他建议,应严格研究生培养管理。“导师要负起责任,研究生也要正确看待自己。中期考核,分流淘汰机制要落实。要摒弃考上研究生就一定拿学位的观念。考研有风险,读研需谨慎。”
截至发稿,记者试图联系孟伟的几位导师和其所在学院,均未得到回应。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script src="/html/js/share.js"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