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荔湾区南岸仓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广州市规委会上获得通过,将在该地块建设南岸片区功能复合的高品质活力街区,住宅、商业、商务、公服设施等功能混合布局,并配套一所9班幼儿园。

项目规划效果图

□ 推动传统商贸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

项目位于广州市荔湾区北部文商旅活力区,广州历史城区外,地块紧邻内环路,与现状地铁5号线中山八路站步行距离600米、荔湾区人民政府车行距离5.3公里,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利。本次规划调整范围5.3公顷,东至南岸社区,南至塘前新街,西至南岸路,北至华南国际文体用品交易市场,其中储备地块范围用地面积1.5公顷,储备地块范围内主要为1~5层普通厂房和仓库,目前已清拆完毕。

过去工厂聚集的南岸路,目前处于荔湾区文商旅活力区范围,按照相关规划要求,应推动传统商贸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再造新西关商业文明。本次规划调整范围内现状主要为批发市场与仓库,建筑质量一般,土地利用效率较低,整体空间风貌与品质亟待提升。项目将加快政府储备地块用地开发建设,盘活低效的仓库与批发市场用地,转型升级商业、商贸与居住功能,带动周边业态升级与城市居住空间品质提升,实现“老城市新活力”。

同时补充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人民生活品质。规划优化后可增加17处公共服务设施,可为地块及周边增加优质的生活及配套服务。以提高旧城区生活质量与公共服务配套能力为导向,建设南岸片区功能复合的高品质活力街区。

□ 高度不突破100米,优化片区空间形态

本次规划提出三大策略,其一,优化片区空间形态。避免连续板式“屏风楼”,采用点式疏朗的建筑空间布局,预留规划调整范围与内环路高架之间的视线通廊。扩大裙房与南岸路的建筑退距,拓宽街道步行空间缓解高架桥消极影响,同时保持首层沿街界面的连续性,营造活力的商业界面。住宅塔楼采用公建化立面,协调周边办公建筑界面形成整体的城市风貌。

其二,高度控制与城市天际线协调。项目地块西侧的180米西关海为片区城市天际线的最高点,规划调整范围内沿内环路高架一线建筑限高80米,其余高度不突破100米,形成整体由西至东,往旧城方向,逐渐降低的城市天际线。

其三,多元活力的公共服务中心。住宅、商业、商务、公服设施等功能混合布局,打造功能复合的综合公共服务中心,服务规划范围及周边居民,营造一系列能够同时满足商业和社区需求的多样化场景。沿南岸路、规划一横路引入商业设施,营造外向、活跃的临街界面;围绕公共空间布置丰富多元的公服设施,提升社区活力,聚集人气。

储备地块范围规划方案沿南岸路布置商业与公共服务设施功能的裙房,东南侧布置9班幼儿园(含托儿所),西南侧布置60米商办塔楼,北侧布置80米及100米点式住宅。

□ 增加居住人口1281人,增加17处公共服务设施

道路交通优化方面,规划提出要拓宽南岸路,将规划调整范围内现行控规南岸路道路红线向东拓宽7米,红线宽度由规划50米拓宽至57米,道路等级维持主干道。拓宽后内环路入口匝道与地块之间道路的红线宽度由4米增加至11米,保障南岸路东侧的车行及慢行交通通行能力。优化后,南岸路东侧辅道增加1条机动车道和1条非机动车道,并优化道路断面布局。

慢行交通方面,建立地块与珠江西航道、泗马涌等河涌水系、绿道、地铁站点的慢行通道,提高慢行可达性。同时,优化南岸路桥下过街环境,提升片区慢行品质。结合地块主出入口、地铁站、公交站点等共设置11处自行车停靠点。

公共服务设施方面,本次规划增加居住人口1281人,规划管理单元范围内共计12093人。规划管理单元范围内已规划24班小学1所(现状建成为环翠园小学)、规划综合医院1处,可基本满足规划管理单元服务需求。储备地块公服配套设施较现行控规增加17处,可丰富规划管理单元的公服设施类型,满足《广州市城乡规划技术规定》 每100平方米住宅建筑面积配置不少于11平方米的公共服务设施的要求。其中,新增9班幼儿园(含托儿所)1所,可满足地块及周边社区的服务需求。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杜娟 通讯员:穗规资宣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苏琬茜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