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至31日,2022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暨北京国际学术交流季——2022细胞科学北京学术会议“净零未来:脱碳之路”在线举行,会议旨在推动国际气候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合作。

本次会议国际化色彩浓厚,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德国、瑞士、瑞典、澳大利亚、新西兰、巴西、印度共5大洲、10个国家的38名碳中和科研领域知名科学家和顶尖学者在论坛上发言,其中,外籍演讲嘉宾近30名。

会议将主旨演讲和圆桌论坛相结合,分为八个板块,分别就能源系统转型、重工业脱碳、负碳技术、基于自然的净零方案、清洁生产与消费、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等重点领域方向开展跨国及跨学科对话。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主任许强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北京市将绿色发展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在绿色低碳发展领域取得积极进展。初步统计,2020年北京市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为0.41吨,比2015年下降26%以上。实现“净零”“脱碳”,科技创新是关键引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参与,需要科学界、经济界、产业界的通力合作。他希望通过此次会议进行充分交流、碰撞思想、增进共识,启迪“净零”“脱碳”新智慧。

细胞出版社出版总监罗伯·雄鹰(Rob Eagling)在致辞中表示,该出版社非常荣幸能够继续与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深入合作,携手召开第四届年度重磅学术会议。今年关注的是当下全球所面临的碳中和议题。大会集合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意见,分享已知,探讨未知,携手合作。各方希望通过此次会议,使“国际合作大力推动科学发展”的理念得到进一步深入贯彻。

英国牛津大学净零研究主任山姆·范克豪泽(Sam Fankhauser)进一步阐释了净零、脱碳的含义和路径。他提到技术、行为和全球生产和消费的需要使“去碳化”变得尤为复杂。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在城市化的同时,实现净零排放。但是好消息是,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积极部署气候政策方面的工作,比如中国的目标不仅仅是减少排放,还要创造一个强大的低碳经济。他认为实现净零排放需要“政策组合拳”,作为回报,未来将会得到一个更加繁荣、有益和包容的经济体系。

据悉,此次会议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与细胞出版社共同主办。细胞科学北京学术会议作为“北京国际学术交流季”品牌活动已成功举办了三届,为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共同应对未来科学挑战提供了重要平台,并已正式纳入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会议连续三天在细胞出版社(Cell Press)官方平台、新浪网、新浪微博以及中关村论坛官网等多渠道同步直播,活动直播总观看量约为130万人次。

细胞出版社(Cell Press)是国际知名的全科学领域学术出版社,于1974年创刊了全球生命科学领域旗舰期刊Cell(《细胞》,2020年影响因子41.6),目前已拥有50多本国际顶级学术期刊,涉及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及地球科学等领域。细胞出版社(Cell Press)汇集国际高水平学术资源,各期刊编委会及作者均为国际学术界各学科领域的领军科学家,其中不乏诺贝尔奖获得者。细胞出版社(Cell Press)与中国的合作一直非常紧密,且在近年来扩大了中国的编辑团队,目前有近20名常驻中国的编辑,旨在进一步增强与中国科研界的沟通与交流。

中关村论坛创办于2007年,以“创新与发展”为永久主题,是我国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论坛由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中科院、工程院、中国科协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由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贸促会、自然科学基金委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科技园及创新区域协会支持举办。论坛主要包含论坛会议、技术交易、展览展示、成果发布、前沿大赛、配套活动等六大板块,在主会期外,举办贯穿全年的常态化系列活动,高位链接全球创新资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