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图 受访者供图
在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地区,有一类树蛙,保持着目前树栖蛙类停留高度的最高纪录。它们喜欢生活在树冠层,最高栖息高度可达57米。这类树蛙具备强大的滑翔能力,纵身一跃,张开的蹼足就像迎风打开的滑翔伞,助力其能够"飞"越十余米远,还能平稳降落,因此也得以"飞蛙"的美名。
近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成都生物所)研究员李家堂团队等以这种"飞蛙"黑蹼树蛙为研究对象,解析了其树栖适应性复杂性状的遗传基础,阐明了与其滑翔行为相关表型的调控机制。该成果对动物特殊功能的仿生研究和人类并指症等相关疾病的防治有重要基础科学研究价值,并于3月30日以封面文章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
"飞"越雨林滑翔靠"蹼"
从2004年开始,李家堂就跟随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尔宓着手树蛙相关的研究。最早是摸家底,开展了长期的野外观察,科考足迹遍布全国,前期研究开展了大量的分类学相关工作。随着测序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从2006年开始,李家堂又随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亚平开始了分子进化的相关研究。尤其当基因组学测序技术被作为研究手段在野生动物研究领域推广后,他就琢磨着是否能以此解析树蛙特殊性状背后的分子调控机制。
喜欢住“高层”、会“飞”、产卵方式“奇特”······生长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拥有多种典型特性的黑蹼树蛙是最佳研究对象。针对“滑翔”这一行为,团队猜测与黑蹼树蛙的蹼足有关。
根据蹼占指/趾间区域的比例,可以将蛙的蹼划分为无蹼、半蹼、全蹼和满蹼等类型,黑蹼树蛙则属于满蹼。为了证实蹼与滑翔的关系,团队找来了蹼较弱的宝兴树蛙,对两者进行滑翔行为实验。
研究人员分别设置了1,1.5和2米的跳台,让两类树蛙从跳台落下并记录下运动轨迹。结果发现,黑蹼树蛙降落时会尽力撑开四肢和蹼足,轨迹形成一定弧度且与水平面夹角明显小于宝兴树蛙。实验确认,蹼在树蛙滑翔这一行为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动物滑翔这一性状是动物长期适应进化的结果,是动物多样性形成的重要基础之一。李家堂说,像宝兴树蛙,生活在四川宝兴海拔两千多米的灌木丛或草甸中,不身居在高耸丛林自然就不需要空中"滑翔"的技能。
Wn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参与了蹼的生长发育
作为一种复杂性状,蹼足的形成并不是由单一基因所控制,而是由多基因之间复杂的调控机制所形成。为了解析这一调控机制,团队又提取了黑蹼树蛙和宝兴树蛙蹼足各个生长期的RNA,进行对比研究。
黑蹼树蛙和宝兴树蛙蹼足各个生长期对比 受访者供图
论文第一作者、成都生物所博士研究生吴威向记者展示了黑蹼树蛙蝌蚪时期的标本,在蝌蚪登陆前后,其肢体整体长度仍不足1厘米,但该时期趾间蹼基本长满。“我们参考了早期文献中对蛙类不同生长时期的判定标准,对树蛙生长过程进行了分期。肢体发育的早期是基于手掌的形态判断的,而后期则基于整个肢体的形态来划定。像这样刚刚长成小蛙的时候,被划定为第42期。”
当蝌蚪后肢的脚掌开始形成桨状时,即在第31期生长状态时,团队就开始进行取样,直至第46期,蹼足差不多成熟时为止。由于组织极小,需借助起码16倍的体视显微镜来观察取样。经过多次摸索,团队决定通过混样的方式以保障提取的量更大一些。
此次研究首次获取了“飞蛙”高质量基因组序列,结合两种树蛙四肢发育过程的转录组数据,并通过比较基因组学和时序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发现Wn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参与了蹼的生长和发育,对树蛙滑翔相关性状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
为人类疾病防治提供基础科学价值
多年前,有其他研究学者就蝾螈蹼足的形成机制,提出过两栖动物蹼足性状受到指和指间区域相对生长速率调控的影响。吴威表示,此次研究再次证实了这一结论。
“对比两种树蛙蝌蚪蹼足发育过程发现,当指的生长远远快于指间区域的时候就会形成弱蹼或者无蹼,在指和指间区域具有相似生长速率的时候就会形成全蹼或者满蹼。”吴威表示,这种对指和指间区域相对生长速率的调控是一种基础的塑造五指形态的机制。
“其实人类的手指和脚趾在生长初期也是有‘蹼’的,只不过后来因为发育中指间区域细胞凋亡,蹼退化后形成了根数分明的手指或脚趾。”李家堂表示,抑制指间细胞凋亡相关信号通路会导致并指、指骨畸形等疾病,但这种指间凋亡机制仅在羊膜动物中参与五指形成,在两栖动物内较少见。“那我们能不能从两栖动物形成自由指的关键机制中找到一些信号,为诸如并指症一类的人类疾病防治作出启示呢?这个是未来还要继续深入的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黑蹼树蛙的卵也非常特别。“不同于常见的青蛙卵,黑蹼树蛙的卵外形就像肥皂泡,卵粒在里面均匀分布。”团队测定发现,“肥皂泡”里含有凝集素,且有保水抗菌的成分。
审稿人认为,研究团队开展了详实且严谨的研究,采用多学科方法,在行为学、肢体发育、形态比较、基因组学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是形态学和行为学比较实验的设计是很巧妙的,项目所产生的高质量数据将是该研究领域内的重要资源。此外,该工作解析了树蛙树栖适应背后的分子机制,对树蛙科物种垂直生态位适应提供了重要见解。
相关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73/pnas.2116342119
封面图 受访者供图
在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地区,有一类树蛙,保持着目前树栖蛙类停留高度的最高纪录。它们喜欢生活在树冠层,最高栖息高度可达57米。这类树蛙具备强大的滑翔能力,纵身一跃,张开的蹼足就像迎风打开的滑翔伞,助力其能够"飞"越十余米远,还能平稳降落,因此也得以"飞蛙"的美名。
近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成都生物所)研究员李家堂团队等以这种"飞蛙"黑蹼树蛙为研究对象,解析了其树栖适应性复杂性状的遗传基础,阐明了与其滑翔行为相关表型的调控机制。该成果对动物特殊功能的仿生研究和人类并指症等相关疾病的防治有重要基础科学研究价值,并于3月30日以封面文章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
"飞"越雨林滑翔靠"蹼"
从2004年开始,李家堂就跟随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尔宓着手树蛙相关的研究。最早是摸家底,开展了长期的野外观察,科考足迹遍布全国,前期研究开展了大量的分类学相关工作。随着测序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从2006年开始,李家堂又随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亚平开始了分子进化的相关研究。尤其当基因组学测序技术被作为研究手段在野生动物研究领域推广后,他就琢磨着是否能以此解析树蛙特殊性状背后的分子调控机制。
喜欢住“高层”、会“飞”、产卵方式“奇特”······生长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拥有多种典型特性的黑蹼树蛙是最佳研究对象。针对“滑翔”这一行为,团队猜测与黑蹼树蛙的蹼足有关。
根据蹼占指/趾间区域的比例,可以将蛙的蹼划分为无蹼、半蹼、全蹼和满蹼等类型,黑蹼树蛙则属于满蹼。为了证实蹼与滑翔的关系,团队找来了蹼较弱的宝兴树蛙,对两者进行滑翔行为实验。
研究人员分别设置了1,1.5和2米的跳台,让两类树蛙从跳台落下并记录下运动轨迹。结果发现,黑蹼树蛙降落时会尽力撑开四肢和蹼足,轨迹形成一定弧度且与水平面夹角明显小于宝兴树蛙。实验确认,蹼在树蛙滑翔这一行为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动物滑翔这一性状是动物长期适应进化的结果,是动物多样性形成的重要基础之一。李家堂说,像宝兴树蛙,生活在四川宝兴海拔两千多米的灌木丛或草甸中,不身居在高耸丛林自然就不需要空中"滑翔"的技能。
Wn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参与了蹼的生长发育
作为一种复杂性状,蹼足的形成并不是由单一基因所控制,而是由多基因之间复杂的调控机制所形成。为了解析这一调控机制,团队又提取了黑蹼树蛙和宝兴树蛙蹼足各个生长期的RNA,进行对比研究。
黑蹼树蛙和宝兴树蛙蹼足各个生长期对比 受访者供图
论文第一作者、成都生物所博士研究生吴威向记者展示了黑蹼树蛙蝌蚪时期的标本,在蝌蚪登陆前后,其肢体整体长度仍不足1厘米,但该时期趾间蹼基本长满。“我们参考了早期文献中对蛙类不同生长时期的判定标准,对树蛙生长过程进行了分期。肢体发育的早期是基于手掌的形态判断的,而后期则基于整个肢体的形态来划定。像这样刚刚长成小蛙的时候,被划定为第42期。”
当蝌蚪后肢的脚掌开始形成桨状时,即在第31期生长状态时,团队就开始进行取样,直至第46期,蹼足差不多成熟时为止。由于组织极小,需借助起码16倍的体视显微镜来观察取样。经过多次摸索,团队决定通过混样的方式以保障提取的量更大一些。
此次研究首次获取了“飞蛙”高质量基因组序列,结合两种树蛙四肢发育过程的转录组数据,并通过比较基因组学和时序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发现Wn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参与了蹼的生长和发育,对树蛙滑翔相关性状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
为人类疾病防治提供基础科学价值
多年前,有其他研究学者就蝾螈蹼足的形成机制,提出过两栖动物蹼足性状受到指和指间区域相对生长速率调控的影响。吴威表示,此次研究再次证实了这一结论。
“对比两种树蛙蝌蚪蹼足发育过程发现,当指的生长远远快于指间区域的时候就会形成弱蹼或者无蹼,在指和指间区域具有相似生长速率的时候就会形成全蹼或者满蹼。”吴威表示,这种对指和指间区域相对生长速率的调控是一种基础的塑造五指形态的机制。
“其实人类的手指和脚趾在生长初期也是有‘蹼’的,只不过后来因为发育中指间区域细胞凋亡,蹼退化后形成了根数分明的手指或脚趾。”李家堂表示,抑制指间细胞凋亡相关信号通路会导致并指、指骨畸形等疾病,但这种指间凋亡机制仅在羊膜动物中参与五指形成,在两栖动物内较少见。“那我们能不能从两栖动物形成自由指的关键机制中找到一些信号,为诸如并指症一类的人类疾病防治作出启示呢?这个是未来还要继续深入的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黑蹼树蛙的卵也非常特别。“不同于常见的青蛙卵,黑蹼树蛙的卵外形就像肥皂泡,卵粒在里面均匀分布。”团队测定发现,“肥皂泡”里含有凝集素,且有保水抗菌的成分。
审稿人认为,研究团队开展了详实且严谨的研究,采用多学科方法,在行为学、肢体发育、形态比较、基因组学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是形态学和行为学比较实验的设计是很巧妙的,项目所产生的高质量数据将是该研究领域内的重要资源。此外,该工作解析了树蛙树栖适应背后的分子机制,对树蛙科物种垂直生态位适应提供了重要见解。
相关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73/pnas.2116342119
推荐内容
-
自带“滑翔伞” 基因决定蛙会“飞”
-
哈勃观测到极为遥远的“晨星”
-
细胞修复DNA损伤新机制揭示
-
营销变革动作不断,茅台不提出厂价也能继续 “飞”
-
“营销大师”卫龙,因包装低俗翻车了
-
抽查60笔业务有53笔违规,平安银行真的平安吗?
-
绝不可忽视:美债疯狂倒挂
-
油价或“七连涨”,机构预计加满一箱多花4.5元
-
科学家提出利用酶制剂调控肠道微生物群落
-
黄河流域“清废行动”清理各类固废近900万吨
-
研究揭示水稻种子萌发与耐盐性调控新机制
-
韩国成功试射固体燃料运载火箭 或推动侦察卫星研发
-
首个抗孢囊线虫和尖孢镰刀菌的大豆种质创制成功
-
多体量子导引科研领域取得新成果
-
亲缘关系越远,芽孢杆菌间的竞争越激烈
-
虾青素可提高DHA鸡蛋稳定性
-
业务多元,营收翻倍,用户攀升 知乎上市“赶考”交出首份成绩单——知乎年报解读
-
全球粮价达近十年最高水平,对我们的影响有多大?
-
宿华今夜无眠!每两天亏损一个亿,快手21年亏损翻了一倍
-
想要月入50000+,执行力强的,可以看看这个副业项目
-
近百万人晒露营生活,但精致露营属于“非标”生意,长大不易
-
白云区累计接种新冠疫苗剂次破1000万
-
经公共交通从上海来(返)穗,须在机场、火车站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
5小时!广州南沙警方快速侦破一宗入室盗窃案
-
伪造“口罩生产授权书”诈骗?必抓!
-
污水厂+地面公园,广州探索市政设施用地集约化利用
-
就业创业、“三项工程”……广州人社领域首创市级职能部门与区级政府合作新模式
-
落榜后逆袭:95后博士生创立科技公司,曾获奖22项
-
一年发表603篇论文、研究被引近3.9万次,学者操纵引文遭质疑
-
假警察“冒充公检法”诈骗,真警察及时拦截劝阻
-
广州已累计核发网约车驾驶员证约17万张
-
旅客术后乘火车,获乘务人员贴身悉心服务
-
广州科普工作,如何回应时代关切?
-
门店超星巴克,瑞幸“逆袭”是凭实力还是靠运气?
-
锂的战争:生意模式有多坏,反噬效应就有多强
-
古茗被罚1161万元,花50万元加盟的商家“塌房”
-
文明校园在行动!广州开展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22号线行车间隔7分半钟,祈福到珠江新城区域仅需33分钟
-
第131届广交会将于4月15日~24日在网上举办
-
粗心旅客列车上遗失家传黄金链,动车工作人员4小时帮其寻回
-
微塑料和纳米塑料对土壤变形虫产生影响
-
免疫调控模块介导的植物广谱抗病机制获揭示
-
中产的尽头是滴滴,北大的尽头是县城,马云的尽头是普通人
-
比亚迪营收超2千亿净利30亿,造新能源车难赚钱?
-
茅台搞不定的年轻人,被威士忌“截胡”
-
科普惠民 成都交出“成绩单”
-
现代信息感知变量精准灌溉系统研发成功
-
低聚糖精助力茶树抵抗茶褐飞虱入侵
-
新研究:新西兰许多冰川可能于十年内消失
-
2022年度学风传承行动项目申报指南
-
中国发现迄今最古老真盔甲鱼类 距今4.38亿年命名两个新属种
-
广州公证处发布十项举措为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纾困
-
今年汛期“龙舟水”偏强,影响广州的台风偏多
-
正式官宣:地铁22号线首通段3月31日首班车起开通
-
2021广州公积金发放个人住房贷款474.85亿元,同比分别37.97%
-
广州“首席数据官”是怎么炼成的?
-
第131届广交会将于4月15日至24日在网上举办
-
2022-2023年度中加学者交换项目遴选通知
-
服用二甲双胍可能导致婴儿出生缺陷
-
冥王星的冰火山可能还“活着”
-
呷哺想要抢回年轻人的关注
-
一流企业定标准,新能源汽车行业需要规范有序发展
-
泡泡玛特撕「盲盒」标签
-
《广州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实施,新增应急责任人制度
-
首届数学“怀新奖”颁发 获奖人来自云贵川鄂宁
-
农村不起眼生意,一天能赚1~2千,很多人偷偷发财!
-
从珠三角到长三角:1728万货车司机困于电商物流
-
系好安全带!美股周期性熊市要来了?
-
这位亿万富翁称,美国经济衰退已经在路上
-
白酒行业马太效应凸显,新品牌还有机会吗?
-
锂电池正极材料取得突破性进展
-
《青岛市“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发布实施
-
技术出海 山河智能自主研产的牙轮钻机首次出口
-
生态环境部:我国医疗废物处置做到日产日清
-
探测外星人是否存在?甲烷可能是关键
-
人工智能助力寻找耐热珊瑚
-
食用代糖或增加患癌风险
-
海南大学启动卓越学者计划
-
两个农夫告诉你100万的存款和房子五年后谁更保值?
-
瑞幸不再当星巴克的“替身”
-
泡泡玛特去年净赚10亿,为什么资本市场在犹豫?
-
小孩最爱的妙可蓝多:一年9亿广告费,76个研发人员高中生最多
-
“下落不明”的大佬,风口没了,猪还想飞
-
“很高兴!”直击3月30日0时起花都区解封现场
-
全阴!新塘镇3月29日全员核酸检测结果通报
-
视频|读懂广州·粤韵:逢源街左右逢源 满洲窗映照传奇
-
这才是清明假期的正确打开方式
-
我国成功发射天平二号A、B、C卫星
-
大规模分析发现需关注癌症患者精神健康
-
我国高校首个遥感卫星实验平台启用
-
A股市场掀起“回购潮”,上市公司稳定股价有哪些方式?
-
当下需要更多“小白当自强”的故事
-
冷空气大举南下 雨雪降温进行时
-
新型运载火箭为何选择固体动力
-
山西加大科研人员激励力度
-
我科研团队研发出新型交替型齐聚物材料
-
65%!薄膜硅光伏电池光吸收率创新纪录
-
高速3D显微镜可实时观察活组织细胞
-
王兴豪赌“明天”
-
作为肉牛市场的“新秀”,胜龙牛业为何脱颖而出?丨案例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