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简史》,季成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1年12月出版,定价:58元(出版社供图)
北京冬奥会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很多人期待着到时能欣赏到精彩的赛事。在北京体育大学冬奥培训学院教师季成看来,冬奥不仅关乎体育赛事,也关乎政治、文化、历史、环境等多个方面。
冬季奥林匹克如何诞生、又经过了怎样的发展历程?中国与冬奥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近百年来,历届冬奥会的办赛理念、组织模式等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作为中国首批雪车、钢架雪车国际级裁判,也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国内技术官员,季成对这些方面有较深的了解和切身感受。在最近出版的《冬奥简史》一书中,他不仅介绍了冬奥发展过程中的种种“冷知识”,也带领读者从更广泛的视角了解冬奥的文化内涵。
从滑雪小镇到大都市,再回到小城
众所周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创建与法国人顾拜旦的推动密切相关,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创立同样也是如此。
20世纪初,冬季体育运动已在欧美国家普遍开展。1908年伦敦夏奥会首次加入花样滑冰项目,1920年比利时安特卫普夏奥会增设了冰球项目。顾拜旦很早就想单独举办冬奥会,但他的建议遭到了瑞典、挪威等北欧国家的强烈反对。当时,北欧国家认为其冬季运动的竞技水平远高于欧洲大陆其他国家,而且北欧运动会也办得如火如荼,没有必要在欧洲大陆举办冬季赛事。
但顾拜旦力排众议,1924年在法国夏蒙尼以“国际冬季运动周”为名举办了一次冬季赛事。赛事举办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得到了各国的认可,这次赛事后来也被追认为第一届冬奥会。冬奥会的帷幕从此拉开。
夏蒙尼是阿尔卑斯山脚下的一个滑雪小镇。由于环境优美、空气新鲜,这里成为肺结核病人的疗养场所。抗生素发明后,小镇的功能开始转变,变成了欧洲最早一批冰雪运动的中心。
季成介绍说,如果历数冬奥会的举办地,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举办地几乎都是滑雪小镇,从90年代才开始向大都市转移,比如1998年的日本长野、2002年的美国盐湖城、2006年的意大利都灵、2010年的加拿大温哥华。
“因为从那时起,冬奥会开始赚钱了。”季成说。
1992年西班牙巴塞罗那夏奥会具有特别的意义,在这次夏奥会上,国际奥委会尝试了多层次的电视营销策略——各国主要的广播公司购买了奥运会在相关国家的转播权后,可以许可本国有线电视公司和卫星广播公司使用。这一系列商业运作,使奥运会的传播范围更大、影响更广,收益也大幅增加。
在此影响下,冬奥会开始进入大城市,也进入到繁荣发展的阶段。季成介绍说,当时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大力推动奥运会的职业化和商业化,将更多体育项目的大门向职业运动员敞开,同时在全世界扩展奥运会的版图,将中国和南非这样有代表性的亚非国家拉进奥林匹克大家庭。
而商业运作也是一把双刃剑。到了21世纪,它逐渐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2002年美国盐湖城冬奥会和2006年意大利都灵冬奥会都出现了贿选事件。“如果说萨马兰奇在为奥运做加法,那么其后任者雅克·罗格则在做减法,他为奥运会瘦身,解决其规模化、商业化成本过高的问题。”季成说。相应的,21世纪,冬奥会的举办地又回到了一些小城,比如俄罗斯的索契、韩国的平昌,以及与北京一同举办冬奥会的张家口。
季成也提到,近年来在冬奥发展过程中,东亚越来越有存在感。之前每十年奥运会才来一次东亚,但从2018年开始,平昌冬奥会、东京夏奥会、北京冬奥会相继举办,东亚国家为奥林匹克作出了巨大贡献,东亚文化也更多地融入奥林匹克文化之中。
冬奥的遗产
很多朋友和学生会问季成,冬奥会举办完了是不是热度就结束了?它会给我们留下什么?季成说,冬奥会绝不是热闹一阵就结束了,它会留下宝贵的遗产。
最直接的是,冬奥会可以带动冰雪产业的发展。季成举例说,源自北欧的越野滑雪是一种考验耐力的长距离比赛项目,本不受欧洲大陆滑雪者的喜爱。1964年和1976年,冬奥会两次在奥地利的因斯布鲁克举办,泽菲尔德作为越野滑雪比赛的场地,当时并未受到民众的关注。然而后来,这里却越来越为人所喜爱。
人们发现越野滑雪场地同时也是很好的户外徒步线路。现在,这里已经以当年的越野赛道为基础开发出长达240公里的户外徒步线路。普通人可以进行一小时的森林穿越,发烧友则可以选择多日线路,由工作人员将行李转运到下一站,只需要带上户外装备徒步走到下一站,进行补给、休息后再上路。
冬奥会还给人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精神遗产。季成说,很多冬奥题材电影都是以1988年加拿大卡尔加里冬奥会为背景的。在冷战时代即将结束的背景下,人们从宏大叙事逐渐转向对个体成长故事的关注,而冬奥会就是极好的舞台。
讲述英国跳台滑雪运动员故事的电影《飞鹰艾迪》,主角是戴着近视眼镜的英国人迈克尔·爱德华兹,每一次比赛,他的成绩都是垫底。但对于爱德华兹来说,参加比赛是出于自己的热爱,每一次跳跃都是对自己的超越。观众从他的勇敢和坚持中,理解了奥林匹克精神的真谛——参与比取胜更重要。
《冰上轻驰》则讲述了来自热带国家牙买加的雪车队参加冬奥会的故事。“一个热带国家都可以参加冬奥会的雪车比赛,这意味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具有另一种可能性。”季成说。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核心要义是“更高、更快、更强”,东京奥运会增加了“更团结”,而冬奥在此之上增加了“极寒、极冷”。
“在极寒、极冷的条件下超越极限,是冬季奥林匹克体育精神的集中体现。”季成说,“如果说奥林匹克体育观包含着对三个维度——历史界限、他人界限、自我界限的超越,最终为了实现‘作为主体的人对一种更完美的存在、一种更高的价值和理想的追求’,那么冰雪运动观表达的就是对抗寒冷、对抗重力、对抗时间,是一种更为彻底的对于极限的超越。”
在季成看来,对于北京冬奥会,我们既是见证者、经历者,也是创造者。“北京冬奥会真正的受益人是我们的下一代,他们从小就知道,在冬季我们可以有如此多样的运动选择。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参与这些项目,既能强身健体,也会从中感受到奥林匹克精神,不断拓展自己可能的边界。”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script src="/html/js/share.js"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