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健合集团发布2023年半年报。财报显示,健合集团实现营收69.8亿元,同比增长17.2%;实现净利润6.1亿元,同比增长28%。


(资料图)

然而在7月的2023合作伙伴年会暨高端营养健康发布会上,健合集团中国区CEO李凤婷提出了2023年100亿,2025年冲刺120亿的目标,较之2019年前任CEO安玉婷提出的200亿元目标大幅度下调。

业绩目标下调的背后,健合集团发生了什么?

01

奶粉业务下滑,营养品异军突起

健合集团之所以下调业绩目标最直观的原因自然是业绩增长不及预期。数据显示2019-2022年,健合集团的营收增长速度分别为7.82%、2.47%、3.15%和10.63%,截至2022年健合集团在中国内地的收入为95.66亿元,与200亿的目标相去甚远。

婴幼儿配方奶粉业务的乏力可能影响其业绩的主要原因。2023年上半年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健合集团幼儿营养与护理用品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0%,其中婴幼儿配方奶粉收入下降10.2%。

健合集团在财报中称,婴幼儿配方奶粉收入的下降部分被合生元婴幼儿益生菌及营养补充品48.7%的强劲增长,加上合生元儿童软糖系列等新的创新产品所抵销。

而真正推动健合集团业绩增长的则是营养补充品。财报显示,报告期内营养补充品同比增长44.3%,占集团总收入的60.1%。

对于婴幼儿配方奶粉收入的下滑,健合集团在财报中归为三点:(1)中国内地整个婴幼儿配方奶粉行业面临系统性挑战。根据尼尔森的数据,截至2023年6月30止6个月,中国内地市场的婴幼儿配方奶粉销售额较去年同期下降12.7%。(2)计划新“国标”转型使竞争加剧。(3)退出一个并无盈利的婴幼儿零售渠道,其 不符合本集团的目标盈利要求及投资业务,并推动本集团继续录得盈利增长的 其他渠道发展。

健合集团相关负责人也在媒体采访中也强调“当前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整体行业都面临生育率下降等系统性挑战”。

因此,健合集团也将企业未来的主要增长动力寄托在营养补充品上。健合集团表示,“ANC(成人营养品及护理用品)方面,集团将进一步开发Swisse产品组合,继续保持Swisse在国内市场的领先地位,拓展跨境电子商务市场,在一般贸易市场实现双位数的增长。”

02

“蓝帽子”未落地,多方压力不小

然而,健合集团想要在营养品市场打开局面并不容易。

首先,健合集团的营养补充品主力产品还未拿下“蓝帽子”标识,不属于保健品。Swisse官方客服也曾对外透露,尽管旗下产品都经过澳洲TGA(海外治疗用品管理局)认证,符合澳洲及中国的营养标准,但是没有拿下“蓝帽子”,属于营养补充品,非保健OTC药品。这对Swisse未来的发展无疑是一大掣肘。

其次,已经有多家乳企同样开始布局营养品市场。据了解,圣元已经推出了小象优优系列营养品;伊利金领冠推出金贝智系列益生菌、DHA、乳铁蛋白等产品。一些企业还通过并购加码营养品市场,例如贝因美收购了spectracell laboratories、并与Good Health达成战略合作;飞鹤则收购了美维仕。营养品市场俨然一片红海,健合集团的竞争压力不容小视。

此外,健合集团内部也“压力山大”。由于自2014年以来大手笔并购,健合集团的负债也水涨船高。2013年健合集团的负债为21.25亿元,资产负债率为45.79%。但是到了2023年上半年末,健合集团的总负债达到了147.1亿,资产负债率达到68.83%。

高额的负债也带来了财务费用的快速增长。2022年,健合集团的财务费用为5.26亿元,较2021年增加了2.41亿元,同比增幅为84.56%。2023年上半年,健合集团的财务费用为3.58亿元,同比增加1.06亿元,同比增幅为41.9%。

不仅如此,健合集团由于溢价并购,已经形成了高额商誉。数据显示,2014年末健合集团的商誉仅为0.76亿元,而到了2023年上半年末,健合集团的商誉已经达到了78.81亿元,占总资产的36.87%。如若并购的企业发展不顺,那么这部分商誉就会成为健合集团不小的包袱。(内容来源|华博商业评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