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级碳酸锂于近期均价已升破31万元/吨,较4月下旬低点反弹幅度超75%。自5月以来,电池新能源产业投资在经历4月短暂遇冷后,项目落地热情持续攀升。


(相关资料图)

不过,锂矿拍卖盛况不再。行业的共识在于,未来锂价可能进入深度博弈区。随着电解液上游原材料价格的波动,电解液板块的盈利能力面临逆风。上海有色金属网(SMM)方面对记者称,2023~2025年由于一二梯队企业激进扩张、跨行企业进入市场,导致电解液产能日益过剩,这一挑战也反映在了股价波动上,未来如何破局亦是行业面临的挑战。

头部电解液企业法恩莱特研发总监张勇来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业内普遍认为,未来3年的碳酸锂均价在20万元/吨左右,今年的碳酸锂价格在18万~30万元/吨。电解液厂家主要从工厂布局和差异化发展来实现成本控制和客户服务,包括原料及资源整合、靠近客户建厂、扩大销量进行成本摊薄、与下游合作开发电解液方案等。

锂价进入深度博弈区

据SMM历史价格,自2020年四季度以来,国产电池级碳酸锂便开始逐步上行,在2022年迎来飞速上涨阶段。在海外,被称为锂价风向标的皮尔巴拉(Pilbara)自2021年7月30日开启首次锂辉石精矿拍卖,成交价为1250美元/吨,两月之后的第二次拍卖最终成交价便直接上涨近80%,达2240美元/吨。

随后,在下游需求呈现爆发性增长的背景下,拍卖价格也水涨船高,2022年6月23日,锂辉石精矿被提前以6350美元/吨的价格拍板。直到下半年开始,各界对于锂价的可持续性持有越发分化的观点,但在随后的五次拍卖,皮尔巴拉锂辉石拍卖价格还是“勇攀高峰”,于2022年11月16日的第十二次拍卖成交价已涨至7804美元/吨,较首次拍卖价涨幅高达524.32%。当时,经折算1吨电池级碳酸锂的成本价逼近50万元。

不过,进入2023年以来,在下游需求持续疲软的背景下,锂盐价格开始进入下行通道。3月20日,电池级碳酸锂跌至18万元/吨的低点。戏剧性的是,4月中旬以来,电池厂商陆续开启库存回补,并带动锂电产业排产回升,锂价再度突破30万关口。

除了减产自救、锂价企稳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外,今年二季度锂盐、锂矿企业也开始效仿此前皮尔巴拉公开拍卖的形式进行销售,一定程度上也对市场信心恢复带来正面作用。比如盐湖提锂企业,5月便曾先后进行了数轮公开拍卖,其成交价从24万元一路上涨至30万元附近。

市场的共识是,本次碳酸锂价格快速上涨,主要还是一季度电池厂商去库存力度大,加上下游需求走高,但各界对于未来价格的信心远不及去年。

据记者了解,目前上游锂矿厂商抬价意图明显,当前除了老客户和长协订单,锂矿厂商依旧缩减市面碳酸锂供应,在销售模式上,部分锂矿厂商已采用竞拍形式提高产品售价。中游电池厂商观望情绪酝酿,尽管当前电池厂商补库存意愿较强,不过锂价上涨过快亦引发对于后续跌价的担忧。5月23日,有消息显示,青海某盐湖企业新一轮碳酸锂竞拍中,仅一人出价,最终以起拍价成交。

目前而言,锂价虽已企稳,但相关上市公司当期业绩仍难免受到影响。因为,二季度锂价运行重心整体向下,当期季度均价也要明显低于一季度。今年二季度(截至6月7日)电池级碳酸锂、氢氧化锂均价分别为每吨23.52万元、25.13万元,而一季度时上述均价都超过40万元,去年二季度均价都超过47万元。而从一季报表现来看,赣锋锂业、雅化集团、天华新能成本增幅均大于收入增幅,成本增长侵蚀公司利润空间,导致当期盈利下滑。

张勇来告诉记者,鉴于锂资源的稀缺性,碳酸锂的价格在经历年初的快速下跌后又迎来强势反弹,目前国内的电池级碳酸锂主要源于盐湖、锂辉石和锂云母,而国际市场的碳酸锂供应地主要集中在南美。现阶段,碳酸锂厂家的出货意愿和出货量对市场走势很重要;其次,材料厂对碳酸锂的需求释放,既受碳酸锂出货量的影响,也受到电芯厂和主机厂订单的影响。碳酸锂供需双方的平衡点,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反复波动。

他也提及,业内普遍认为,未来3年的碳酸锂均价在20万/吨左右,今年的碳酸锂价格在18万~30万/吨。一旦碳酸锂价格过高,成本压力传导至下游及终端,交给上游的订单就会减少,从而形成产业链上下游的相互制衡。

产业链应对新常态

随着电解液上游原材料价格的波动,电解液板块的盈利能力也受到挤压。电解液是锂离子的载体,与负极材料、正极材料、隔膜共同被视为锂电池四大关键材料。

例如,六氟磷酸锂是电解液重要的上游材料,在电解液成本中占比较高,百川盈孚的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至2023年第一季度,六氟磷酸锂的价格下降至18.1万/吨左右,全年跌幅已超50%。受相关原材料影响,电解液的价格也在下跌,2023年第一季度电解液均价约为4.58万元/吨,同比下降61.11%;毛利约为0.24万元/吨,同比下降83.70%。

但与此同时,整个产业链又在积极扩产进程之中。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公开数据,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688.7万辆,同比增长93.4%,中国电解液出货量为84万吨,同比增长接近70%。该机构预测,2023年我国电解液出货量或将达到100万吨。因此如何满足客户需求、管控成本则成为未来产业链必须应对的问题。

电池网的数据显示,5月份统计在内的39个投资项目中,电池项目投资20个,以超二分之一的比例占据大头。6个电池项目投资级别超百亿,鹏辉能源储能1号项目投资额最高,达130亿元,其次为珠海冠宇和普利特,投资额分别为103亿元和102亿元。

当前电解液行业整体也处于急速扩张产能状态。据GGII与起点研究院统计,2022年中国电解液扩产项目约为33个,截至2023年3月底,电解液产能约为140万吨,2025年将达600万吨。而2025年全球电解液需求仅262万吨左右。扩产的意图部分也在于提升投资份额。例如,法恩莱特5月底在安徽安庆市的年产15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一期工程正式投产,据悉,2022年公司在国内电解液市场的份额为6.2%,位列全国第五。

SMM分析师夏文静表示,由于电解液行业技术壁垒和投资壁垒较低,电解液企业竞争激烈,未来主要比拼的是电解液企业的成本控制,远期来看,未来不具备成本、客户、技术等优势的玩家会被加速出清,行业集中度将有望进一步提升。

张勇来表示,电解液厂家主要从工厂布局和差异化发展来实现成本控制和客户服务,包括原料及资源整合、靠近客户建厂、扩大销量进行成本摊薄、与下游合作开发电解液方案等。通过加强和下游电芯厂的技术互动和商务交流,巩固双方的长期合作关系,有助于快速导入电解液厂家的研发成果,提升电芯性能,从而在市场中占得先机,实现共赢局面。

此外,电解液企业亦积极与头部电芯厂建立广泛合作,并开发了磷酸锰铁锂电解液、钠离子电解液、半固态电解质等解决方案,旨在控制成本和服务客户方面实现均衡发展。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