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论坛活动规范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各类主体面向社会公开举办的论坛活动提出10条工作要求。
客观上,《通知》精神对于当下学术研讨会议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近年来,有的学术研讨会过分看重与会者的资历、职务和人才“帽子”等身份标签,存在一定程度的论资排辈、“头衔”崇拜和名人“作秀”现象。比如,有的学术会议嘉宾众多,其中有人仅在开幕式上露下脸,这种做法明显缺乏实际意义。有的会议主持人在介绍重要来宾时,还要读一长串“身份标签”。但学术会议时间宝贵,人的专注度和记忆力有限,这种身份介绍颇煞风景。
(资料图片)
再有,有的学术“大牛”所作报告“含金量”不高。个别“大牛”在对会议主办方和嘉宾一番感谢后,竟无实质性学术内容。报告人作完报告就离场的情况也不少。如果“大牛”没时间、没内容,何必到学术会议上来发言呢?
此外,还存在重要人物在学术会议上为主办方或其他利益方“站台”的情况。这种现象的出现都与“身份标签”的作用有关。
学术会议推崇“身份标签”的根本原因是形式主义和表面文章“吃香”。眼下,对学术会议的评价往往与主要嘉宾的“身份标签”相关。因此,会议主办方便会想方设法邀请高级别领导和学术“大牛”参会,这既能“拉高”会议档次,又可拉近与重要人物的关系,何乐而不为?
还有一些学者将作学术会议报告视为其学术贡献,这导致有的学术“大牛”明知自己无新学术成果,依然要作学术报告;另有一些参会学者尤其关注“身份标签”,因为他们本就抱着结识业内重要人士和期刊编辑的目的参会。总之,“身份标签”被看重,源于其背后利益诱人。
学术会议推崇“身份标签”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表面上,会议主要人物的“身份标签”闪亮,实际却浪费了相关人员的时间、精力以及国家财力。从某种意义上讲,热衷于“身份标签”的学术会议是各种非学术帮派滋生的温床。
当下有一种观点认为,国内科研人员把太多时间和精力花在了人情世故上,不利于国家重大科技成果的产出。该问题在部分学术会议上也有所体现。学术会议不把学术交流放在首位,反而助长学界的浮躁、短视和急功近利等行为,让精于人际关系潜规则的人得势,不利于国家科教事业的发展。
学术会议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会议代表能平等开展学术交流。参会者希望获得最新、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和信息,也希望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还希望通过彼此的思想碰撞产生思维“火花”。无疑,思想交锋越激烈,收获也可能越大。如果仅有领导、“大牛”单向的内容“输出”,称不上“学术研讨会议”。为此,要淡化与会者“身份标签”,注重会议质量。
首先,应改革以“身份标签”评价学术会议的做法。召开学术研讨会议应出于探讨学术问题的需要,其质量高低取决于讨论学术问题的深入程度和参会学者的满意程度,简单以参会领导、学术“大牛”的级别或参会规模等指标评价学术会议的做法缺乏依据。
学术会议的价值就在于学术交流,其学术成效往往间接、滞后。参会者在学术会议上受到启发,促进了学术工作或获得了科研成果,这些都是学术会议的成效。所以,相关部门和媒体不要轻易用量化、即时的指标评价学术会议。
其次,学术会议主办方应负起端正会风的主体责任。学术会议主办方的政绩之本在于最大限度组织好学术交流,因此要把服务对象定位于全体参会代表,而不仅仅是参会领导和学术“大牛”等重要人物,在遴选主要会议嘉宾和报告人时,要充分考虑会议主题和参会代表的特点。
说到底,办会成功与否不在于新闻媒体和领导怎么说,而在于会议代表是否满意。会议主持人在介绍重要人物时,各种荣誉称号、兼职、承担课题数、论文发表数等“身份标签”可尽量减略,以便留出更多时间用于学术交流。
再次,学术“大牛”应成为弘扬科学家精神的表率。作为学术“大牛”,要凭真才实学赢得学术同人的尊重,而非靠“身份标签”凌驾于普通参会者之上。学术“大牛”如果没有最新的突破性成果,可以不作会议报告,平等参与学术交流更能体现“大牛”对会议的学术贡献和高风亮节。
最后,参会代表应勇于主张自身的学术尊严和权利。风清气正、学术氛围浓厚的学术会议离不开会议代表的共同努力。参会者既要虚心听取同行见解,也要敢于亮出自己的想法,并积极请教、质疑他人的观点。这是对学术会议的尊重,也是对自身和同行的尊重。事实上,参会者的积极态度也能促使会议相关方更注重满足会议代表的正当需求。
需要指出的是,以学术交流为主的会议与以专家报告为主的学术报告会有着本质区别。在通信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更多学术报告会可以放在线上举行。规模庞大的学术研讨会也有精简的必要。学者们更青睐小而专的学术研讨会,它对“身份标签”的依赖趋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