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如今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在形成今日之“高大”面貌之前,青藏高原其实还发育了一个低海拔的温热的“谷地”。

从“谷地”到“世界屋脊”,是如何演化的?其隆升过程又对今天的青藏高原环境有着怎样的影响?这些都是青藏高原上尚未揭开的谜题。

历时20余年,在第二次青藏科考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以下简称青藏高原所)研究员丁林领衔的碰撞隆升及影响团队,通过构造地质演化、岩石圈深部结构、古高度、古温度、古植被分析和古气候模拟等多领域、多手段的综合研究,刻画了青藏高原隆升前低海拔“中央谷地”的面貌与历史过程。相关研究于2月10日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

高升前的“低谷”

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复杂,且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其隆升的地球动力学过程仍存在争议。

有观点认为,在距今5300万年到3600万年的始新世,高原南部最先达到海拔最高地区,随后向北隆升;另一种观点认为,在始新世,高原中部是海拔最高的地区,形成青藏高原雏形,然后从中新世开始向南扩展成喜马拉雅山脉,向北扩展到青藏高原北部的昆仑山,祁连山地区。

论文第一作者、青藏高原所博士熊中玉介绍,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后,在高大的冈底斯造山带和中央分水岭造山带之间,曾发育一个与现今地貌完全不同的“低海拔中央谷地”。它自西向东,沿现在的日土—改则—尼玛—班戈—那曲—丁青一线展布。

“但它何时隆升到现今高度,导致中央谷地隆升的内源驱动力又是什么?我们还不清楚。”论文通讯作者丁林表示,准确量化隆升过程及特征对于评估其对大气和地表过程的影响至关重要。

自1997年起,丁林带领团队持续在位于中央谷地中部的伦坡拉盆开展野外考察,试图解开这个谜团。

伦坡拉盆地隶属班戈县,面积约3600平方千米,海拔约4700米,年平均温约0℃,年降水量400-500毫米,属于典型的高寒季风性气候,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机制及环境-生物效应的热点地区。

丁林带领团队在中央谷地中部的伦坡拉盆开展野外考察(中科院青藏高原所供图)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