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临近春节,但南京大学(以下简称南大)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教授郭少华依然在快马加鞭地做实验。
如何用廉价原材料制备高性能低成本的钠离子电池是郭少华正在“死磕”的科研难题。在钠离子电池产业化之前,还要解决电池的电化学活性降低、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均受限等基础问题。这是一场科研持久战:研究难度大、周期长、成果积累慢……
但让郭少华惊喜的是,2020年底,来南大任教后的第四年,他被破格晋升为教授。
在职称评审答辩时,他除了描述自己的代表性论文,还向评审专家介绍自己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与上市企业合作项目中的产业化进展等情况,最终打动校内外评委。
遵循科技人才发展和科研规律,科学设立评价目标、指标、方法,为南京大学近年来探索科技评价制度改革注入了源头活水。
南大科技处处长姜田介绍,目前,南大积极改革科研评价体系,注重质量、贡献、绩效导向的分类评价,将科研创新活动中重大科研项目、重要科研奖励、高水平论文著作、高质量研究报告等定量评价,与同行专家评议的定性评价相结合,科研评价逐步从关注发表论文的数量,到质量的再提升,再到解决真问题、做卓越研究上来,一批科研人员的创新潜能被激发。
优化考评激励,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影响
南京大学的科研评价探索之路,见证时代变迁,特别是近十年的科研成果评价政策。
2014年,南大以“做问题导向的原创研究”为目标鼓励发表高水平论文,从SCI期刊目录中遴选高质量的期刊制定出高水平期刊目录,鼓励教师对标。5年后,南大在原来以国际一流期刊论文为主要对象的论文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重要国际会议报告、一流国内期刊论文,构建“三高”论文库,进一步关注高水平原创性论文的内涵质量。
但高水平论文并非科研评价的“独宠”。南大人力资源处副处长孙涛介绍,近年来,南大将科研成果评价体系转变为以论文、奖项、专利、专著、决策咨询报告、文献整理、学术译著、艺术创作等各类成果形式为支撑,对教师科研业绩进行综合评价。
同时,科研创新激励办法也相向而行,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姜田介绍,论文在南大科研贡献激励中的权重从原先的80%降低到50%,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权重从原来的不足10%提高到25%,获得重要科技奖励、高价值专利等的权重从原来的10%提高到25%。而定性评价中,全面引入了对标科学前沿的创新质量、服务国家需求和经济主战场的创新贡献、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创新绩效的同行评价。
“在某种意义上,论文只是科研的阶段性成果,产出满足‘四个面向’要求的成果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希望在代表作评价的基础上,兼顾科研任务的类型和国家与社会的认可,不让评价体系成为阻碍科技创新的机制性难题。”姜田说。
推行分类评价,打通晋升通道
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师,其科研产出的周期和呈现方式各异,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类分层评价标准,势在必行。
由于研究领域的特殊性,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赵康僆,在副教授任期内,发表在一流期刊上的论文并不多,但他如愿在2021年晋升为教授。
在申报材料中,他提交了自主研发的卫星组网协议和空间网络地面半实物仿真验证系统在重点单位、重大工程中的多项应用证明以及多份航天领域同行专家的推荐信;在答辩中,他着重介绍技术突破的价值意义、个人主持的项目、实际应用情况,以及参与编制的多项国际和国内标准。
“在以往的评价体系中,如果没有论文数量的支撑,那评价结果可能会受影响,但现在评价内涵的多元化使我更具优势,也不必为了评职称而把精力都放在写论文上了。”赵康僆说。
赵康僆的“解脱”得益于南大推行的分类评价制度。2019年,南大在职称评审中新增“专用先进技术组”和学术方向较为小众冷僻或专业特色明显的“冷门绝学”特殊岗位学科组。
新规深化推行代表作制度,建立更专业的“小同行”专家组进行评审;将申报人现场述职时间延长,候选人现场可以提交能够反映其学术水平的专著、作品等,供评委专家评议。
在2019和2020年度专用先进技术学科组职称评审中,最终评定教授4人,副教授2人;在特殊岗位学科组评审中,2人获批教授。
“部分在特殊领域承担国家重大研发任务的教师,他们的成果从可行性论证到最后真正获得应用,往往需要多年。这期间成果难以以论文的形式体现,如果最终又不能应用,那多年的研究价值将难以彰显,这在聘期考核、职称晋级等科研评价中,就缺乏竞争力。”姜田表示,新制度的出台,旨在让学者安心做学术,激励他们更多地面向前沿科学问题和国家战略需求做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