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最近的降价搞得大家很难受,我们肯定不参与价格战”。早在今年4月份召开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中,蔚来李斌曾这样说到;而类似的言论,相信大家在过去一年间已屡见不鲜。

事实上,作为中国豪华汽车市场的“New Money”,蔚来汽车的高端品牌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当然,“保持格调”虽说离不开产品、服务等软硬层面实力的加持,但价格体系的支撑,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再加上迟迟未能扭亏为盈的发展现状,无论是从主观还是客观因素来看,蔚来汽车均有着“不降价”的理由。

然而,时隔仅一个多月,蔚来汽车便将曾经的公开承诺抛之脑后。6月12日一大早,蔚来汽车官宣“全系车型起售价格下调3万元”,与之一并实施的,还有“终身免费换电(每月4次)”取消,转而列入权益升级包(价格3万元)。“到今天凌晨三点还在反复推敲”,“没法做到让每个人都满意,还请大家理解和支持”。蔚来李斌随后在蔚来APP上发布的解释,饱含着内心的无奈与辛酸。

针对蔚来汽车的价格、权益调整,“好像降了,但又好像没降”,成为不少人的感受。就产品本身来说,官方指导价下降3万元,能够为消费者带来实打实的优惠;但从服务体验上来看,预算多加3万元,才能享受到原有的换电、质保(10年不限里程)、流量(终身每月8G)权益,似乎又没有少花钱。

因此,蔚来汽车此次的价格调整,既可以看作将“是否接受免费换电”的选择交到消费者手中,又成为体验在价格层面所进行的妥协。不同的是,为了照顾老车主的想法,蔚来汽车并非简单粗暴地“愣降”;同时,老车主原有的“换电权益”,还能在购买新车时实现“转移”或“抵扣3万/5万元”。而多拐的这道弯,或许便是李斌口中“听取了部分用户建议”的体现。

从理论上来说,蔚来汽车将“服务”从产品定价中剥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销量,毕竟当下充电基建较为完善,即便偶尔跑长途,单次换电价格也不算贵。但如此一来,蔚来汽车最核心的“服务优势”便不值一提,单纯比拼产品力的话,同级有着大把优秀车型可选。况且,若后期销量无法分摊换电站的建造、经营成本,蔚来老车主的权益也有可能受到影响,最终要么是企业持续投入、亏损,要么用户权益压缩、受限,想要实现健康良性循环,目前来看并非易事。

值得一提的是,李斌曾表示:“不认为特斯拉在中国市场有定价权”,而消费者在接受了特斯拉频繁降价后,也会在考虑保值率的基础上,高看蔚来汽车一眼。但时至今日,蔚来汽车似乎也选择了“打不过就加入”的道路,希望蔚来老车主在卖车的时候,也能平静地看待得失。

结语:蔚来汽车决定降低入手门槛、弱化服务优势,就像是奔驰放弃了豪华、宝马淡化了操控,雷克萨斯失去了品牌溢价;“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结果可能更好,也可能更坏。正如网友所言,蔚来汽车诞生之初将“服务”与“产品力”本末倒置的做法,本身便存在着一定的发展隐患;至于蔚来汽车能否令新车主青睐、被老车主认可,尽量“让更多人满意”,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