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熵 原创
作者丨王思原 编辑丨月见
2023年初,ChatGPT在2个月内月活用户达1亿,成为增长最快的消费者应用,AI成为继移动互联之后最有潜力的用户入口。几乎是一夜之间,人工智能跨越拐点,而与AI更好地共生,也将成为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新的制胜点。
(相关资料图)
事实上,数字化是金融机构最关注的话题之一,过去十几年,国内外多家领先金融机构纷纷开启数字化转型,三年新冠加速了这一进程。但如今,AI的爆发更是将金融业数字化推向高潮,围绕业务模式、用户体验、决策与运营、数字产品等现代化应用孕育而生,毋庸置疑,金融行业将在AI作用下,迎来一轮质变。
但知易行难,如何以数字化为锚点,以AI为基础,全面升级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如何高效衔接数据与AI资产,加速数据要素价值释放?如何保证数据安全流转、AI 可信任?如何建立与企业、生态更加智能与安全的联接?如何使金融服务无缝融入场景生态、数字经济的全场景?这些都是AI时代下,金融行业数字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普遍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华为聚焦筑牢基础设施韧性、加速应用现代化、跃升决策数智化、助力业务场景创新四个战略方向,系统性地打造四层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建立敏捷、体验、协同的全联接,同时实现实时、融合、共享的数据全智能,帮助客户构建无所不在的全场景金融服务。
筑牢基础设施韧性,以行稳
“要致富,先修路”,对于金融企业来说,转型的根基是架构稳健,筑牢数字基础设施韧性,以金融服务永远在线为前提,为用户提供更丰富、更极致的体验。尤其是当下我们已经进入了Zflops的AI算力时代,数据以ZB级爆发增长,联接很快将突破千亿,这一切将加速人工智能跨越拐点。
而以生成式AI为代表的新一代生产力全面重塑,将引起用户行为、生产方式、服务方式的全面改变。金融行业需要为智能时代做好准备,重新思考金融服务的联接能力、数据能力、应用能力和基础设施。而无论未来如何变化,都要积极拥抱数字技术,构建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比如,构建数字基础设施韧性和分布式的工程可靠,以满足服务永远在线;基于云原生架构重构应用,加速业务敏捷;做好数据治理,构建实时融合的数据能力,跃升决策智能;建立全场景联接,助力体验提升和模式创新等。这些都是金融行业,也是华为持续思考和行动的方向。
但不得不重视的是,在转型、进化过程中,服务、安全、架构、数据等均面临多样挑战。以网络安全为例,伴随金融开放API融入场景和生态,攻击手段进化到集群 式、AI化攻击,金融机构2022年较2021年的网络攻击次数增长5.2倍,平均每次数据泄露损失达7.83M$。
华为以Multi-DC-as-a-Computer的理念,着力打造MEGA基础设施,以CPU、GPU、NPU的对等平构计算,让多活中心像一台计算机一样,高效率运行,构建端到端的体验,在分布式算力加速扩张的情况下,以新架构、新材料、新算法,支撑基础设施绿色低碳;最后,实现分布式下的智能自治,全面提升运维效率,比如通过数字地图,1分钟发现问题,3分钟定位问题,5分钟解决问题。
华为基于MEGA的理念,通过全域的技术创新,构建金融智简韧性的基础设施——围绕业务高可靠:以高可用生产,一体化灾备,支撑多地多活下,RTO< 1分钟,RPO=0;围绕业务安全:通过存-算-网三层防护,对勒索病毒主动防御、实时检测、业务恢复效率5倍提升;围绕业务体验:以云原生一致架构,实现混合多云一致体验,应用秒级跨云流动。
加速应用现代化
稳定是金融的基础,业务敏捷和风险控制是核心竞争力,而加速核心云原生架构转型及应用现代化升级,是关键所在。
华为数字金融军团CEO曹冲也表示,“基于过往的积累和深入行业核心业务的实践经验,我们发现,‘平台+服务’的模式已经成为金融走向商业敏捷的关键,是金融应用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事实上,围绕业务模式、用户体验、决策与运营、数字产品,AI正在改变金融业。例如多轮智能交互的出现,颠覆了以往体验;端边云智能协同风险决策,加速了产业数字金融创新;AIGC组合开放银行API,嵌入场景生态,大大拉升了金融智能化程度。
近几年,华为已经基于应用现代化理念,以云原生架构、高斯数据库等技术,全面构建了新一代的企业核心商业系统。并在全球实现了弹性部署,子公司能够实现灵活应用多租。
全面的应用现代化,也包括金融的核心系统,华为近些年在这个领域加大投入,深耕核心架构转型,围绕客户核心转型的全周期,系统化地为企业带来升级能力。
不能否认,对核心架构改造升级,是当下各企业的必然需求,但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挑战。首先核心系统的改造不仅仅是应用层或者基础设施的改造,更涉及企业架构全面升级,而且在改造的同时要确保业务连续性,业务不断,数据不乱,性能不降,这对大量金融机构来说是巨大的挑战;另外,对于核心系统的改造,更要有安全可信的数字基础设施,实现可持续发展。
华为分布式新核心解决方案3.0中,以V模型驱动的设计、乐高式的开发、单元化的运行、一体化的运维、多云多活的部署,帮助客户通过核心升级,构筑业务价值。比如,以GaussDB与Dorado存储双活协同,支撑核心系统在分布式架构下实现多云多活,业务0中断,数据0丢失;还有单元化能力,华为全面升级PaaS和数据库,帮助客户在降低灾难半径同时,走向多活架构。华为坚定地投入金融核心架构转型,助力客户在全周期、全时态加速走向应用现代化。
以中信银行为例,为开展新零售业务,探索敏态业务和稳态业务全面上云,迄今已完成160+应用现代化改造,实现分布式架构下整体时延优于原核心的主机平台。同时,在设计态、开发态与华为联合创新,成功验证了金融元数据多租的架构理念,实践了下一代的应用敏捷开发模式。
再如,中国邮储银行,2022年4月携手华为构建的新一代个人业务分布式核心系统全量投产上线,这是中国银行业第一家把全量业务全天候运行在自主分布式架构之上的银行核心系统。该系统可为6.5亿客户、4万网点,提供日均交易20亿笔,峰值每秒交易6.7万笔的交易处理能力,是全球银行最大云原生核心。
此外,华为在全球已支持150+客户走向应用现代化及核心升级,从人行清算、大型银行、城商农信到海外金融机构,例如帮助泰国SCB实现数字信贷业务现代化,帮助印尼BNC建立云原生数字银行等等。
华为以高可靠基础设施、云、GaussDB、数据迁移等,使原本复杂、高风险的核心应用云原生重构,使产品创新快速敏捷,满足个性化差异化的定制服务,更加安稳高效,大幅提升客户体验,助力客户应用现代化,树立全球标杆。
跃升决策数智化
数字时代,数据已成为企业重要的生产要素和资产,应用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数据驱动及嵌入AI,可以说数据在企业决策和业务创新上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企业仍面临着数据持有成本高、数据孤岛严重、数据治理难度大等挑战,数据的价值未能被充分利用和释放。
客观来说,金融机构想要夯实数据基础,积极拥抱 AI,需要从作业到数据、数据到信息、信息到知识、知识到行动的四阶跃升,才能实现数据价值的落地;而要实现数据价值的四阶跃升,需要从数据架构、数据治理、数据消费、数据安全、数据人才五大维度,进行升级。
以数据消费为例:改变传统的供需关系很重要,要从被动供数,变成主动供数,关键是要构建统一数据服务平台,以订阅的方式供数,赋能总分行业务人员,推进全员用数;如果以数据架构为例,更为明显:金融机构在使用非结构化数据的能力是不足的,过去沉淀了很多PB级的音视频、票据等数据,现在可通过生成式AI的技术,让这些沉默的非结构化数据产生新价值。
而华为发布的数据智能解决方案3.0,是在数据云原生架构、数据治理、技术赋能业务多方位全新升级。华为希望通过深耕数据智能场景,融合架构化繁为简,助力金融人人用数,实现处处智能。
例如交通银行基于GaussDB(DWS)分布式数据仓库,全面提升数据访问能力,减少用数成本,提高用数效率,提升用数质量,建立全行更高质量标准的统一信息视图,打造全面完整的数据分析体系,为业务的经营决策提供全面的支持,最大化地实现数据价值。
基于FusionInsight MRS的实时数据湖能力,交通银行拓展了实时采集、实时计算、批流融合等新的技术能力,构筑了从采集、计算、分析、再到消费的实时数据流,全面支撑各类实时和准实时业务场景。
智能数据湖建设完成后,几乎在各个领域都实现全面升级。例如营销场景,基于用户交易交互行为建立用户画像,客户转化率较之前大幅提升164%;风控场景,通过实时分析用户行为特征,实时识别欺诈行为,风险案件降低52%,等等。
当前,华为数据智能方案已服务全球100+金融机构。支撑招行、上海银行、海通证券和中国人寿等数据平台建设;以AI系统化能力与农行等探索金融大模型的创新应用。
助力业务场景创新
未来,在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实施过程中,全场景创新,是一个不可逆的发展趋势。这其中产业金融是典型代表,目前产业数字金融已经走向3.0阶段,可信是最显著的需求之一,也是促进数字化高效落地的基础。比如在动产融资领域,中国还有超过百万亿的动产,90%以上由于没有技术赋能而无法形成有效的融资。
为解决此问题,金融机构需要找到一种新模式,使得技术和生态能够以新的方式融合。
对此华为从底层打造可信基础设施,通过视频管理系统、IoT终端设备接入、边缘一体化等技术,做到了物理可信。例如,浦发银行联合华为打造的浦慧云仓项目,通过部署华为云、人工智能、物联网、边缘计算等相关技术,将普通仓库转变为“金融仓”;而构建的物联聚合平台,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对数据交叉验证,实现出入库实时感知,7*24小时资产监控,秒级预警。
不过,“物理可信”只是第一步,华为还基于云边端物联聚合平台,孵化可信区块链应用,利用不可篡改的区块链技术,对有价动产的物理属性、价值属性、单证票据等进行跟踪、追溯和管理,保障了权属可信及其可信流转。目前,华为已与前海联合交易中心构建多方共治联盟链,打造了数字仓单3.0。
基于“物理可信”与“权属可信”,华为进一步实现了多方参与的产业金融生态服务,结合云仓物管、金融SaaS等服务,链接金融机构、融资企业、产业场景方、金融科技平台等广泛的生态伙伴,实现了资金价值链的“价值可信”与流转,切实的使能产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中信梧桐港也正在与华为共同探索实践,实现动产“价值可体现”。
为更好地支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华为还将结合产业数字金融发展契机,深入冷链、大宗、干散、标品多场景,加速产业数字金融在可信资产流转、多方共治联盟链、高泛化大模型,智能云边协同数字技术全面成熟,做到三维可信。本次大会上,华为发布产业金融动产金融仓方案,包括多项关键技术突破;同时发布产融创享计划,邀请伙伴们一起加入。就是希望通过技术的力量,助力动产价值“动”起来、实体经济“活”起来。
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过程虽然充满挑战,但这也是重建机构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机遇,尤其是AI的爆发,更为金融业数字化提供了加速度。未来华为也将持续创新,深入场景,携手广大咨询、技术、服务、运营等伙伴,帮助企业高效落地数字化,并与伙伴一道,筑牢金融转型人才根基,推动金融行业数字化、AI化,最终驱动数智金融加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