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休息、可热饭、可充电,还有不定期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更为关键的是,24小时服务保障“不断电”。8月23日,升级改造后的海印桥总站焕新登场,巴士造型的外观十分吸睛。记者了解到,升级改造后的海印桥总站分为站务房和爱心驿站两部分,以原海印桥公交总站为平台,推动智能设备再升级、服务时段全覆盖、场站空间出新彩。其中,爱心驿站首次尝试以市、区、街、行业四级总工会联合共建模式进行打造;同时,这也是越秀区辖内首个24小时户外劳动者工会爱心驿站。


(资料图片)

“黑科技”加持,爱心驿站24小时开放 

记者在现场看到,升级改造后的海印桥总站分为站务房和爱心驿站两部分。走进海印桥总站的爱心驿站,虽然驿站面积不大,但按摩椅、饮水机、小冰箱、微波炉、急救药箱、雨具等各种贴心设施一应俱全,站内一角还摆放了各种书籍报刊等,通过多种方式满足劳动者们的休憩需求。在可见的硬件设施外,爱心驿站还有一系列“无形”的“软服务”——越秀区总工会联同电车分公司工会不定期开展健康关爱活动,包括组织心理医生驻点免费提供心理健康咨询等。

在现场体验了驿站的贴心设备后,环卫工李大姐点赞道:“有冰箱又有微波炉真的太方便了,不用担心带的午饭会变坏,就算天冷也能吃上热乎饭,真好!”

送餐员吴先生也说:“我们送餐员靠手机接单,有这么一个地方可以24小时给手机充电,再也不怕抢不到单啦!”

有别于传统驿站的定时开放模式,海印桥总站的爱心驿站在“黑科技”——远程智能服务系统加持下实现了24小时服务模式。“在没有工作人员值守的深夜等时段,户外劳动者可以通过远程智能服务系统的按钮,向电车分公司运营监控中心发出开门申请。经监控中心值班人员确认身份后,即可远程打开爱心驿站的智能门禁,让户外劳动者进入驿站感受24小时‘不断电’的服务保障和关心关爱。”广州巴士集团电车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称。 

对于这项举措,快递小哥陈先生非常开心:“平常不少能休息的地方凌晨或深夜都不开门,有时我们上晚班就无处落脚,现在有24小时开放的驿站就方便多了,渴了能喝口热水,累了能歇歇脚,很不错!”

此外,记者在站务房内看到,其中设置的智能健康一体机可以方便公交驾驶员自主完成安全提示、血压监测、酒精测试、健康申报等一系列岗前身体状况检测功能;后端的智慧站务平台系统则能实时记录、整合检测信息,便于迅速发现驾驶员异常状况,及时进行干预,从而杜绝酒驾、病驾等现象,为营运保驾护航。此外,多功能线管机集显示驾驶员签到、健康监测情况、调度发班安排、车辆运行情况以及站内整体安全动态于一体,便于实行一体化、大数据综合管理。“这些设施的运用为打造数字化、无人化的智慧站务房迈出了坚实一步。”该负责人告诉记者。 

站场“变身”众创空间,艺术化驿站焕发新活力 

记者了解到,海印桥公交总站启用至今已有数十年历史,站务房外立面和站场内桥墩墙面均留下了不少岁月的痕迹。这次总站升级改造,电车分公司携手多家单位,除了将站务房和爱心驿站打造为具有广州公交巴士特色的造型外,还别出心裁地为站场内桥墩墙面设计了彩虹主题装饰。

在活动现场,电车分公司还特别打造了一台主题车,整体延续了彩虹设计风格,将艺术和公交元素进一步融合碰撞。“之前我们的站务室,环境比较简单,也没那么多功能。”参加活动的驾驶员霍车长说:“现在增设了爱心驿站,回到总站就有舒适的休息区域。就连总站环境也有了色彩缤纷变化,看着就觉得特别精神。”

广州巴士集团电车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下阶段,将继续在上级总工会的领导下,和属地区、街道总工会开展“共建、共治、共享“户外劳动者工会爱心驿站建设新模式,以海印桥总站心晴驿站的焕新启用为样板工程,进一步在自管站场范围内推广,持续优化完善公交站场的服务功能,不断扩大爱心驿站的服务覆盖范围。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卢梦谦 通讯员:观嘉雯、谢洁璐、戴天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廖雪明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影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