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是全国第十一个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广州市救助管理机构广泛开展了以“科技赋能筑大爱,温情救助守初心”为主题的“开放日”宣传活动。当天,全市6家救助管理机构迎来了一群特殊的朋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救助管理特邀监督员、公益慈善机构代表、社工志愿者、市民群众等600余人受邀参加活动,“零距离”接触救助管理站,“沉浸式”体验科技赋能温情救助,“全方位”感受救助管理新气象。

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


(相关资料图)

近年来,全市6个救助管理机构通过新、改、扩建更新完善配套设施,优化救助人文环境,增设适残、适老、康复等各类救助床位,救助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同时,探索应用智能床垫、智能手环、医用智能传呼系统等智能设备,让站内照料更加精准精细。

市救助管理站市区分站活动现场,寻亲工作室声情并茂的寻亲故事分享,以及家庭团聚的场面感动了所有现场人员,他们共同见证了亲情的美好,团聚的温暖。

在“请进来参观”的同时,全市各救助管理机构还通过“走出去宣传”“网络开放”“视频开放”等灵活形式,积极宣传救助管理工作。

各救助管理机构联动辖区相关部门及街道,在车站、公园、广场、社区等人流密集区域开展“救助管理进社区”活动,深入街巷、走进社区,开展政策宣讲、现场咨询等活动,并通过发放宣传材料、张贴宣传标语、制作宣传展板、电子屏幕滚动播放等形式,宣传救助管理政策。

据统计,“开放日”当天,全市共设立宣传点30个,开展互动活动15余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逾2300余份,制作播放公益宣传片7条。

温情救助 共同参与

各救助管理机构联合13支街面救助管理小分队、广州市社会力量参与救助服务联动机制成员单位、热心市民结合“救助管理进社区”宣传活动,向街面流浪乞讨人员宣传救助管理政策法规,广泛收集街面流浪乞讨人员“微心愿”,开展“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呼吁引导社会公众关心救助管理工作、关爱流浪乞讨人员。“开放日”当天,共有600余人参与街面宣传,收集微心愿40余条,指引就业20余人,发放防暑降温物品、食品等260余件。

近年来,广州市积极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政策衔接、兜底有力”的救助管理服务工作格局,着力在站内照料、救助寻亲、安置落户、街面巡查、源头治理等方面建机制、优服务、求实效,不断完善全链条救助管理服务体系,有效维护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权益。目前,全市参与救助服务的社工机构、志愿者组织、慈善组织、爱心企业以及基金会等社会组织共65家、志愿者约1800余人。救助管理机构持续优化多元服务供给,在保障受助人员基本生活的基础上,积极采取促进就业、协助返乡、心理辅导等措施引导流浪乞讨人员回归正常社会生活。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苏赞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莫伟浓通讯员:李国全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陈婷婷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