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日,自然资源部北海局发布《2022年北海区海洋灾害公报》。
北海区是我国海洋灾害较为严重的海区,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沿海地区海洋灾害风险日益突出,北海区除了风暴潮和海浪等灾害外,还面临特有的海冰、绿潮灾害,公报是公众了解和研究北海区海洋灾害信息的重要窗口。
《2022年北海区海洋灾害公报》显示,2022年,北海区的海洋灾害以风暴潮、海浪、海冰、绿潮和赤潮为主,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海水入侵、海岸侵蚀和海平面变化。其中,风暴潮过程出现8次,较近十年的平均次数明显偏多;近岸海域灾害性海浪过程出现18次,较近十年的平均次数偏多;2021/2022年冬季海冰的冰情等级为2.0级,较常年冰情偏轻;黄海绿潮最大分布面积约18002平方千米,最大覆盖面积约135平方千米,规模为近十年最小,防控效果显著;发现赤潮过程24次,累计面积约1260平方千米,同近十年相比,发现次数最多,累计面积偏大;侵蚀较重的砂质监测岸段主要分布在辽宁省、河北省和山东省沿海;辽宁省和山东省沿海部分监测区域海水入侵范围加大;渤海和黄海沿海海平面分别较常年高119毫米和86毫米;沿岸表层海水温度较常年偏高0.8℃。
各类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共计119973.06万元,与近十年相比为第四高值,主要由风暴潮和海浪灾害造成,无人员因海洋灾害死亡和失踪。
据介绍,北海区海洋灾害公报的编制始于2012年,所用资料权威、可溯源。灾害公报的编写和发布,有助于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全面了解海洋灾害影响情况,对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促进我国北海区海洋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