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重识孙犁(主题)
——读侯军新著《报人孙犁》(副题)
雷健
(资料图)
读书人的幸事莫过于读到一本好书。侯军先生的新作《报人孙犁》(天津人民出版社)今年5月出版,我很荣幸地成为他赠书的第一批朋友,真是幸之又幸,当即展卷拜读。
书中的大部分文章我在“中国副刊”微信公众号上读过,当时就有耳目一新之感。此次系统重读,我认为,这是侯军三十多年来呕心沥血、用情最深的一部专著,更是一部发前人所未发、述前人所未及的孙犁笔耕生涯传记,也是一部孙犁新闻作品的赏析之书,一本副刊办刊原则的思想之书。
在中国文学史上,历来把孙犁定位为作家,而忽略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记者编辑和办报生涯,罕有论者“从办报的角度来解读孙犁先生”(侯军语)。所以,当1988年侯军提出“记者孙犁,报人孙犁”时遭到不少作家的反对,他们认为把孙犁说成报人,似乎贬低了孙犁的文字价值。这种隐含着“作家高于记者编辑”的论调让人很不爽。但是,侯军的这一观点却得到孙犁先生的充分肯定。从那时起,侯军就围绕这一选题进行了三十多年的艰难跋涉。在孙犁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侯军这本充满激情和“还愿、填空、感恩”之作终于面世,真是可喜可贺!
《报人孙犁》分为四辑:“读者·记者”“编者·作者”“学者·报人”“我与孙犁”。虽不是按编年体例来讲述,却向我们完整勾勒展现了孙犁的笔耕生涯:孙犁在青少年时代就订阅报纸,阅读副刊,继而向副刊投稿,“由读而投”,从此步入文学领域。他1937年参加抗战工作,1939年调到晋察冀通讯社,成为一名战地记者,从此在新闻岗位上辛勤耕耘半个世纪,写过战地通讯、报告文学,编过副刊、杂志,还写过中国新闻史上第一部新闻专著《论通讯员及通讯写作诸问题》。天津解放后,他调到《天津日报》任副刊科副科长、编委、顾问直至离休。即使离开编辑岗位,孙犁依然在为副刊投稿,国内知名大报的副刊都留有他的痕迹。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孙犁以战地记者的身份在晋察冀边区的抗战前线,用一篇篇通讯、报告文学记录下边区的民众生活和抗战硝烟。这既为孙犁日后的文学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又为他锤炼出行文洗练、简洁的风格。我国当代作家中,有孙犁这种办报经历,既当记者编辑,又写小说散文的文学大家只此一人。
孙犁在文学创作上形成的独特风格有着深深的办报人印痕,正如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孙德宏在《报人孙犁》首发式上所说:“‘报人’和‘作家’哪里有什么高下之分?事实上尽人所知的‘作家孙犁’和少有人知的‘报人孙犁’的职业生命故事,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甚至,没有‘报人孙犁’,哪有‘作家孙犁’!”
《报人孙犁》中选取了几篇孙犁的新闻代表作加以详细分析,如《游击区生活一星期》《津门小集》。从这些作品的写作过程、文章谋篇布局到细节描写、遣词造句,侯军条分缕析,把孙犁的行文风格、语言特点,以及作者当时的心理感受一一道来。这对从事新闻工作的人来说,无疑就是现成的写作教材。
孙犁在编辑副刊的岁月里,提出并形成了系统的副刊办刊理念和原则,大都见诸孙犁在冀中、在天津主持诸多报刊笔政时的策划文案上,如副刊启事、说明、按语、编后。这些文字体现出孙犁在办不同副刊时的办刊宗旨、读者定位、栏目设置、风格特色等。侯军对这些策划文案进行了细心爬梳,归纳出孙犁的策划文案特色和副刊办刊思路原则,这些思路原则在今天看来依然是办副刊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这样详细分析孙犁新闻作品及办刊思想、编辑思想的例证在书中还有很多,不仅有实例,还有理论提炼,孙犁在新闻理论上的建树和真知灼见跃然纸上。从这个意义上说,《报人孙犁》当然是办报人,尤其是副刊人应当好好品读的专著。
侯军说,《报人孙犁》是一本“填空之书”。在我看来,这“填空”有两层含义,一是填补了长期以来对孙犁的研究重文学作品,轻“报人孙犁”之空。二是填补了我国新闻史上对新闻人缺乏研究的空白。因此,《报人孙犁》理应在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新闻史上占据一席之地。
让我用侯军的一段话作本文结语。他说:“报人孙犁其实是一片富矿,是一处芳草茵茵美不胜收的沃土,你一旦走进去,就会陶然忘归乐不知返的!”《报人孙犁》无疑就是一本引你走进这片沃土的向导之书。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