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感谢你们,让我的孩子重获新生,我现在也学会怎么和孩子沟通,我们全家关系也改善了。”近日,林女士(化名)专程赶到广州市花都区妇联,激动地向工作人员连声致谢。昔日,林女士的孩子厌学、抑郁甚至有轻生念头,在林女士焦虑无助之际,花都区妇联成立的“舒心驿站”伸出援手,给予心理关爱服务,最终助林女士一家走出阴霾。

林女士一家“重获新生”,回归正常生活,只是花都区妇联用心用力用情当好“娘家人”,服务妇儿的一个写照。近年来,花都区妇联充分利用舒心驿站、维权服务站、婚调委(婚调工作室)等平台,通过“调解+心理疏导+法律咨询”多元化模式,持续开展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变“清官难断家务事”为“娘家人为你解难事”。

搭建“舒心驿站”提供心理服务 助厌学孩童重返校园

“我的孩子不愿读书,甚至还有轻生的念头,我真不知怎么办了。”2021年的一天,焦虑不已的林女士向花都区妇联求助,倾诉自己就读初中的女儿产生厌学情绪,不愿意读书,还企图割脉。花都区妇联获悉情况后,第一时间启动救助程序,指派在“舒心驿站”常驻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小云对林女士一家提供免费的心理辅导服务。

“刚见到她(林女士)的时候,她整个人非常焦虑。”张小云表示,“所有的孩子发生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源自家庭因素,因为父母的问题。”为此,张小云从改善家庭关系、调解夫妻关系以及亲子关系着手,建议林女士一家一同接受心理辅导,并在辅导过程中注重提升林女士一家的沟通互动技巧以及自我认知能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疏导,林女士一家关系得到显著改善。林女士懂得了什么才叫爱孩子,真正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而不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以前的我不懂怎么和孩子相处好,看到她有不对的地方就一味指责她,现在我学会从女儿角度考虑分析问题,学会了怎么才叫爱孩子。”而林女士丈夫也认识到自己在家庭关系中存在的过错,一改以往的不良习惯,会主动关心照顾孩子。在此过程中,林女士女儿也感受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爱,有了学习动力,慢慢从负面情绪中走了出来。

“我们一家真的很感激妇联能提供这个舒心驿站平台,让我们不用花钱也能接受心理治疗,感谢张小云老师一点一点地牵着我们走出‘深渊’里。”林女士笑着告诉记者,女儿目前已考取了一所高职院校,前不久还考到了班级前10名,还专门为她买来蛋糕庆祝母亲节。“现在看到孩子有奋斗目标,能健康成长,我们感到很满足很开心。”

据悉,早在2019年,花都区妇联就开通“舒心驿站”线上心理援助热线,并在线下设立“舒心驿站”心理咨询室,为有需求的妇女儿童提供心理调适、压力疏导、夫妻关系辅导、亲子关系辅导、家庭关系辅导等专业咨询及心理援助服务。近三年来,花都区“舒心驿站”心理援助热线和心理咨询室共受理各类咨询案件691宗869人次,处理率100%,开展心理深度个案服务17宗,服务72次,有效为群众解决心理困扰,促进心理健康和家庭和谐。

妇联执委结对帮扶困境家庭 打通服务妇儿“最后一米”

为打通服务妇儿“最后一米”,花都区妇联深化基层维权组织建设,织密维权网络。在区、镇(街)、村(社区)设立269个妇女儿童维权服务站,实现区、镇街、村(社区)三级全覆盖。2021年以来,每年研究制定《花都区妇联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共排查化解涉及妇女儿童权益矛盾纠纷案件195宗;开展花都区重点人群和重点家庭基本情况摸查,及时掌握贫困、残疾、留守、流动妇女儿童和单亲、失亲、矛盾多的家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由1712名村(社区)妇联执委进行结对联系帮扶,定期走访、了解动态、普法宣传,多角度开展心理疏导、法律宣讲、慰问帮扶,前移矛盾纠纷化解关口。

“群众打来一通电话,我们及时给予回应。”为了第一时间倾听了解妇女群众的诉求和呼声,花都区妇联还开通一站式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处平台维权热线“38613861”。自2020年开通以来,共受理来电227起,调处率100%,做到件件有调处,事事有回应。

为有效预防和化解婚姻家庭纠纷,花都区妇联还联合花都区委政法委、花都区司法局建立“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婚调委”),为了更便捷地服务群众,在镇街建立“婚调工作室”,实现区、镇街两级婚调组织全覆盖。2020年以来,婚调委共接受婚姻家庭问题咨询辅导179宗181人次,受理调解申请53宗其中调解成功48宗,调解成功率90.6%。

关爱妇女,普法先行。为提高妇女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花都区妇联利用花都区司法局在区妇联设立的法律援助处、中立法律服务社等法律资源,面向家庭、妇女、儿童开展法律知识、法律服务、法律维权“三进”家庭活动。2020年以来,联合花都区法律援助处共为899人次妇女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章程 通讯员:广正发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章程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赵小满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