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就是用非本领域人士能理解的通俗语言把深奥的科学道理讲明白。虽然道理人人都懂,但知易行难。作为从事科普研究的专业技术人员,我在与科研人员交流时感到,许多科研人员经过这几年在社交媒体上的沉浸式生活,已经逐渐学习了如何做科普的理论,只是一旦真正着手去做,却又无从下手。


(资料图)

无疑,这给我的研究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科普理论与科普实践之间存在的鸿沟,要如何去打通和弥合?这可能需要从两个方面同时入手。

首先,要打通理论到实践的转化之路。科普理论研究者要把围绕如何做好科普的理论研究成果,推广给更多科普实践者,避免将理论研究“束之高阁”。

英国诺丁汉大学科学传播专家布里吉特·内利许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他表示,科普理论研究者关于如何做好科普的研究成果,通常发表在相关领域的专业期刊上,而从事科普的科研人员并不会去看这些期刊,也不能真正理解这些研究成果的语言。因此,科普理论研究者和真正从事科普的人之间存在隔阂。

其次,要打通从实践到理论的提炼之路,帮助从事科普实践的人总结梳理自己的经验、教训,甚至是一些踩过的“坑”。

实际上,真正从事科普实践的人很愿意分享经验。这些内容往往位于科普图书的前言或者序言中,尽管对于想学习或者了解如何做好科普的人来说,这些内容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但它们却有些零散。由于没有学者或者编者对这些内容进行相对系统而完整的梳理和总结,因此一直以来都缺少一本科普实践的“秘籍”。

正是基于打通这两条“道路”的目的,我萌生了策划一本书的想法。希望这本书能集中呈现一线科普人的鲜活经验,给那些愿意做科普却不知道如何下手的科研人员以启示和指导。

当我相信这项工作的意义时,一些朋友给我泼了冷水。他们认为,关于一线科普人的经验,难以总结成一以贯之的规律,毕竟一个人的科普方法并不一定适合其他人。

他们的意见使我认识到,这可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好在我们坚持下来了。在众多好友的支持下,我们陆续联系了40多位科普从业者,其中包括科学家、全职科普人员,和曾经获得过科普讲解大赛一等奖的、在科普短视频领域颇有影响力的以及致力于推广科普阅读的人等。

当然,从创意到落实再到最终印刷出版,时间线拉得很长——不断地修正既定安排,甚至有时候需要找人“补位”。

最终,在张双南、王元卓、范志红、史军、李永乐、汪洁、朱定真、云无心、叶盛等40位科普人士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完成了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愿景与门道:40位科普人的心语》终于出炉。

按照一定的逻辑,我们将本书进行结构体系的编排,遵循“道以明向,法以立本,术以立策,器以成事,势以立人”的思路,将内容分为三篇,分别是科普理念、创作与表达、分科之“法”。当然,读者可以随意挑选感兴趣的任何一篇文章。

本书可以说包罗万象,又自成体系,是一本难得的科普方法集萃,更是40位作者的心语。例如,张双南的“科普四抓手”、朱定真的“四真”“八有”“三心”“二意”、陈征的“终极四问”、唐义诚的“五个要点”、史军的“一二三”等。

40位作者都在业余时间完成了高质量文章,极具参考价值。一方面他们通过科普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传播给广大受众,拉近了科学与公众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他们对自己的科普经验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总结,虽然他们并非专门致力于科普的研究,但他们对科普本身的理解、总结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因此,阅读本书里的每一篇文章,都可以让热心科普的科研人员对如何做好科普有新的认识和思考,改变大家做科普的理念和方法。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