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上旬,农事正忙的黑龙江友谊农场,迎来了一场特殊的“把脉问诊”——国家大科学装置航空遥感系统首次助力黑土地质量探测。
(相关资料图)
天空中,科研人员利用飞机搭载高光谱相机、激光雷达、合成孔径雷达(SAR)等多种高精尖设备正在进行观测,获取的数据将有助于摸清测区黑土地土壤与耕地质量及退化状况,从而为黑土地保护利用提供精准“处方”。
被称为“国之重器”的航空遥感系统,能够获取包括陆地、海洋、大气在内的多类型遥感数据,服务领域可广泛覆盖农业、林业、测绘、环境、灾害等。作为航空遥感系统的管理运行部门,中国科学院航空遥感中心积极致力于打造一支助力我国空间信息化建设和国家数据安全的科研团队。长期以来,航空遥感中心团队成员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把实验室设立在蓝天白云间,以一组组高精、严谨的数据为尺,丈量着祖国的锦绣山河。
“唯有坚持攀登才能‘一览众山小’”
“白云升远岫,摇曳入晴空。”这是古人用来形容天朗气清的诗句,对航空遥感中心团队成员来说,这样的天气往往意味着,今日要出任务了。
与蓝天白云为伴,说起来很浪漫,但实际上,每一次飞行前,团队成员都要接受一项特殊的培训——万一发生飞行特情,如何自我解救。对此,航空遥感中心副主任朱金彪说:“看起来良好的天气,其实背后都可能潜伏着危险。”
这一危险随时可能发生。常坐飞机的人应该不陌生,它的名字叫大气乱流,是造成飞机颠簸的直接原因。
不久前,团队成员接到了一项重大的科研任务,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八一冰川地区组织实施冰川透视航空与地面联合科学实验,这是国际上首次开展基于航空遥感系统的P波段、L波段、甚高频段(P/L/VHF)三波段雷达联合冰川探测实验。
任务甫一开始,几大难题就摆在了团队成员面前:本次实验飞行高度要求6500米以上,但之前没有类似的飞行经验;测区海拔4400米以上,周围全是高山区域,飞机安全距离只有1000多米;测区气流不稳定,任务完成难度很大……“经过缜密计算,我们制定了单发飘降等系列空中紧急预案,并安排了3名资深飞行员为任务保驾护航。”朱金彪说。
“晴、无云、风力三级。”航空遥感中心光学载荷运维主管祁增营清楚地记得执行任务第一天的天气条件。本以为实验将一切顺利,然而在测区近7000米的高空,飞机很快遇到了大气乱流,上下颠动得非常厉害。“那种感觉就像身体在下面,心脏却在空中揪着,难受极了。”祁增营说,随着大气乱流越来越不规则,大家决定提前返航。
“我国目前尚无航空和卫星技术可以直接对冰川内部进行观测,本次实验意义重大,一定要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带着这样的决心,团队成员重新制定了飞行计划,连续飞行两个月20余架次,获取有效数据4.6TB。航空遥感中心主任潘洁介绍:“实验初步验证了对冰川特征的全面探测技术并获取了有效数据。未来,实验数据将积极促进冰川厚度及内部结构遥感反演方法的发展。”
“科学事业就像一座座高峰,唯有坚持攀登,才能‘一览众山小’。”如今,潘洁正带领团队攻坚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航空协同透视探测技术系统”项目。“项目将构建分布式多航空载荷、平台及应用全链条航空透视探测技术体系,培养航空透视探测技术国家战略科技队伍,支持实现‘十四五’地球观测与导航领域透视地球概念的示范。”潘洁说。
“标准必须做到100%”
航空遥感中心飞机航电改装主管闫占霄上大学时,有一个美好的梦想:毕业后做一名合格的科学家。
2018年12月29日,由中航西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生产的航空遥感系统首架新舟60遥感飞机正式交付。但闫占霄清楚,要完成复杂多样的遥感任务,还必须对飞机的航电系统进行改装,而每一点改动,都意味着重新开展耗时漫长的适航验证。
为此,闫占霄与团队成员分秒必争。通信导航系统能否准确接收地空对话、控制系统能否准确控制温度、信息系统能否准确采集飞机数据……时间紧、任务重,却没有一个人退缩。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9年10月,新舟60遥感飞机试飞首飞中,装载的高分辨率面阵相机、环境大气成分探测系统、机上作业管理系统等载荷遥感作业正常;2021年7月22日,国家大科学装置航空遥感系统正式通过国家验收,投入运行。
作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遥感飞机,新舟60突破了飞机多外挂物气动布局、机体连续大开口飞机结构设计等关键技术,填补了国内中大型航空遥感飞机研制空白,整体技术居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航空遥感中心飞机维护主管徐柳青的工作,经常需要日夜颠倒,可在她眼中,工作时间再晚、工作任务再重,也容不得丝毫差错,“标准必须做到100%,才能确保下一次飞行任务的安全,差一点儿都不行”。
这个火热的夏天,暴晒的停机坪地面温度可以达到五六十摄氏度,徐柳青与团队成员不得不穿着长衣长裤来工作,有时一忙就是一整天,甚至喝的矿泉水都是“滚烫”的。而在这份不容一丝马虎的工作中,液压系统是否泄漏、机身螺丝是否老化……每一处细微的“病灶”,都逃不出徐柳青的火眼金睛。
“能用自己的双手为大家保驾护航,我很满足。”徐柳青说。
近年来,国家大科学装置航空遥感系统已在科学研究、国土测绘、农业农村、应急减灾和生态保护等行业和领域广泛应用。相应地,团队成员也肩负着越来越多的科研任务。“一年365天,有近200天要飞在天上,每次飞行时间都要持续五六个小时,但大家都坚持住了并乐在其中。每个人心里都明白,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到了。”朱金彪说。
“让更多年轻人勇挑大梁”
如今,航空遥感中心团队有80多人,3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据了“半壁江山”。
在八一冰川欣赏皑皑白雪、在长白山顶俯瞰天池……80后祁增营已经有了非常丰富的飞行经验,每次需要出任务时,他总是早早报名。
“推出科研成果之外,培养人才也是我们的一个重要使命。我们为年轻人提供关键科技岗位和施展才华的空间,让更多年轻人勇挑大梁。一方面,安排青年人才独立承担运行任务,提升运行效率和解决运行问题能力;另一方面,鼓励青年人才独立申报和负责科研项目或子课题任务,锻炼研究解决关键技术问题的能力。”潘洁说。
依托空天院设立的“未来之星人才计划”,航空遥感中心重点加强对35周岁以下、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激励和培养,并设立各类人才的专项补贴,促进相关措施有效衔接。“我们每年以定量、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绩效考核工作,绩效工资与工作性质、强度、科研任务和成果产出及其贡献紧密挂钩,优惠政策向优秀青年人才倾斜。”朱金彪说。
近年来,航空遥感中心提拔了一批青年骨干,很多关键岗位几乎都是85后。“作为一名中国航空遥感人,不只是要解决关键技术问题,更要引领相关人才队伍的发展。平台搭好了,他们的责任心、创新意识等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始终致力于满足国家重大需求,我相信未来的舞台,一定是属于他们的。”潘洁说。
每当遇到有挑战性的任务,闫占霄都会感到激动和兴奋,做载荷集成调试时,为进行内部定标、通电自检、性能校准,以及全机系统联调及电磁兼容测试,加班工作到凌晨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不只是闫占霄,如今,航空遥感中心团队集聚了越来越多对科学充满热爱的人,碰撞出更多智慧的火花。
“作为一名青年遥感科技工作者,我们就是要以老一辈遥感人‘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精神为指引,不断自我完善,早日向国家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闫占霄说。
(本报记者 任 欢)
(原题:《中国科学院航空遥感中心团队:在天空丈量锦绣山河》)